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科学研究>创刊30周年了,可喜可贺! 30年前的春天,正是改革开放大潮初起的沸腾年代,在那个"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春天,<社会科学研究>应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犹如初生的婴儿呱呱坠地,招来诸多关注的目光.而今,这个婴儿不仅健康茁壮地成长,而且迈入了她的盛年,引来了更多的关注,有了更大的影响.作为学界的一员,怎不为之欣慰有加.  相似文献   

2.
时间过得真快,自从1991年在<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第一篇文章以来,差不多20年过去了.<社会科学研究>办刊30年,可以说是-个逐步赢得学界和读者尊敬的30年.这主要是因为该刊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刊发了大量有学术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积累价值的科研成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先进文化建设,为培养和扶持学术理论研究的力量,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特别是,该刊注意学术争鸣,在推动中国社会科学走向成熟中起到了自己独特的作用.我自己亲身经历关于"价值中立"的争鸣,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为<社会科学研究>30华诞写一篇小文,就我个人来说,的确是有感而发. 在拙著<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的"后记"中,我曾发自内心地向为数不多的几家刊物致谢;其中一家是<社会科学研究>,同时也感谢了几位从未谋面的编辑,其中一位是<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的李琏生先生.如此认真地致谢,表明我只是一个寻常人,因为真正的"人物"通常是受恩不谢的.之所以不谢,意在暗示自己发迹后将有以重报,其中包含着不同寻常的自负意味.但也正因为我只是一个寻常人,也就更能见出<社会科学研究>在我的学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在学术上的些许成绩是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提携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甘肃社会科学>1979年初创刊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学界与外部同行接触与交流的日益频繁,随着中国改革进程与社会转型过程的深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和升级,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积累弥深的理论资源与现实动力,其稳步发展和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从引文率、<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文摘期刊的转载量、期刊评价指标,尤其是读者对期刊的评价等考量,我觉得<甘肃社会科学>的影响度、知名度和特色度等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均明显上升.这表明<甘肃社会科学>创刊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坚持探索在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语境中寻求理论和学术特色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并且是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西夏研究"是<宁夏社会科学>的特色栏目.通过对<宁夏社会科学>近3年发表的西夏类文章的梳理,使读者对该刊及"西夏研究"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为今后更好地办好该栏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研究>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了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刊物.<社会科学研究>作为社会科学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始终秉承"双百"方针,坚持"二为"方向,突出学术性、思想性和综合性,通过凝聚社会科学学人的智慧,在作者和广大读者之间构筑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7.
从1979年创刊到今年,<甘肃社会科学>已走过了30个春秋.30年来,<甘肃社会科学>编辑部的同志们筚路蓝缕,进行了执著的追求、辛勤的耕耘和不懈的努力,刊物在逐渐地提高,在不断前进,在一步步地成长和发展,至今她已是甘肃社科期刊界的标杆性刊物,在全国的社科期刊里也享有较高的声誉.应该说,<甘肃社会科学>是生逢其时的,她是在我们党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创刊的,三十年来,她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步伐成长壮大,也肩负着一个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的社会使命,如实地纪录了三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足迹,真切地反映出三十年来学术理论界的激浊扬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纵观<甘肃社会科学>三十年的历程,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学术文化重建和发展的进程,创刊于1979年春天的<社会科学研究>如今已走过了她的而立之年.值此创刊3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本刊全体同仁向多年来支持、关心刊物的领导、学人及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9.
首先,真诚地祝贺<社会科学研究>30岁的生日!并且,期望她会有更辉煌的未来.过去的30年,不仅是<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成长的30年,而且是它不断鼓励青年学人、引导学术原创性思想的30年,更大一些说,这还是整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从春暖花开到初步结出硕果的30年.凑巧的是,我也是从1979年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进而迈入学术殿堂的.回首自己的求学和治学经历,<社会科学研究>就像一位良师益友始终陪伴在我的身边.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 2008年5月24日,本刊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中山大学中文堂联合主办了"改革开放30年学术史研讨会",来自广州、北京、南京、上海、石家庄、岳阳等地的30余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本期"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特为安排专辑,选登研讨会部分发言稿,同时刊登开幕式、闭幕式录音剪辑.  相似文献   

11.
