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马尔可夫结构转换模型研究利率调整对我国股市在不同波动状态情况下波动性的影响,特别在2014年~2015年沪市波动为上涨和下跌状态下的影响.考虑股市波动存在结构转换及杠杆效应,选用马尔可夫结构转换EGARCH(RS-EGARCH)模型对上证综指进行收益和波动率建模.结果显示沪市在上涨状态利好消息与同等程度利空消息冲击具有相同影响;在下跌状态利空消息冲击比利好消息的影响更大,这异于通常的杠杆效应.通过在RS-EGARCH模型均值和波动率方程中引入虚拟变量研究自2012年时隔两年后首次利率调整对沪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下调在沪市上涨状态显著增加了收益率和波动率;而在下跌状态收益率显著降低.但通过对比研究,在2006年的利率调整对于2006年~2008年期间沪市上涨和下跌状态的波动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信息非对称模型研究了上海股市的交易行为与股价波动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平均每笔交易量比交易频率包含更多的波动性持续信息,对波动性具有更好的解释能力,而且不同规模的交易对波动性冲击不同,其中最大笔交易对波动性的冲击最大.上述结果表明,我国股市中的量价关系是与信息非对称模型一致,而私有信息交易(大笔交易)可能是我国股市中个股过度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有关股票价格行为的研究大多数基于价格连续变化的假定.但最小报价单位引起的价格离散性导致价格变化并不连续.依据排序Probit模型原理,建立价格离散选择Probit模型,并利用高频数据,在价格离散奈件下对中国股市价格行为特征进行考察.实证结果表明:股票价格变化具有"报价回复"和"路径依赖"特征;高市值股票对股市整体走势反映迅速,市场信息能很快被融入到价格中;交易规模对价格变动存在持久的正的影响,非对称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超过了流动性等其它暂时性因素的影响.交易时间间隔对股票价格变化没有显著影响.买卖价差越大、交易间隔越长,股价变动的波动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长期以来,国内外金融研究者一直都特别关注股票价格波动。它广泛地应用在风险大小的度量,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计算以及金融市场效率的检验。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只有新信息才能影响股票价格,同等信息含量的信息所引起的股票价格反应应该是对称的。在现实中,许多学者对不同国家的实证研究都发现波动非对称现象是显著存在的,这种现象和传统金融经济学理论不相符合,引起了众多学者关注。二、文献综述国外对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性研究已有很长一段历史。Engle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上海股票市场价格日序列进行了趋势分解和周期性的波动分析。得到了趋势项和几个不同平均周期的非周期循环分量。实证显示,在趋势分解效能上,经验模态分解与Hodrick-Prescott滤波器性能相近。经验模态分解的结果支持了R/S分析对沪市长程相关性的考察结论。得到的各分量的波动对宏观的重大事件有不同程度的反应,这意味着这些分量的波动反映了股市的各种周期规律。平均周期为40天的分量对股市重要转折点有敏感的预期,其最长预测时间符合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这个分量可以被分为波动特征不同的两个阶段。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中国股权分置改革是沪市股票价格周期波动特征改变的过渡阶段。本文引入的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提供了一种有用的股票时间序列分析工具,建立基于此结果的新的理论框架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温思凯 《经营管理者》2009,(21):112-112
政府行为对于任何证券市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股市虽有其自身规律,但是有时会因为外因或内因的影响而使其偏离其发展的规律和轨道,这时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及法规来为股市引导护航。我国股市是一个新兴市场,从我国股市历年发展的经验看来,政府行为在股市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投资者对股市失去信心,抛售股票致使股价大幅狂跌时,政府往往出台利好消息稳定股市;当股票价格过高严重脱离其价值基础,股市整体出现严重泡沫时,政府往往出台利空政策打压股价。因此,在我国股市受政策影响的现象非常突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市场环境来说,政府对股市的过多干预究竟对股市的发展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还是导致其资源配置失真、股价过度波动,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我国股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行为是否在趋于成熟、市场对政策冲击的反应是否趋于适度?本文将通过直观统计和事件研究法相结合,从总体走势和具体政策事件影响这两方面比较各个时期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对股市波动影响的变化,由此考察股市发展过程中我国股市政策效应的的转变过程、市场成熟的过程和程度。考察过度波动与国家政策的关系。旨在增强人们对股市的认识,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对股市的重新定位,促进股市健康有序发展,对中国股市的政策效应进行研究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汇改后不同市态下汇市与股市溢出效应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照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将2005年7月22日至2008年10月28日的整个样本区间划分为牛市和熊市两个样本子区间,采用样本子区间内的兴业银行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对数收益率的日数据,通过VAR(p)-BVGJR-GARCH(1,1)-BEKK模型实证分析了2005年汇改后不同市态下中国汇市和股市间溢出效应的异化现象.结果显示,汇改后,牛市和熊市中的中国汇市与股市间溢出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牛市时期,汇市和股市的条件方差对自身负冲击都具有非对称性,两市场间不存在均值溢出效应,但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且一个市场的条件方差对另一市场负冲击都存在非对称效应.而熊市时期,只有汇市的条件方差对自身负冲击具有非对称性,汇市股市间只存在股市对汇市单向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且一个市场的条件方差对另一市场负冲击均不存在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8.
