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也渐趋匮乏,同时由于职中生大部分的文化成绩不好,所以传统的观念认为他们没有多大的出息,有些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社会上对他们的偏见,导致了职中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多。经调查发现我们的研究对象一一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比较低,完全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他们的具体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好胜、自私;成就动机低;意志不够坚强;承受能力差;情感难以自控;不  相似文献   

2.
邓显禄 《科学咨询》2003,(18):16-16
我校地处县城中心,环境十分复杂,学生80%为荣中、职中招生后的昌元城区的贫困学生,有相当部分纪律和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需及时矫正,且心理不健康乃至不健全占一定数量;父母离异,不能实际履行监护义务,家庭文化落后等问题家庭占一定的比例.因此,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学生人格、养成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发展,对学生终生发展和强化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对初中生的心理素质训练研究对昌元中学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罗开礼)由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校长邱孝述担任课题负责人,巴南职业高级中学和女子职业高级中学两校承担主研的《中职生适应市场基本素质的培养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于2005年9月20日,经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评审批准结题。总课题组召开结题表彰会,对中职学校承担国家级重点课题,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及得获成绩的学校和个人表示祝贺。该课题从2002年10月开题研究以来,共有重庆女职中、巴南职中两所主研学校和12所参研学校参加了课题研究。在历时3年的研究过程中,14所国家级、市级重点职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从大量的测试调研中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有诸多表现,部分学生发生心理障碍。造成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原因有多方面:学校中的应试教育使不少学生的身心疲惫,心理素质发展滞后;教学内容中缺乏心理腱康教育;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健康因素导致中学生心理迷乱;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同时学生自身也存在着自我教育及主动适应意识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问  相似文献   

5.
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性日益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中职生”这个稍显特殊的群体,使得中职的班主任工作变得重要而复杂.如何做好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笔者的体会有三:给特殊的中职生特别的尊重和关爱;多花时间陪学生,而不是多花时间管学生;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首先摆正自己的心态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我们中职教育已经确立了以就业为向导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如何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的写作能力,是当前中职作文教学改革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作文水平对中职生将来的职业生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初中阶段在写作上基本上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语文底子薄,上中职学校后对学习语文没有多大兴趣,更谈不上有更多的写作能力,如何使作文基础并不好的中职生学会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职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积极性缺乏,职业意识淡薄,心理素质差等问题入手,阐述了中职学校及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自我心理调控的习惯,使他们尽快适应企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李高亮 《经营管理者》2013,(17):261-261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他们抱着对职业校园的希望与憧憬,来到我们的面前。这些学生除了学习成绩较差外,心理素质尤其有待于提高。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成长的烦恼,面临生活的独立,经受学习的再次考验和面对社会、职业的选择与竞争。因此,在成长、学习的方方面面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自然难免,本文通过对我校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从而促进对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的探讨,进而促进中职生的心理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是个体心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比较迅速并且趋于成熟的时期,也是可塑性还比较大的时期。加强中专生的心理教育,对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其心理成长环境;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中职生源的滑坡,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与以前大有不同。教师们共同的感觉是—学生比以前难教多了。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正,学习缺乏动力等状况。针对这种状况,教育者要改变教育方式,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多做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增加对他们的关注,给以关爱,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调整他们的学习心态,改变他们的学习状态,使他们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中职生。  相似文献   

11.
职高学生与其他高中学校学生相比较,有他们自己的特点:自尊心强、讲义气、有强烈的表现欲、较强的动手能力,但个性强,承受能力差,心理素质低,对人生问题的看法往往有些偏激.班主任要及时开导,对症下药,说服他们主动适应新环境,懂得学习越努力前景越光明,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在中学生活中,他们可能经常受到批评,很少受表扬,自信心差.行为表现上,纪律松散,吸烟、喝酒,甚至骂人、打架,易冲动.在与社会接触中,他们受到一些不良影响,形成一些坏习惯.因此,职高班主任工作难度大,责任更重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职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视角,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析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得出三个结论:中职生认为掌握专业技能和学习理论知识同等重要,学校的综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较大影响,中职生能清醒认识就业形势但对发展前景模糊。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对中职学校的综合素盾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用原先的评价标准和考试方式已经遇到了许多的困惑。如何打破单纯的以学习成绩论成败、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旧评价体系和考试方式,适应职业教育及其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评价和考试体系,帮助职中生重塑自信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情感丰富、生理快速发展。但他们心理成长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所以在这一时期他们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出现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这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不利于将来的就业和适应社会。因此必须加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开展就业指导,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作为职业教育重要载体的中等职业学校,更应该把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劳动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化,"面向社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经成为新时期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使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就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市场观念,适应社会的发展,职业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就业指导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敢于竞争、自我创业和吃苦耐劳精神,为他们将来更好地步入社会、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多年职校生就业安置工作的经验,我认为职业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搞好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杨睿 《科学咨询》2009,(9):66-66
高职教育应国家的需要而大力发展,以学制短、学历低为特征的高职生比普通大学生承受更多方面的压力,多重压力常造成心理困惑和障碍,严重影响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学效果,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职生源的变化,中职学生的素质普遍存在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了难度.但是现在中职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所以,正视学生问题的现状、成因,研究教育管理对策,抓好学生管理,对学生、学校、社会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没有哪一种技能能够为人服务一辈子,也没有哪种教育能一斑}生给予学生终生有用的知识,为了满足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为了引导学生由学习的"奴隶"变成"主人",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学习,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本文针对中职生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引导中职生学会自主学习,改变目前学生学习行为现状,提高教学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是中职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人生目标趋于定型的时期,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也是关键时期.准确把握中职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抓住教育的切入点,引导他们遵循社会的道德规范,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黄德文 《科学咨询》2008,(22):30-30
一、问题的提出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可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建立中职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促进中职生良好就业是职业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