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决策导刊》2001,(10):5-7
经过反复研究,充分论证,重庆市“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蓝图已清晰展现在人们面前。其总体发展目标是: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25%,到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届时,全市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工业总产值比重要超过60%。  相似文献   

2.
<正> 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有国有企业。80年代初,发达国家国有企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10%左右,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为20%左右,占全国投资总额的比重平均为20%以上。8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国有企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向,许多国家卷入了“私有化”浪潮。即使如此,国有企业仍然是发达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直到1993年,法国仍有2700多家公营企业,其产值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占全国投资总额的25%。  相似文献   

3.
200多年前,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而成为“世界工厂”,其制造业产值在全世界的比重曾经达到20%,生产了全世界53%的铁、50%的煤。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拥有的机器数量一度比全球其它地方的机器总数还要多。以后,德国、日本、美国都成为过世界工厂。而今,这些国家已进入后工业社会,传统的钢铁、家电、纺织等已成为夕阳产业。谁来填补这个空白呢?中国———新的“世界工厂”?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首次提到我国会成为“世界工厂”。这是因为在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中,…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推进新型工业化,四川家底深厚。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在四川成为经济大省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41个工业大类全部齐备的工业体系,为四川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跨越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天津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辉煌的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至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022.6亿元,增长12.5%,连续11年平均增长12%以上。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至2002年末,天津已初步完成重化工业中后期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步入工业化中后期向后工业化社会的过渡阶段,即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调整。其两大标志分别为:以金融服务业为标志,第三产业的增幅继续领先于二次产业的增长;高科技产业和资本密集型的支柱产业逐步占据工业中的主导地位,电子通信、黑色冶金、化学原料和石油加工成为…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光阴,中国以"惊人一跃"实现历史性跨越——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中国跨度,铸就了新中国辉煌的发展历程。这样的跨度,就体现在东、西、南、北、中代表省份的发展跨度中。  相似文献   

7.
曹大臣 《决策》2000,(12):43-43
近代中国在早期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封建官僚体制的限制和“重农抑商”传统思想的影响,选择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新政的旗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70年代,又在纺织、矿务和航运等部门兴办了民用工业,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舍办等形式对这些企业进行了直接干预。使其发展经营完全纳入国家政权的轨道。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时清政府认识到,只有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近代工商业,才是挽救危亡的唯一出路,在内忧外患日紧的情势下,统治者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学习日本和欧美的经营管理模式,放弃了国家直接控制经济的传统套路,转而实行鼓励工商业自由发展的间接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8.
一、欧美国家工业化的模式、规律和启示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并完成传统工业化的国家(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叶,主要欧美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由于国情不同,经济发展的背景和起始条件各异,工业化道路呈现出不同特点,形成了若干代表性模式.主要是:英美"自由放任"的内生型模式,即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依靠市场方式自发推进,在经济系统内生地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型.德国日本"政府主导型"模式,即通过制定赶超政策,依靠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实现产业保护、市场统一,推进工业化,迅速崛起.新兴工业化模式,即包括拉美的阿根廷、巴西,欧洲及中东地区的以色列、科威特,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等,努力适应国际环境,发挥比较优势,在政府主导下,通过适当工业发展导向型战略,走出一条独特的工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从人类历史来看,中国文明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屹立在世界东方.只有到了近代,中国因封闭而落伍,因落伍而挨打,因挨打而奋起,这就有了孙中山"振兴中华"的夙愿,但是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复兴之路,中国仍然加速衰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总量比重从1900年的12.0%下降至1950年46%.此时的中国是2000年来特别是200年来,占世界GDP总量最低的历史记录,也是世界绝对贫困人民最多的国家. 那么20世纪下半叶,中国是否能够发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中国能找到摆脱绝对贫困、摆脱极端落后的面貌、实现小康水平、小康社会、重新崛起和伟大复兴之路吗?历史给予回答:到2000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1.8%,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显示了中国先衰落后崛起、先挨打后自强的历史轨迹,也为实现21世纪"中国梦想"奠定了历史的大台阶.  相似文献   