<正>《天津社会科学》是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81年创刊,创刊三十多年来,《天津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倡导"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观点,传播新信息",以前沿选题、重点栏目形成了刊物独具的特色风格;以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涵量为理论界和社科期刊界所关注,相继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暨巴蜀文化研究规划会议” ,于 2 0 0 1年 4月 5日在四川省社科院讲演厅举行。来自省内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文博馆所、新闻出版部门、党政机关等单位的 1 5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成立大会。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席义方、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章玉钧、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殷建中、原四川省人大主任杨析综、四川省社科院院长侯水平等领导到会祝贺并发表讲话。席义方同志在讲话中 ,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 ;强调指出 ,中心应积极组织力量 ,做好巴蜀文化研究课题规划 ,在四川省巴蜀文化研…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学术期刊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甘肃社会科学>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基本上与改革开放同庚.从1979年第1期到目前的2009年第5期,已满超30个周期,共计出刊182期,出版总字数约4000万字.所以说,改革开放后中国学术期刊近3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甘肃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它经历了改革开放学术繁荣发展和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大好时期,我国学术期刊质量的提升、刊发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论文以及研究成果、推动我国学术发展、理论建设和创新、促进学科建设等方面都有<甘肃社会科学>的身影,也可以说,<甘肃社会科学>在发挥学术期刊重要功能方面(尤其在甘肃)功不可没.随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逐步步入正规化、常规化,<甘肃社会科学>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社会的关注、学术评价方面的关注,应该说,<甘肃社会科学>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同时担当着学术和社会赋予的重要的责任.通过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和科学发展观的不断实践,以及通过办刊人追求更高远的目标,<甘肃社会科学>将会以一种崭新的形象面对学术界和社会,并希望使这个愿望能够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热点问题栏目论文为数据源,从多个角度对这些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热点问题研究的现状,可以为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斯诺命题”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1月创刊)迎来创刊30周年华诞。3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成为深刻反映学术前沿、时代精神和中国经验的权威阵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高端平台,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当代智慧的重要窗口。3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不断推出新人新作,团结了一大批学界同仁,成为当代中国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的摇篮。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本刊编辑部以《中国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学术成长为主题,组织了这组专题文章。其中,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俞吾金教授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治学经历,回顾并反思了《中国社会科学》在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哲学研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希望这份中国学术界最有创造性的、顶尖的理论刊物,在当代中国学术的繁荣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教授探讨了现代社会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及其路径,希望《中国社会科学》能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方面做出新的探索。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王绍光教授梳理了中国政治学发展的30年历程,认为中国政治学在经过取经、效仿、自觉三个阶段以后,应向本土化阶段跨一大步。希望《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在推动社会科学研究、发挥社会科学功能、繁荣社会科学事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系统分析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内涵与外延,回顾总结我国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历史演进及特点,对研究社会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下一步,社会科学界应把握改革全面深化、文化多样化、知识综合化、管理集约化、品牌标准化、治理现代化等发展趋势,促进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1月10日,在大庆宾馆召开了本年度《大庆社会科学》编委工作会议。期刊编委会主任、市委副书记忽培元到会并讲话,他就如何用创新的思路办好《大庆社会科学》讲了儿方面意见(讲话全文见本期内文)。大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凤泉出席会议。期刊顾问李长玲(原市委副书记)、韩福魁(原大庆石油管理局宣传部长)以及编委在座谈中对继续办好期刊提出九年多可行性建议。期刊主编、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宋洪德作了关于《大庆社会科学》办刊情况的工作汇报。期刊常务副主编、社科联副主席邓文生主持会议,期刊副主编、社科联副主席李敬晶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8.
<正>8月2日,广东华南经济发展研究会、中山大学出版社在广州联合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宣传活动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蓝皮书(2019)》发布会,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李敏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广东省政府参事陈池,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原党组成员、广东社会科学大学原校长张硕城,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社团部主任冯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化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必然模式。数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不仅应视其为方法 ,而且还应视其为方法论。社会科学研究中对数学的具体运用 ,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将数学作为描述所研究的系统的一种语言 ,二是将数学作为获取所研究系统的数据的一种工具。这种划分仅仅是使我们在研究中形成一种思路或一种观念。在具体运用数学时 ,一般不必这样区分。社会科学研究中是否运用数学 ,或能否运用数学 ,应看所研究问题是否有合适的数学加以运用 ,不应将运用数学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手段是否先进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孙浩  王海鸥 《河北学刊》2002,22(5):77-81
社会科学的使命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化则是实现这个使命的重要前提。对此,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和科研管理者近年曾做过有益的探讨,且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但在如何走向社会化的具体途径上,研究得还不多不深。本文从社会科学研究走向社会化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关键环节、保证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