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海涛,1962年生于山西。1979年考入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习工业自动化专业。1983年毕业分配到某特大型国有企业,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业余时间研习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曾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企业副总工程师等职。2002年调入中国传媒大学,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学研究工作。2006年获得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是Language  相似文献   

2.
北京交通大学外国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创建于1986年,设有英语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有英语语言文学、国际经贸、国际商法等三个培养方向。2001年创建“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点。现有在校本科生681人,硕士生54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语言学论纲》评介牛汝极我国年轻的民族语言学学者王远新在继《中国民族语言学史》(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之后,新近又出版了一部力著《中国民族语言学论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约18万字)。该书从中国民族语言学的地位和传统,...  相似文献   

4.
1862年,贝尔进入著名的爱丁堡大学,选择语音学作为自己的专业。1967年,他又进伦敦大学攻读语言学。两年后,他被聘为美国波士顿大学的语言学教授。  相似文献   

5.
以1898年《马氏文通》的问世为标志,中国现代语言学自起步之日起,就与国外、尤其是西方的语言学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某种程度的中断和冷落之后,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这种联系得到了恢复和加强,从而催化和促进了中国当代语言学从理论到方法的全面变革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当代语言学的进步,其成果也不断融入世界语言学发展的大潮,使当代语言学呈现出一派生机蓬勃的美好前景。上个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语言学与世界语言学的接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80年代,以引进、介绍西方…  相似文献   

6.
谷晓恒,汉族,青海西宁人,1964年生。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院长。语言学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青海省语言学会常务副会长,西宁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1985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先后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进修和做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青海民族大学较早设立的硕士点之一。200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现设有中国古代语言学、民族地区语言应用学2个研究方向。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从事语言学研究46年,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34年,下面想基本围绕“我和应用语言学研究”来先说一些一般情况,然后分别说一个可能的新见、一个认识、一个长处、一个方法、一个诀窍、一个建议。当然,吐王不限于此。  相似文献   

9.
2005年湖南农业大学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学位点领衔人为朱乐红教授。  相似文献   

10.
修旭东教授     
修旭东,男,1956年生,山东莱阳人。1978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英语专业,1982年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莱阳农学院任教。1992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外语系研究生班,学习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1996年获硕士学位。1996年调入烟台师范学院外语系工作,2003年晋升为教授。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于2017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生态语言学战略发展研讨会”。文章阐述了大会的两个主题:“生态语言学”学术会议和“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成立会议。学术会议包含四个主旨发言,将对国内生态语言学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的成立对于生态语言学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的发展,都会发挥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第二届(功能)语言学融合与发展高端论坛”于2019年4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6位主旨报告专家以功能语言学的融合与发展为主题,围绕着“功能语言学与其他学科、流派之间”“功能语言学内部各模式之间”互通共融等议题展开研讨。本届论坛为汉语学界与英语学界、专家与青年学者之间的对话交流搭建了平台,为功能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想、新视角、新方向,推动了功能语言学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2017年11月1日至2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的第21届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论坛的理论研究。相关主旨发言主要是对功能语言学目标的整体把握,对词、词组层面相关领域的拓展,以及对小句层面相关研究的深化。本次论坛的开展对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尤其对功能语言学本土化研究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启加,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8月生,安徽省宿松县人,英语教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语语言教学(TESOL)硕士,目前在职攻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会员,安徽省外国语言文学学会理事,院级重点建设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曾任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现任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外事办主任。  相似文献   

15.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在过去二十年。我国有关应用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已有所提高,因而,本文对其发展历史、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6.
张万有先生是赤峰学院语言学知名教授,赤峰市有突出贡献的语言学专家。在高校从教科研35年后,于2004年2月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但是,他却退而未休,仍继续奋战在科研著述第一线。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文化语言学十年感言中国语言文化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申小龙《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创刊十周年,适值我国自8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的文化语言学也走过了十年风雨路程。目前我正在日本访问讲学,见到最近一期《中国图书》月刊上以《文化语言学的十年》为题介绍了...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2018年10月9日至24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生态语言学专题系列讲座。来自香港岭南大学的Andrew Goatly教授与来自南丹麦大学的Stephen Cowley教授从生态语言学的多样化发展趋势、生态语言学的多学科融合与生态话语分析范式研究三个角度进行了主题讲座,探讨了生态语言学的发展前景与其超学科属性。讲座表明,多学科间相互交叉融合是超学科属性的体现,为生态语言学的多样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本系列讲座的成功举办顺应了学科发展潮流,反映了学界对学科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13年9月21日,陕西省语言学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年会在榆林学院召开。这次会议由陕西省语言学学会和榆林学院文学院共同主办,来自陕西省各高校的5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谷晓恒,汉族,青海西宁人,1964年生。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院长,语言学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青海省语言学会常务副会长,西宁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1985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先后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进修和做访问学者。谷晓恒教授长期致力于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主编、参编《西部文化论丛》、《中国民俗大系·青海民俗》,以及高校《现代汉语》等多部教材。他植根于青海这片语言沃土,挖掘青海丰富的语言资源,近年来先后发表了《青海话中的词缀“头”》、《青海汉语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和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