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坚定的继承性和科学的创新性相统一、鲜明的时代性和积极的前瞻性相统一、系统的科学性和全面的价值性相统一、高度的理论性和真正的务实性相统一的特征 ,它表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不断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论江泽民同志对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新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 ,江泽民站在历史和世纪的高度 ,针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 ,以马克思主义者开创新局面的理论勇气 ,对跨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理性的战略思考 ,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又一创造性贡献。主要表现在 :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制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 ;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当代性与科教兴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方 《东岳论丛》2000,21(2):32-34
现代教育的先驱者蔡元培 ,力倡教育救国、教育立国、育人兴邦 ,提出了德、智、体、美的四育教育方针 ,认为教育是培养健康人格的事业。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作为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在中国历史上起着明显的进步作用的同时 ,不能不带有历史的局限性。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 ,蔡元培教育思想作为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遗产 ,是值得我们珍视、研究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与科教兴国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自1975年重新担任党中央的领导工作以后,特别重视科技与教育工作,并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他的科技思想体系。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再认识,更加坚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实现祖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教育思想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庭芳 《天府新论》2004,(1):133-135
江泽民在坚持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新要求,高瞻远瞩,提出了许多诸如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大力度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弘扬“尊师重教”传统美德、积极倡导“创建学习型社会”等教育新思想。这些教育新思想,对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思想政治建设思想的伟大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建设的一素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忠实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具有实践基础新、概念提法新、思想观点新、理论境界新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王敏 《东岳论丛》2001,22(4):16-19
江泽民的文化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的 ,有着新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首先 ,他是从新的历史高度论述文化问题的 ,对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宏观考察、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把握、对于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沉思索 ,构成了江泽民认识文化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揭示出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其次 ,江泽民的文化思想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内涵 ,主要包括巩固意识形态文化的主导地位、突出文化的价值导向、注重文化的人文蕴含、发挥文化的整体功能等四个方面 ,体现了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文化的广泛内容和内部联系。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普遍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问题以及国内要求实现现代化的双重压力,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江泽民在探索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各有其时代特点,但也具有相似点。二者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现代化建设;都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坚持用科学的评判标准为现代化建设护航;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目标,推动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江泽民同志创新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目标、环境、方法和内容,指出江泽民创新教育的战略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提高国民素质”这一教育根本宗旨的“重点”,并“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0.
陈政绍 《南方论刊》2006,(9):14-14,7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努力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篇大文章.”“对于不能进入高等教育行列进行学习的城乡学生和其他群众,应该通过大办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广泛吸收他们学习和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术和管理、服务方面的技能.……如果能学到一门或几门实用的专业技能,就拓宽了他们立业就业之路,对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和稳定将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江泽民同志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的外交思想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其视野高远超迈,内涵丰富深刻,凝聚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的智慧.它是21世纪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对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标志 ,江泽民的政治伦理思想逐步走向成熟。“以德治国”的行政理念 ,“三个代表”的价值标准 ,“永做人民公仆”的伦理德性等 ,构成了江泽民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并成为其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历来重视军事教育工作,并就这一问题作了大量论述,从而确立了我军军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制定了我军跨世纪军事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揭示了我军院校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指出了我军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途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军事教育思想,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军事教育思想。认真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关于军事教育的重要论述,对进一步加强我军军事教育工作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江泽民的科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根据江泽民同志有关科学技术的论述概括江泽民同志的科技思想,主要探讨江泽民同志科技观的主要内容,他提出的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优先发展科技、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思想,是对邓小平科技观的重要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科技越发展,科技伦理越显得重要和紧迫.江泽民的科技伦理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其主要内容包括:探索求实创新、培养优秀人才、保护知识产权、服务于全人类.而前瞻性、全面性和创新性是这一思想的基本特征.江泽民的科技伦理思想,对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乃至世界科技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江泽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祖云 《社会科学》2001,2(4):72-76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 :“我们共产党人 ,多年以来 ,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 ,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 ;一切这些的目的 ,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 ,不但有新政治和新经济 ,而且有新文化。”① 建构指导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理论一直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三大艰巨的历史任务之一。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一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为中国新文化理论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凭借马克思主义实践者的求实品格和理论家的创新精…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是对党的性质的新概括;阶级基础和人民利益问题是党章规定党的性质的两大根本和核心内容;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是对党的工人阶级基础的最直接的一步到位的规定;“三个代表”是对新时期党建总目标提出的具体的新标准;是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提出的更高、更严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学习和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江泽民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江泽民科技思想始终贯穿于创新这条主线,并集中体现在关于造就创新人才、加强自主知识创新、依靠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论江泽民的历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建立了历史观之“体、用”架构,亦即历史观之本体与运用的价值取向。中国中古史观以“天命观”为体,以儒家伦理观念为用。中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体、用”演化:毛泽东以唯物史观为体,以阶级斗争学说为用;邓小平以唯物史观为体,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为用;江泽民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江泽民以唯物史观为体,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用。对“三个代表”思想的阐释。江泽民历史观的方法论——系统的方法。江泽民历史观之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与知识背景。江泽民历史观、历史思想之社会实践:高度重视历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推进中华民族新一轮的伟大复兴;关注并引导中国史学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以史为鉴;用其唯物史观的“体、用”架构理论来分析、解决现实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创新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泽民同志就创新问题所发表的一系列谈话中,蕴涵着丰富而又精深的创新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创新人才要靠教育,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创新教育;要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坚持自主创新,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并支持创新,在全社会真正形成推动创新工作的有效机制;要建立中国自己的国家创新体系,全面增强国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