股市间的互联互通是把“双刃剑”,在加强联动性的同时也扩大了风险敞口。作为中国股市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沪港通开通六年来的效果如何是业界关注的议题。本文运用滚窗VAR方法计算沪港通前后各1000个交易日期间上海、香港和纽约股市的时变波动溢出指数,进而分析两两市场之间波动溢出效应的大小、传导方向变化。研究发现,沪港通的实施,增大了沪市与香港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与美国的波动溢出效应相对减小,沪港通在加强沪、港两市联动性的同时弱化了与纽约股市的联动性;改变了沪港两市之间波动溢出效应的传导方向,由单一的港→沪溢出变为以沪市为主的双向沪←→港溢出,同时也增大了对纽约股市的溢出效应,增强了沪市的竞争力。这一结果符合经济基础假说和协同市场假说。本文的研究改进了股市间互联互通波动溢出效应程度和传导方向的测度方法,并为中国沪港通政策效果评价及进一步的国际板开设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林宇  魏宇  程宏伟 《管理评论》2012,(1):18-25,51
针对金融市场呈现出的非对称结构,以新兴市场的中国大陆沪市上证综指(SSEC)和成熟市场的标准普尔指数(S&P500)作为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运用有偏学生分布(SKST)来刻画金融收益的有偏非对称分布形态;运用APARCH等模型来刻画金融收益条件波动率的非对称波动性,并以此来开展风险测度研究;最后运用返回测试中LRT和DQR来检验风险测度的准确性。实证结果表明:没有哪种金融收益的条件非对称波动模型具有绝对优越的风险测度能力;在标准收益服从的分布上,新兴市场SSEC与成熟市场S&P500市场却又表现出明显的不同,Normal分布并不适合SSEC,但能适合S&P500;ST能够适应SSEC,却不能适应S&P500,而SKST能够适应两种市场;对于S&P500,在99%这样高的置信水平下是Normal优越,而在95%的置信水平下却是SKST优秀,对于SSEC,SKST分布的准确性在两个水平下都是最高。  相似文献   

10.
王超  何建敏  姚鸿 《管理评论》2022,(12):16-25
投资者情绪对股价波动风险的影响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观点,据此,本文基于股市投资者社会网络构建具有连续性和时效性的情绪扩散模型,通过量化情绪扩散对股市投资者交易决策的影响,明确投资者情绪扩散与股价波动风险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而分析股价波动风险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扩散能够促进股价的波动,而具体影响程度由情绪扩散特征、投资者特征以及股市特征共同决定,并且机构投资者对于股价波动的影响具有双重特征,基于不同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为股价波动风险的防范提供了监管参考。进一步研究表明,基于全局信息的目标免疫方法能够有效控制股价波动风险,这对于维护股市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证券市场波动不对称性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兵 《管理学报》2006,3(3):366-370
通过基于滚动样本的检验方法,实证发现中国证券市场的波动不对称性是随着时间而演变的。1997年之后,中国股市的波动不对称性与成熟市场相同起来,杠杆效应显著出现。研究还发现,波动不对称性与市场所处的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12.
