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效率与公平”命题乃是一个极为古老而又常新的命题,亦是一个极易分歧的话题,在今天仍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人们对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化理学或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来切入并展开的。虽然由此也做出了许多富于成效的研究成果,但如果仅停留在现有的思维框架之中,是很难将这一课题的研究推向深入和在原有基础上突破。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说文》在对所收正篆的字义作说解之后,有时还缀以另一种说解,并冠以“一曰”、“又曰”、“一名”、“一说”、“或说”、“或曰”等字样。其中冠以“一曰”者最多。据笔者对大徐本所作统计,《说文》9353个正篆中,661个正篆下有“一曰”715个。也就是说,《说文》7.6%的正篆下附有“一曰”。附有“一曰”的正篆下,大多只附一个“一曰”,少数的附有二个、三个,甚至四个。(如《说文·水部》:“潛,涉水者。一曰藏也。一曰汉水为潛。”《木部》:“械,桎梏也。一曰器之总名。一曰持也。一曰有盛为械,无盛为  相似文献   

3.
假期莫虚度     
“如果可以回到四年前的夏天,你会告诉刚步入大学校门的自己什么?”毕业前夕,我在网上看到这一话题后,与同寝室的姐妹们进行了交流。我想告诉自己,要在寒暑假多实习、多体验,积累社会经验——这正是自己大学四年里非常欠缺的。高中时,面对繁重的学业,我曾听人说“等上大学就好了”,仿佛在大学里不会像高中时期这样紧张。可事实上,等进了大学并过了一段时间后我才明白:考进大学,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起点。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宏观背景下 ,构建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伦理学 ,为人们提供一种具有广泛现实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性 ,既体现时代精神又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的关于道德的科学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评价标准。这是唐凯麟教授新著《伦理大思路》的基本出发点。作者并不仅仅停留在对所谓“道德形上学”的探寻和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的宣示 ,他把对“现实的超越”或“理性的思辨”植根于中国当代现实的沃土 ,把对伦理学和道德的思考放在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所赋予人的历史使命中去确定和追求。因而 ,作者把触角深…  相似文献   

5.
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是国内理论界的一个热点,国内学者认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处理好校内外关系,校外即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校内即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之间的关系,形成现代大学法制体系和与之相应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相对于“国家本位”或“市场本位”,“大学本位”的复归无疑是一种历史和理论的进步。但作为一种“制度”内涵的研究重视不够。而“现代大学制度”区别于其他制度的地方在于“现代大学”所具有的特性,而这相关内涵的把握,理论界还没形成一致的共识,本文将尝试着对相关的概念进行分析。一、现代大学内涵解析大学既是社会的镜子,又是一座灯塔,大学的独特职责在于帮助我们的国家建立多元文化、多种社会的有效模式。大学的存在具有特定的内涵,其本质表现为:大学体现社会社与民族性的统一,强调学术性和自主性的统一。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带有政治性的烙印。而现代大学除了具有大学的特定内涵外,还应具有不同于现行大学的特征:(一)和谐性1、管理上: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统一大学内部管理离不开行政系统的行政引导,行政管理系统保障了大学目标的实现,但这不表示行政权力可以过多干预或支配学术事务,学术系统、学术...  相似文献   

6.
论“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以由必然性和普遍性来理解“底”。有一个各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过的阶段 ,这是必然性 ,尔后再超越这一阶段 ;有一个各国人民在交往中共同遵守和拥有的平台 ,这是普遍性 ,在此平台之上 ,每个个人都可以展现自己的个性。由逻辑的与历史的关系可知 ,必然性是普遍性的根据  相似文献   

7.
“一曰”与“阙文”是《说文解字》的释字体例,是其释义兼存异说的两种表现形式。 “一曰”是在并录某字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时所用。有时亦用“或曰”、“一说”或“一曰”之连用,表示在形体说解、义训、读音方面并存异说。 “阙文”是表示对某字形、音、义难以确释时,为慎重而疑,主要表现为字形不清存疑,字义不清材疑,字音不清存疑,或形、音、义均不清而存疑。  相似文献   

8.
对“中苏论战”的探讨,长期以来是个敏感的话题。《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一书是探讨中苏论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得力之作,探讨“中苏论战”的缘起和实质,研究“中苏论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影响,指明“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具有鲜明时代性和显著创新性。  相似文献   

