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周立波短篇小说集》,共收入作家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写的短篇小说三十余篇。其中,有五篇是描写二十年代在上海英国租界的牢狱中生活和斗争的作品,有六篇是描写延安时期生活及解放以后工人生活的作品,还有一篇是文化大革命后作家的新作。除这十几篇作品外,其它二十余篇,都是描写我国农村合作化时期湖南劳动农民的新的生活风貌的作品。这些作品与作家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一样,塑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翻了身,做了主人的劳动农民的形象。它们标志着作家短篇小说创作道路上新的显著的发展。 在这一组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作家以满腔热忱、深切热爱的心情,从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2.
刘白羽刘白羽,一九一六年生,北京人。一九三六年三月在《文学》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冰天》。后陆续发表了《黑》、《草原上》、《草纸厂》、《病》、《红霞》等短篇小说,其中《冰天》《草原上》两篇,选入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一九三六年短篇小说佳作选》。一九三七年在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草原上》。这些作品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一些社会问题,艺术上有粗犷雄壮和浪漫主义色彩。一九三八年到延安。同年遍历华北各游击根据地,写了小说集《五台山下》。一九三九年在太行山。一九四○年回到延安。一九四三年,进一步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  相似文献   

3.
短篇小说《姚内奇》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创作高峰长期的作品。在契诃夫描写知识分子和揭露庸俗习气为题材的作品中,它完全可以与《套中人》、《醋栗》相(?)美,是颇有代表性的一篇。这篇作品无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显示出作家成熟时期的光辉。  相似文献   

4.
鲁迅似乎对死亡有深刻的感触和洞见,从创作于1918年至1925年间的25篇短篇小说(《呐喊))14篇、《仿摸》11篇)中,读者明显地感觉到一个艺术特征,那就是作品中往往用死亡来注解人物的结局。一串死亡的群像在作者笔下延伸:孔乙己、华小栓、夏瑜、宝地、阿Q、陈士成、祥林嫂、阿顺、魏连星、于君等等,这些人物都是鲁迅小说中最具典型的形象之一,或最为典型的代表作中的人物;其它如《狂人日记》、《风波》、《长明灯})、《兄弟》等虽没有直写人物的死亡,但也无不表现出沉闷的死亡压抑和阴冷。在有限的小说篇数中刻画如此众多的死亡…  相似文献   

5.
夏榆 《社区》2009,(8):11-11
巴金(1904~2005)的老朋友潘际垌被派到香港《大公报》编副刊,他托黄裳向巴金约稿,正好当时社会上对日本电影《望乡》议论纷纷,批评声一片,巴金恰恰看过这部电影,认为影片不错,就于1978年11-月30日晚上写了篇文章,这就是《随想录》中的第一篇《谈(望乡)》。后来巴金觉得有很多想法需要表达,就在《大公报》上开设一个专栏,一篇篇写下去,一共写了150篇。  相似文献   

6.
短篇小说《Eveline》教学探析陈德言(四川自贡教育学院,643000)《艾薇琳》(Eveline)是世界文坛巨匠詹姆士·乔依斯的早期作品,收集在短篇小说集《都怕林人》(DUblill)中。但其中孕育的“意识流技巧”(thestre。mofCOnS...  相似文献   

7.
钟晓阳十四五岁时,便有作品在杂志上刊出。十七八岁时,便创作出长篇小说《停车暂借问》,在香港一举成名。此后陆续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流年》、《爱妻》、《哀歌》、《燃烧之后》及散文集《春在绿芜中》等。钟晓阳的小说,先是以真情咏叹失落的爱情为主题,后是以集中精力探索华洋混杂的大都市中的社会弊端为主题;随着这种转变,钟晓阳的创作也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楚国巫坛上的舞雩歌国光红《九歌·云中君》,释者或以为祭云神丰隆,但以其他诸篇例之,《湘君》不名“湘中君”,《山鬼》不名“山中江”(欧辞尚称“山中人”),则祭云神之出亦当以“云君”名篇,而不当名“云中君”。云神丰隆主降雨①,而《云中君》不见雨字,则《云...  相似文献   

