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认为,我国现阶段的高教运行机制正处于过渡与转换的初始阶段,机制转换的完成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为了顺利平稳地完成机制转换,必须构建相应的过渡性目标模式,以此作为从适应产品经济到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高教运行机制模式转换的中介。因此,今后—个时期高教改革的基本思路就不应只朝一个方向努力,而应以国家职能转变为契机,在国家、社会和学校三方面同时展开,并辅之于教育市场的不断培育和竞争机制的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浅析民族成人高教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赵兵民族成人高等教育如何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学模式,改变运行机制,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这是一个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和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便略陈己见,供进一步研究讨论。一、民族成人高教的发展状况1.生源...  相似文献   

3.
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克服传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弊端的需要 ,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 ,因此 ,必须解放思想 ,确立全面素质教育观念、自我管理观念以及办学的效益观念。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高教运行机制模式 ,搞好高教管理体制内部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后勤管理社会化等综合配套改革 ,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各国的高教运行机制中,政府与立法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完善高教运行机制,应当把以中央为主动轮的中央集权型转变为以省为主动轮的地方分权型的高教运行机制。在中央与地方的干预上,应侧重于地方干预,尽快做好高教立法工作,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和适度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地方大学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产物,与其相关的高教运行机制优于产品经济时期的高教运行机制。但它仍未形成合理的结构,学校与社会距离尚远,运行不畅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它还可能产生两种变形,学校逐步合理定位,形成机制的合理结构。在变形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人工机制的设计和建立,而改革机制赖于存在的体制,则仍然是当前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后,高教体制改革怎样与此相适应,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如果继续维持原有高教体制,就无法摆脱日益加剧的危机和困境,就无法保证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高教改革亦无法深化。进行高教改革,必须转换机制,理顺国家、社会、学校三者关系,实行政事分开,落实高校自主权;必须打破国家包办高等教育的单一模式,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模式办学;必须冷静慎重、实事求是,正确处理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论高教创新与高校师资培训的互为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教创新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关键也是最紧迫的任务。高教创新首要是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根本是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离不开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理念、勤于钻研、献身教育教学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本文通过分析了高校师资培训机构,在高校师资培训工作过程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机遇,提出了新一轮高教创新工作,必须加强和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高校师资培训机构在高教创新工作中,应该也必须发挥应有的职能和职责。  相似文献   

8.
美国高教运行机制以自治、竞争、干预为主要特征,其运行目标是将高等教育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满足全面商品化的劳动力市场和科技市场的需要。国家用立法和拨款干预高等教育,形成动力、约束和协调机制。社会通过董事全、认可制度、社会资助、公众社团和家长组织四种渠道建立起动力和约束机制。市场以“看不见的手”制约高等教育,并由市场机制派生出利益动力、竞争和适应机制。学校由管理体制上的自治而产生相应的机制,即利益动力、自我调节、选择和抵御机制。从美国高教运行机制中,我们得出若干对我国高教运行机制过渡与转换具有参考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历史性的转变过程中,即由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发展。高教强国主要表现为思想的发源地、先进制度的形成和创造、学者自然人的国际流动等三个突出特征。文章围绕高教强国的内涵、特征及建设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高教强国,必须注意实现从国内关注向世界关注、从国际借鉴向国外推广两个转变,善于用中国模式服务世界其他同行,创设有利于新思想和新制度产生的土壤与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建设高教园区公共图书馆的必要性,探讨了建设高教园区公共图书馆的模式,提出了建设高教园区公共图书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下的中国高等教育融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 ,要解决高等学校的投入与产出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文章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融资理念。首先 ,从高等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出发 ,提出高等学校要成为融资的主体 ,并回顾了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结构发生的变化及其意义 ;其次 ,对高等教育活动的成本与成本分担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探讨了高等学校在融资活动中与各方投资者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体系和结构的形成,根本上是受社会政治经济和基本价值观的制约。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的形成经过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照搬”,在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的“大调整”等。未来的改革应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建立公平、效率与自由相统一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和制度。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高度正相关,但相关关系并不协调,呈现出明显的“单边效应”,且这种关系具有明显的时期性、阶段性分布特征;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经济推动效应的传导机制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性,地方政府应从教育——经济系统的作用机制入手,结合民族地区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协调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产学研协同创新不仅有助于区域经济内的知识流动,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苏北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苏北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对于苏北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之一。高等教育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的性质与方式受制于一定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完善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章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宏观层次的改革为研究对象,从新公共管理主义以及全球化趋势下的高等教育协调三角关系变迁入手,分析了教育市场化趋势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在新旧机制转换中的变革趋势。  相似文献   

16.
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区位指向,大力培养本科层次高职人才,形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支持的机制,是实现地方经济腾飞的战略需求,也是高等教育职业本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体系和结构的形成,根本上是受社会政治经济和基本价值观的制约,同时也受社会相关主体的观念行为及政府决策模式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的基本框架形成于建国之初,20世纪80年代在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做了局部调整,20世纪末又受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未来的改革应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建立公平与效率统一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和结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市场经济的视角出发 ,论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 ,要处理好政府与高校之间和解决好高校内部的体制问题 ,要重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要引进竞争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欠发达地区高校人才流失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自然地理、经济社会、人才自身、尤其是政府制度及高校内部诸因素影响,当前,欠发达地区高校人才流失日益严重,极大地制约了当地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当地高校应共同面对、联合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方面应通过加大对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投资力度;对欠发达地区高校实行人才政策扶持;改革高校人才评价体制,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为高校人才发展提供各种有利条件等措施推进制度改革,促进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高校自身方面应通过更新人才理念,改革管理体制,改善办学条件,突出办学特色等措施深化改革,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