不同股市收益率的多重分形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莹  庄新田  金秀 《管理学报》2009,6(4):502-505
运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对国际上3个主要股票市场的多重分形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及比较.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均表现出多重分形特征,其中上海股票市场的多重分形特征最强,风险性也最大,其次为纳斯达克市场,香港股票市场的多重分形特征最弱,风险性相对较小.这说明仅仅运用单一的标度指数对其进行描述是不合适的.此外,在3个股票市场中,上海股票市场指数的最强涨落最大.这些实证结果为更好地研究股票市场的复杂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流通A股市场投资者实现回报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实中的股票市场不可能完全符合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设,因而把股票成交价格看作是股票的市场价值,并据此计算股票投资回报率的传统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投资者实际实现的回报率对现实股票市场,特别是规范程度很低的我国股票市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无需完全有效市场假设的现金概念及以此为基础的投资者实现回报率概念,并给出了现有条件下的投资者回报率计算公式和沪深两市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中国A股市场高频交易数据从流动性供给的角度探究提高价格效率的途径,并结合信息交易和市场状态分析流动性供给与日内价格效率的关系。用短期收益的可预测程度来衡量价格效率,用逆势交易比例来衡量流动性供给水平,基于日内分时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对流动性供给与价格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流动性供给能够促进日内价格效率的改善,同时较高的机构交易比例和较低的价格波动对流动性供给与价格效率之间的关系有正向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提高价格效率,稳定和完善市场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中美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中美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互激效应明显增强。本文考虑中美股市时差和法定节假日差异等因素,运用标值Hawkes过程对2006-2017年CSI300和S&P500大幅波动收益率数据进行建模,结果表明:(1)中美股市大幅波动互激效应存在不对称性,美股市场大幅波动对中国股市的互激效应更强;(2)中美股市大幅波动的幅度对互激效应不存在显著影响;(3)中美股票市场对于大幅波动互激效应的消化速度存在差异,中国股票市场消化美股大幅波动互激效应的速度较快。本研究对金融市场监管者和投资者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最小报价单位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上海股市为研究对象,对最小报价单位所造成的交易价格的离散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股市价格的波动性较大,特别是对低价股而言,其两阶段收益率呈现出"发散的玫瑰"的形状,即其收益率具有自相关的特征。本文还通过模拟方法验证了市场价格的离散性使证券收益率的标准差、偏度和峰度在计量上产生的偏差,使股价的波动更为剧烈。当然,验证结果支持最小报价单位对低价股票的影响较大。针对理论分析和检验的结果,提出了对于市场最小报价单位规则变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GARCH族模型在金融风险的度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考虑股市收益率和波动率序列双长记忆性的基础上,基于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圳成份指数的日收盘价序列,从证券投资风险量化的角度,引入受险值VaR和相对正确符号指标PCS作为模型预测误差衡量指标,比较分析了双长记忆GARCH族模型在不同分布假设情况下的的拟合与预测精度。结果显示:偏t分布能较好描述沪深股市的厚尾特征;在较小的VaR水平下ARFIMA(2,d1,0)-FIAPARCH(1,d2,1)-skt模型对股市波动风险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而ARFIMA(2,d1,0)-HYGARCH(1,d2,1)-skt对股市的涨跌趋势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袁怀宇  张宗成 《管理学报》2009,6(8):1098-1103
利用改进的BB法则划分股市的波动周期,运用EGARCH-GED模型比较研究了上海和香港股票市场的非对称性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上证综指的收益分布从长期来看呈负偏,而恒生指数呈正偏;在熊市中两个市场均存在"杠杆效应",在牛市中香港市场坏消息的影响仍然更大,而上海市场则存在"反杠杆效应".出现这一差异主要由于上海证券市场缺乏卖空机制,影响了价格对坏消息的吸收,这一结果能够解释我国内地股市"暴涨暴跌"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中国A、H股市场分割的根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照投资者的身份不同,中国的股票市场可分为A、B、H股三个市场,三个市场处于严重的分割状态,其最显著的表现就是A、B或A、H股双重上市公司股票的价差现象。本文拟以A、H双重上市股票为例,深入分析价差产生的原因,揭示中国股票市场分割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分形市场假说的股价并不完全反映所有信息的观点,认为历史股价信息是不完备的群体型模糊信息,提出了线性信息分配条件下的信息守恒定理,建立了基于模糊信息分配理论的短期股价涨跌预测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通过对上证综合指数日线数据的短期预测,表明该模型具有能够动态捕捉股价短期分布特征、有效描述股价序列内蕴的短期非线性因果关系,进而具有较高的股价涨跌识别精度,并提出了金融市场收益率可能性分布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