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动力。但从广州中心镇发展实际来看,科技创新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极为有限。要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必须要结合广州中心镇发展实际,加大对中心镇的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服务平台、培育产业园科技创新载体作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2.
王水莲  谭云俊 《创新》2012,6(5):42-47,127
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金融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为切入点,在对当前广西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立足于广西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宏观背景中,对广西加大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建议和意见,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的考察及对二者的关联性分析表明:北京市产业结构正向着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方向发展,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就业扩张。但是,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是影响北京市扩大就业的重要方面。因此,在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同时调整优化就业结构,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之与经济结构的演进相协调,对于有效缓解北京市的就业压力,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就业扩张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司瑜 《求是学刊》2001,28(2):59-62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加速优化产业结构的新阶段 ,具有与以往阶段不同的新特点 ,必须采取新对策 :推进基础产业的规模化 ,提高支柱产业的技术化 ,促进第三产业的规范化 ,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化 ,形成与新体制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5.
杨姝琴  郑洪超 《探求》2012,(6):16-23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必由之路。通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概括广州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与不足,构建实证模型,得出以下结论:生产性服务各个行业对经济增长都有显著的促进的作用,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会辐射、促进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对GDP有显著作用的是房地产业以及传统服务业(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而对作为战略核心地位的金融业和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等则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甘肃民族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工作起步早,进展快,收效大。这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全面、稳定、协调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整产业结构的直接结果是:一、生产门路扩大;二、资源利用程度提高;三、劳动力的转移、物流、信息流速度加快;四、经济效益有所好转。但是,对于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及其重大意义的认识并没有完全解决,所以,优化产业结构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本文就目前调整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几个问题,谈点浅见,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亚太一些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日本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具有跨越性,韩国和台湾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既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又积极发展技 术密集型产业,香港特区和新加坡是都市型产业结构,其优化升级更注重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 融业。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充分研究和借鉴亚太一些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的经验。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适时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产业全 球化,强化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等。  相似文献   

8.
谢涛 《创新》2011,5(4):38-41,134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必然选择。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工业布局和重点项目建设,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北部湾经济区应从产业布局的角度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等,促进经济区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9.
产业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产业结构是由产业投资结构决定的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赖于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 ,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投资结构脱节的根本原因 ,在于经济管理体制。应把经贸委、财政、计委联系起来 ,建立产业结构与投资结构的关联体制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探求》2017,(1)
当前广州经济处于经济增速换挡、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依靠简单的物质和人力要素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已经难以持续,创新驱动成为当前广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对广州经济新常态特点的描述,在回顾创新驱动广州经济发展条件逐步强化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因素的指标体系,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四大因素为基础,对全国20个创新型城市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比,得出广州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值、排位和各因素的强弱,依照广州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各因素的特点,尝试得出创新驱动广州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性经济结构大调整的历史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取胜法宝,因而许多国家纷纷把注意力从促进总量增长转向优化产业结构上来,从结构转换中求效益,讲速度。我国也适应这一趋势,在总量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的前提下,也开始了结构性调整与...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高质化与合理化。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关键之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研究表明,金融创新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金融创新促进了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发展和新兴产业发展,从而提高产业结构的高质化;二是金融创新提高了产业间关系协调与产业结构协调的能力,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体系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构建湾区一体化的国际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创新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金融协同效应,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3.
张纯记 《学术交流》2012,(7):97-10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需要在区域层面上得到贯彻落实。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投资消费结构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和空间结构调整等方面。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合理化与高级化导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区域投资消费结构调整应坚持促进消费导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区域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应坚持人本导向,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整应坚持协调发展导向,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浙江跨世纪产业结构优化原则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阐明了产业结构含义及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进而分析了浙江省整体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调整难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应遵循的原则,并依此原则对我省工业行业综合优势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我省跨世纪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吴向红 《探求》2014,(6):64-69
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海洋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在海洋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富有发展潜力的新兴绿色产业。大力发展广东海洋文化产业,可以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广东经济发展提速助力。  相似文献   

16.
向君 《社科纵横》2007,24(4):15-16
本文从研究促进甘肃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的思路和路径选择着手,力图为实现甘肃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把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推动新一轮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大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产业结构面临着重大的变化和调整。以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主要是为了促进工业化社会的发展,这次的变化和调整将成为使日本进入信息化社会的开端。因此,这次变化和调整乃是日本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转折。 一、日本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及其内在矛盾 在战后4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日本产业结构经历了3次较大的变化和调整:1945~1955年,实现了由战争经济向和平经济的恢复和调整;1956~1973年,实现了重化学工业化和产业结  相似文献   

18.
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路径依赖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就是长期以来中部地区的发展定位不明确,发展路径不清晰,产业结构与东西部有很大的同构性,结构调整步履维艰。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一直未曾落到中部。中部地区的发展路径在于把完善的市场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融合,进而培育中部区域核心竞争力,用优化多极化网络型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加快中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才能促进中部的崛起。  相似文献   

19.
最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泽民撰写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论纲》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学术界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较为系统的专著,也是深入探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概括起来看,该书有如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通过阐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现状 ,剖析其产生的根源 ,从制度创新、培养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提出提升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