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中小企业管理方面分析,找出中小企业高管的非物质激励实践一致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非物质激励实践归纳出其的方法手段。在最后的案例进一步说明了非物质激励存在的中小型企业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如何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提高知识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根据知识员工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分析我国企业激励知识员工普遍存在着的误区和问题,探讨了工作激励、情感激励、领导激励、创新激励、学习激励、企业文化激励等非物质手段提高知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非物质激励知识员工的误区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企业和管理者重视非物质激励,提高激励知识员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过对我国企业目前非物质激励知识员工存在的误区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情感激励、工作激励、领导激励、创新激励、学习激励、企业文化激励等非物质激励知识员工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中重要而特殊的群体,有着独特的心理需求及职业特征。本文针对知识型员工特点,提出了适合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其中包括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  相似文献   

5.
企业员工的非物质激励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员工需要的多样性、物质激励的局限性和激励实践等方面分析了非物质激励的意义,并从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三个方面对非物质激励的形式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有效处理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关系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企业基层员工的激励模式和方法逐渐被管理层重视,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仍然存在激励不当的问题。该文在员工满意度研究及经典激励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和访谈获取数据资料,分析影响兵团部分上市公司基层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兵团上市公司基层员工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员工由于自身特点,频繁跳槽现象屡见不鲜。激励措施是酒店吸引并留住员工的重要举措,然而单纯的物质激励方式已明显落后于新生代员工多样化的需求。因为新生代员工普遍表示对酒店缺乏认同,所以可引入组织认同这一中介变量对员工忠诚度进行测量。经过实证发现,非物质激励可显著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和员工态度忠诚度,并且组织认同对员工忠诚具有显著影响,这也为新时期的酒店管理工作开启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陈焱 《人力资源管理》2014,(11):225-227
目前福州的经济正处于“海西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福州的中小企业要实现目标就需要企业内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产生较好的绩效。而成员要产生令人满意的绩效不仅需要组织的领导者善于运用权力影响下属,还需要组织中存在着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与沟通方法以激励下属。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激励是指企业采取货币以外的方式激励员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激励的作用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对其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本文对中国现代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中非物质激励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员工持股计划激励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陕西省非上市中小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历史数据,检验了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作用以及有效发挥激励作用的制度安排。结果表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从而检验了员工持股计划激励作用的存在;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作用存在边界条件,即受到持股人数的调节影响,具体来说,员工持股人数越多,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作用越小;再者,普通员工通过员工持股参与管理,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北人口绝大多数为移民,而近代期间移民就高达2 000万之多,主要是来自华北,其中以山东移民为最,河北次之,两省占移民总数的90%以上.探究其动因:一方面是来自原住地的推力,另一方面是来自移住地的吸力,是两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华北因人口稠密,自然灾害频仍,苛捐杂税繁重,使本来就极度贫困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困窘.为了谋求生存,广大华北灾民被迫越海闯关,迁居到地域毗连、人口稀少,资源丰富的东北.特别是清末民初,华北灾民更是成群结队地拥入东北,形成了空前未有的移民大潮.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作为国内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向现代的生态农业模式转变上,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图地制宜,合理开发。根据东北粮食主产区建设生态农业基地的基础条件,可以认定东北粮食主产区建设生态农业基地的区域价值,并且可以东北粮食主产区建设生态农业基地的国内外对比为参照系对东北粮食主产区建设生态农业基地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清代是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清朝建立以来,东北地区纳入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中,中国内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制度被引入,城市功能从单一化向功能多样化转变.东北地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人口聚集紧密相联,同时各级城市一旦形成后,对国家的安全和统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又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日俄战争后,日本殖民主义者为达到独霸中国东北的目的,开始对中国东北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侵略活动,其中以除队兵移民、爱川村移民和大连农事株式会社移民最典型。尽管日本殖民主义者煞费苦心的经营移民侵略事业,但终因种种主客观原因,使得日本向中国东北的初期农业移民招致失败,反映了这一时期日本殖民主义者移民理论和移民政策的狂妄性与盲目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东北史研究成就斐然,同时面临着理论考验。举其要者,一是宗藩问题问题,二是“因俗而治”的评价问题,三是古代东北的历史地位问题,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概念。只有这些理论问题的探讨取得突破,中国东北史研究才能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服务职业化,探讨支持员工行为职业化训练的问题。首先界定了职业化的内涵,指出职业化在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方面的特征,主要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企业工作的品质、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其次,把人力资源中薪酬激励与管理相结合,提出如何从企业文化建设、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方面,进行人员职业化管理,实现员工行为职业化训练,给企业带来价值。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期东北地区的冬学运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冬学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教育广大农民的有效手段之一。建国初期,为了改变东北地区广大农民文化水平总体上不高的状况,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组织下,在广大农民的广泛参与下,东北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冬学运动。冬学运动提高了东北地区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促进了生产和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树立了社会主义新风尚。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东北地区地权发生两次重大转变:晚清,经历了旗地转变为民地,官有转变为私有土地的过程;民国,经历了土地集中到分散的演变。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前提条件。两次重大的地权演变,地权的集散程度共同规定着土地资源的配置,土地的商品买卖贯穿着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由于高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的产生,生产和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因素都极大地增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以文化为轴心的时代,文化已经由跟跑角色变成为领跑力量。文化已经成为一切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成分,成为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因此,文化力的开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项目。谁在竞争中拥有了文化力,谁的文化力开发取得了成就,谁就会稳操胜券。目前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人们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资金、技术和其他硬件的投入与增加上,存在忽视以至无视文化与文化力开发的倾向。提出注意文化力的开发,是当前认真切实地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于1909年在珲春和龙井村设立了海关,开关之初就受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日本的控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强行劫收了珲春和龙井村两关,又陆续在图们、集安、临江、"新京"等地设关,还打着"日满经济提携"的旗号,制定了特殊的关税制度,将吉林省与关内各省的贸易视为"外贸",而同日本的贸易却享受其"内贸"的优惠。其实质是要泯灭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祖国观念,达到将东北从中国分离出去,为其永远占领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