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如果从赛珍珠小说创作的两个源头切入,即中国古典小说与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深入探讨卢卡奇(Gyrgy Lukács)论欧洲现实主义小说时与利科(Paul Ricoeur)在《时间与叙事》(Time and Nar-rative)中分别论及的“拟仿”(mimesis)概念,并与美国华人学者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论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小说时提出的“似真”(verisimilitude)概念相较,可以看出,赛珍珠的中国小说缺少了中国古典小说、同时代中国现实主义小说所具有的“历史叙事话语”,致使《大地》三部曲缺乏历史的“似真”度,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了东方主义视角。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可以促使我们更加科学地理解早期对赛珍珠小说的贬斥以及赛珍珠小说跨文化的传播方式,从而避免当代论者对所谓现实主义真实性话题的回避倾向,也进而帮助我们更加辩证客观地认识赛珍珠其人其文的文化意义与文学定位。  相似文献   

2.
杨绍军 《学术探索》2011,(5):F0002-F0002,F0003
柳无忌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外文学的研究、教学与交流,是公认的中西比较文学的重要开拓者之一,被美国学术界誉为沟通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桥梁。他1927年于北京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1931年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论文获得耶鲁大学英国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8月回国,先后在南开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央大学任教,1946年再度赴美,前后执教于劳伦斯大学、耶鲁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任文学教授。  相似文献   

3.
骑士文学是中世纪英国文学最主要的文学主题之一。发轫于8世纪末威尔士民间故事的亚瑟王传奇是骑士文学的根基,其走向神化的过程是经由英国、法国以及德国众多诗人与民间传说交织而成的,它融汇了中世纪英国社会的精神信仰与民俗民风。进入15世纪,骑士制度和亚瑟王传奇受到英法百年战争的摧残和玫瑰战争的打击逐渐萎缩,其落日的余晖投射在16世纪宗教改革的激烈争辩中而被口诛笔伐、黯然消逝,却还魂于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诗篇中。骑士文学与亚瑟王传奇为中世纪和近代英国的社会、教育、风俗、文学、艺术和语汇烙下了鲜明的印记,成为中世纪及至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文学可堪回首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王守仁,江苏苏州人,汉族,1955年1月生,1983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后考取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英语界最丰名望的学者范存忠先生。1984年赴英国留学,198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英国文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在南京大学任教至今。1992—1993年去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南京大学英语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王守仁的研究领域是英语语言文学,同时见长于对19、20世纪英国文学和20世纪美国小说的研究。他在做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个波兰爱国志士的儿子,早年父母相继去世,二十二岁孤身来到英国时连一句英语也不会讲,取得英国国籍前在海上闯荡了十几年,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小说家。英文写作风格独树一帜,但一日英语始终讲得不很纯正,让人听起来很费劲,以至于有一次他不得不谢绝美国人要他去讲学的邀请。这就是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JosephConrad1857-1924)康拉德一生对孤独有着极其痛切的感受,因此有关孤独这一主题贯穿了他的小说的始终。他于1857年生于俄国统治下的波兰,其父是一位波兰诗人兼戏剧家…  相似文献   

6.
威廉·布莱克 (WilliamBlake)是英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一位重要的代表性诗人 ,但他在世的时候并不怎么为诗坛重视 ,甚至被斥为怪人或疯子 ,他的独创性风格和前卫性思考更没有引起必要的注意。直到 19世纪末 ,这一情况才出现根本的转变。一些杰出的英国诗人纷纷注意到他那充满无穷魅力和神秘气息的诗歌 ,为他整理编辑诗集 ,研究他那发达的想像力 ,模仿他的独特的神话体系 (如V B Yeats) ,品味他诗歌中的单纯和厚重……布莱克诗歌终于在现代发出了历史的回声 ,使后学者们得以窥探他的诗艺殿堂。然而在我国的英国文学研究界 ,…  相似文献   

7.
熊文莉 《理论界》2005,(9):186-187
二十世纪初叶,英国现代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开始被介绍到中国。由于迎合了当时中国读者的集体“期待视野”,雪莱及其作品在中国受到注目和广泛欢迎。本文主要考察了雪莱在二十世纪初叶其译介在当时中国读者中产生的影响,并力图从接受美学角度,追究这位英国诗人在当时中国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及成因。  相似文献   