10.
1993年河北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了171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1245亿元,出口产品交货值52.7亿元,固定资产投入13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全省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实现了“半壁江山”;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2%;其上缴税金占全省工商税收的39.2%,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乡镇企业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已经成为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1994年我省乡镇企业总的发展目标是:总产值增幅与全国同步,效益与速度同步,新转移农村劳动力与总值增长同步,乡村工业发展速度与总量超过河南。预计的工作目标是:总产值、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出发,利用剩余产品生产和再生产结构两个范畴构建了一个关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理解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框架,并从经验层面讨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增长的总量和结构性特征。本文分别测算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两种潜在增长率和大道路径,刻画了中国经济剩余的生产分配以及最优增长结构。通过经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由于持续的资本使用—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中国存在着一般利润率和潜在增长率的长期下降趋势;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显著降低了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性;第三,20世纪70年代初以前,中国面临着低生产资料投资—低消费的困境,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结构性问题,这一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得到了解决,并代之以高生产资料投资—低消费的模式。结合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我们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阶段性及周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重庆是西南地区近代工业发展最早的城市,是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已基本形成工业门类齐全、配套体系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但与此同时,老工业基地固有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其突出表现是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滞后;支柱产业中除汽车摩托车外,化医、建材食品支撑力弱;历史形成的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大,改革调整困难大.重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任重道远.那么,重庆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走有重庆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呢?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脉冲     
《决策》2008,(8):45-46
长丰县创造出“伊利速度”的背后,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坚定的工业化脚步。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长丰第二产业比重将超过50%。从2000年农业所占比重为50%到2008年第=产业占50%,长丰县整整用了9年时间。  相似文献   

14.
"新工业化"道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云泽 《管理科学》2003,16(5):64-6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此,我们采取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工业化道路,它的核心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必须坚持科技创新; 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15.
新文 《决策探索》2008,(21):74-76
农村合作化运动以前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家庭农地经营是中国农村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农村经营制度.这种农地经营形式导致土地规模过小,地块分散.在社会主义土地革命以前,中国农村有一半以上的土地由地主所有,租佃农耕种,地租常常高达50%,这种过分的对劳动力的剥夺最终导致了革命.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其控制区域进行了土地革命,把土地从地主手中没收,然后将之无偿分配佃农耕种,因此激发了广大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和高涨的革命热情.土地革命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并于1952年完成.  相似文献   

16.
产业链与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津冀地区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全国一流的技术装备和科研环境,而成为我国目前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经济核心区之一。2001年京津冀地区制造企业总产值为8655.09亿元,占全国的10.0%;制造业创造利润377.8亿元,占全国的12.0%;2001年本区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0.0%,高于全国88.2%的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制造业比重占工业的95.1%,制造业是本区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是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比,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还有一定差距。制造业的发展在本区国民经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市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市工业中拥有较强的经挤实力,是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有大中型企业数量虽然在全市工业中占的比重很小,但拥有的固定资产,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和上交税金,分别占全市工业的61.75%、68.14%、86.70%和65.32%。目前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  相似文献   

18.
温州模式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津龙 《决策》2001,(8):10-12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体制外的"边际改革"或者说"增量改革"启动的,这种改革方式首先能够获得实质性突破的,往往是计划经济体制相对薄弱,而市场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区域.温州恰恰是这样的区域.在温州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温州模式,以体制外民营经济超前、普遍的发展为主要特征而成为中国最具民营化特色的区域性模式的典型.至2000年,民营经济在温州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85%左右、在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均占95%以上的份额.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往来历史悠久。但是,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原因,在东盟成立初期双方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贸易往来主要依靠香港和新加坡。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东盟国家也紧跟美国与中国有了更直接的贸易往来。70年代中期中国先后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建立了外交关系,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关系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而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古代的绘画以写意画为主,表现山水花鸟的形态与意境、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上对于"老大哥"苏联的依赖,当时中国的艺术也逐渐向苏联取经,中国传统绘画在长期的学习交流中,融合苏联艺术创作特点,开始发生改变。由朱沙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苏联美术与新中国油画》一书,对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油画艺术进行了系统、细致的探究,重点探讨了为什么学习苏联美术、苏联美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