9.
由明末冯梦龙编撰的《警世通言》,有一篇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短篇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刘叶秋同志认为“它通过杜十娘追求自由幸福的坚强意志和宁死不屈的刚烈行为的描写,表现了古代女子的纯洁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有力地完成了反封建的主题。”(见中华书局《古典小说论丛》1959年第一版84页) 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印的文学小丛书《杜十娘》,编者在前言中写道:“《杜十娘》就当时反封建的意义上说,确是较为完善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三言”的思想和艺术张兵在我国文学史上,被人称为“三言”的著作,是晚明时期刊行的3种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名言》(又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的总称。这3种书共辑入了我国宋元时期至明代未年流布于社会上的各种白话短篇小说120篇。其题材...  相似文献   

11.
吉林籍香港资深爱国作家李辉英,1950年秋赴港,至1991年在港去逝。在港40年,一直勤奋写作,著作等身。在这40年,他出版反映香港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有短篇小说3部,中篇小说9部,长篇小说2部。其中《四姊妹》是香港60年代长篇小说中的佼佼之作。他还出版了“抗战三部曲”的后两部———《人间》、《前方》,得到曹聚仁先生的好评。李辉英还是香港优秀的散文家,《乡土集》中许多散文是中国当代散文中难得的美文。  相似文献   

12.
1.绪言1.1香港漫画发展简史香港最早的漫画,始于清末何剑士与郑磊泉。第一本漫画集乃郑磊泉于1920年出版的《人鉴》。到了40年代末期,一批大陆漫画家来港,张光宇还组建了漫画团体“漫画会”,通过《华侨日报》、《星岛日报》、《文汇报》等发表作品。到了60年代末期,代表作品有《老夫子》、《财叔》、《神笔》等。70年代到80年代初是香港漫画发展期,此时日本漫画亦开始影响香港的漫画创作。70年代初期,香港式的漫画,内容主要是以黑社会及诡异题材为主,代表作品有《小流民》(《龙虎门》前身)、《猛鬼冤魂》等。由于漫画的内容渲染…  相似文献   

13.
周建新(1963-),男,满族,辽宁兴城人,一级作家,现供职于辽宁省作家协会。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长篇小说《老滩》等8部,长篇报告文学3部。在《当代》《十月》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100余篇,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选栽。《大户人家》获第四届东北文学奖和第三届曹雪芹文学奖提名奖;短篇小说《收获》获入围第三届鲁迅文  相似文献   

14.
姚雪垠虽然从一九三八年创作《春暖花开的时候》起,“兴趣和追求就转向长篇”,而“对写短篇小说的兴趣淡了”,但写作中、短篇小说,确实是他创作历程中的重要一站。据作家自己回忆,他的第一篇作品就是一九二九年发表在《河南日报》副刊上的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5.
对海明威短篇小说《雨中的猫》在语场、语气结构分析(语旨)、主位结构分析(语式)方面的特点进行语篇功能分析,揭示了小说主题,再现了海明威写作特点,验证了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方面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6.
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文艺界出现了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繁荣局面。刘心武同志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见《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就是艺苑丛中一朵艳丽的新花。这篇作品写的别开生面,引人入胜。作者以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认识,深刻地反映了当前社会斗争的现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创作,分别收入《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集子里。《故事新编》收集的八篇小说,都是历史题材,而且都是第三人称手法,短篇中没有涉及到“我”这个人物,兹不议。《呐喊》里有小说十四篇,《彷徨》里有短篇小说十一篇。在这总共二十五篇小说中,有十一篇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在作品里有“我”这个人物。这十一篇小说是:《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兔  相似文献   

18.
刊登在今年五月二十八日《真理报》上的短篇小说《码头上的女人》,是一篇毫无特色的作品,思想上既无新意,艺术上也没有什么惊人之笔。但是,仔细读来,这篇小说也颇有些妙处,值得人们一读。 《真理报》是不常发表小说的,编辑先生们之所以看中这篇并不怎么出色的小说,把它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短篇小说集一共有三本,《呐喊》和《彷徨》里的二十五篇作品,取材于作者所生活的那个历史时期的现实生活,大体上是从清朝末年到“五四”以后;《故事新编》共收八篇历史题材作品,在《自选集·自序》里,鲁迅称其为“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相似文献   

20.
《一朵浮云》与《死者》是詹姆斯.乔伊斯早期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两篇作品,文章从故事的建构,显现与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以及两篇作品与作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描述了主人公的理想在现实中幻灭后的无奈、彷徨和麻痹,展示了乔伊斯对《都柏林人》的巧妙构思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