8.
从文学史编撰所承载的任务这一角度,概括了五卷本<英国文学史>的特色,这部文学史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一部具有学术性的全面的英国文学发展史,代表了我国20世纪英国文学研究的较高成就.同时指出此书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赛珍珠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自称一生到老都属于中国,而且强调是中国小说教会了她的创作,她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是《中国小说》,满怀深情地介绍中国小说并诚挚表示对中国小说对她哺育的感谢。她的最重要的作品都是关于中国题材的,或与中国有关,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从她的创作成就、对抗日战争文学的贡献、对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成就的清醒认识和对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等角度,论述赛珍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赛珍珠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自称一生到老都属于中国,而且强调是中国小说教会了她的创作,她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是<中国小说>,满怀深情地介绍中国小说并诚挚表示对中国小说对她哺育的感谢.她的最重要的作品都是关于中国题材的,或与中国有关,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从她的创作成就、对抗日战争文学的贡献、对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成就的清醒认识和对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等角度.论述赛珍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方 《天府新论》1999,(2):79-86
闻一多先生选编(现代诗钞)收入穆旦的(诗人首)等诗作,将这位40年代诗坛的“新生代诗人”置于中国新诗发展史的重要位置。[1]而写得凄迷深醇的(诗人首),确也从此被几代人解读、索悟。尽管读它,一如徘徊于爱的迷宫;但在百般品味后,怕又渐趋认同了穆旦的同窗、诗友王佐良写于半个世纪前的第一篇穆旦评介文章中的评语:“这个将肉体与形而上的玄思混合的好作品(指(诗八首》)无疑是现代中国最好的情诗之一。”[2]本文拟对之作些探索。一、亘古的“真实谎言”的拆解歌咏纯美的爱情,堪为古今中外抒情诗的母题。“五四”新诗的滥临,…  相似文献   

12.
几乎和拜伦同时,在文学中出现了另一个卓越的英国革命浪漫主义代表,伟大的英国诗人雪莱。他的政治和美学观点和拜伦很相近,对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不调和的批判也完全和拜伦一样,但雪莱也还以拜伦几乎没有接触到的一些新的主题思想丰富了英国文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比较雪莱和拜伦的时候,注意到这两位伟大英国诗人各自的特点。恩格斯认为拜伦的特徵在於他对社会政治的讽刺和抒情式的“热烈的情感”;而在雪莱,他首先指出,他的天才的洞察力使他看出人类未来的命运。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写道:“雪莱是个天才的预言家,拜伦则充满了热烈的情感和对当时社会的尖锐的讽刺;他们二人在工人中拥有最广大的读者。……”  相似文献   

13.
《庭院中的女人》塑造的女性群像各有特色,特别是吴太太这一形象的成功刻画,使该书成为赛珍珠“通过中国人关注自身的第一部小说”。吴太太对男性与女性关系的思考,反映了赛珍珠的理性女性观;其思想及价值取向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挣扎,折射出赛珍珠女性观的矛盾和局限。从这个角度看,《庭院中的女人》及其主人公吴太太在赛珍珠小说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中西学界对赛珍珠小说的文学史定位与评价向来毁誉参半.赛珍珠中国题材的小说,在思想内容方面,出于对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的亲近与热爱,主人公都是中国传统规范的践行者,其批判性逊色于同时期的精英文学代表作家鲁迅与通俗文学代表作家张恨水;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表现为结构的传统性,人物刻画的类型化与模式化、情节的传奇性,有别于同时期的精英文学,而与通俗文学接近;其受众和接受状况,更是具有通俗文学特征.这与赛珍珠接受的早期教育、与赛珍珠对小说的定位、与赛珍珠独特的身份等三个方面因素有关.赛珍珠小说的通俗性是无法回避也毋庸回避的事实,从时间、空间维度对赛珍珠小说及其通俗性进行价值重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赛珍珠作品的通俗性以及其与通俗文学的亲缘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牛津英国文学史》第十二卷(J·I·M·Stewart著,1963年出版)论述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只评论了八位近代英国作家,其中包括康拉德。著名英国文艺批评家F.R.李威斯(F.R.Leavis)在《伟大  相似文献   

16.
华兹华斯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出名的诗人之一。他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他向世人展现了他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7.
<正> 威廉·华滋沃斯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但“浪漫主义”只是后人给他加的冠饰,他自已在写诗时,却只知道去有意识地“实验”,去自觉地同当时糜丽的诗风分道扬镳。今天,历史已作出论断:他的“实验”促发了英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的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正是后人所称颂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国读者也许对华滋沃斯还了解不多,这是因为,在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界,他一直被视为“反动”或者“消极”浪漫主义诗人。可怕的政治标签不知吓跑过多少学者。现在,我们终于领悟到,华滋沃斯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拥有那么多  相似文献   

18.
赛珍珠为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写的序言,是她直面表达和描写中国观的文章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体现了赛珍珠的国际主义和高度责任感等思想。赛珍珠从客观冷静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社会政权更替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她指出,中国的危险主要不在于政治,而是在于"墨守故辙"。她对中国的教育制度的无序性和无目标性提出了批判,认为中国对青年人的教育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赛珍珠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之道,"不妨追溯前代,看看中国的古代哲理如何"。  相似文献   

19.
杨绍军 《学术探索》2009,(1):F0002-F0002,F0003
吴宓(1894~1978年),字雨僧,陕西泾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批评家。青年时代由清华大学公费留美,先后就读于弗吉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在哈佛期间曾师从著名学者白碧德,深得新人文主义精髓,并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1921年归国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著有《吴宓诗集》、《吴宓日记》、《文学与人生》等,  相似文献   

20.
明代歙县诗人先后两次在黄山天都峰结社,前期举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首倡者为王寅,入社者有十六人之多;后期举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至三十八年(1610)之间,修社者为潘之恒,推方弘静主盟,入社者亦近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