9.
秦汉社会的“婴儿”称谓,或指“始生”儿、“初生”儿、“新生”儿,与现今“婴儿”语义接近;或指幼儿,与“大人”相对应,义近令人所谓未成年之少年儿童。秦汉字书又有“女曰婴,男曰儿”的说法。《焦氏易林》数见“婴女”称谓。其中“爱我婴女”句所见“贱下”或者“下贱”,或许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性别差异观念已经严重影响了未成年女子甚至女性婴儿的生存境遇。这一现象,应与秦汉时期弃婴行为所见女婴居于更悲惨境地即“产女则杀之”的情形联系起来理解。  相似文献   

10.
宫少华 《南都学坛》1999,19(2):28-29
西周的大学有两种,一称辟雍,一称泮宫。《礼记·王制》中有“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可见辟雍是天子办的大学,泮宫则是诸侯办的大学。同为大学而名份不同,反映了西周等级制的森严。西周大学的基本功能是教育,其中包括道德教化、技能训练和基础知识传授。西周大学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三德六艺。《周礼·地官·师氏》载:“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恶逆。”可见道德教育为其教育主导思想。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指周礼,由周公制定…  相似文献   

11.
历史地、辩证地剖析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嬗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被称为社会气候晴雨表的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发生了明显变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应停留在对变化现象的罗列或作一般的肯定与否定上,而应从剧烈变化的经济领域、思想领域、教育领域等社会关系层面上剖析这一明显变化有无必然性、变化的走向、变化的深层原因,并从中找出科学教育引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对社会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是一个时代的智力良心,对社会的发展承担着重要的伦理责任。以人格独立为标志的大学的成熟是大学批判精神产生的基础。大学对社会发展的“止于至善”的道德追求和建设性的、理性的批判是其社会责任的核心。这一责任具体体现为现代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过程中对“至善社会”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教授是大学教师的最高职称。古今中外大学中科研与教学孰轻孰重的争议一直存在着,但在大学教师职称评审中,从未出现过把教授分为“教学(或科研)型教授”的做法。近年来,我国关于设置“教学型教授”的争议,是对大学、大学教师认识缺位的群体情绪化行为,也是一个无需争议而又不断被热议的假命题。其实,大学教师是承担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主体,具有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责,这三大职责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缺少或弱化其中之一二者就不是合格的大学教师,当然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教授了。  相似文献   

14.
吕斌 《人生与伴侣》2007,(10):18-18
在新生词汇中,“闺密”是使用率较高的一个。它既有闺中密友的意思,又透着一股子温暖和芬芳。不少美国性咨询师认为,闺密有助于女孩的性成长,因为她们的交流常常以感情为主:年轻女孩的话题大多停留在暗恋某个男生、恋人吵架拌嘴上:而成年女性多半会选择一两个贴心朋友,倾诉性方面的苦恼或寻求意见。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近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中国在内外交困和举步唯艰的发展中基本上完成了高等教育近代化,但这只是停留在“内容层面”和“制度层面”,而“理念层面”的近代化却相对较少。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在大学里相对充分的实现,将是中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次对社会认识中的“无知”现象,从社会认识与自然认识的联系与区别上作了梳理与探索,不仅把社会认识中的“无知”作为人的历史活动中的一种客观现象进行了论证,并且肯定在社会认识中“无知”的必然性及其可能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子一席谈     
“望子成龙”,是天下做父母的共同心愿。我的5个子女从小在农村长大,而且都是农村户口。从1974年开始,他们一个个先后上了大学或中专。回想起孩子们成长、成才的过程,不由我涌起满腹关于“教子”的话题。 5个孩子全部上了大学或中专,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一方面是有的在小学时基础就比较好,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刻苦自学;  相似文献   

18.
大学科研职能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从我国现代意义的大学创建至今百余年的历程中,我国大学的科研职能在曲折中发展演变,走过了科学研究与大学职能相结合——相分离——相结合的道路。文章分四个时期对这段历程进行了考察,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大学科研职能发展变迁,虽充满曲折,但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是曲折性与必然性的统一。新时期我国大学科研职能发展还面临着些具体问题,政府意识、社会认同与大学自身建设构成了影响大学科研职能发展的内外因素;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当前我国大学科研职能发展仍有着一定的制约影响作用,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会计的本质,历来成为会计“百家”争鸣的理论焦点。我国会计界就有通常所说的三“论”:一曰“工具论”,认为“会计是一种计量的技术和手段,是用来记帐、算帐的工具”;二曰“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三曰“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各派观点自成体系。从时间上看.50——70年代占统治地位的是“工具论”,80年代至今则主要是“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之争,各种观点水火不相容。我以为,这种认识问题的方法恰恰忽视了会计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会计是在一定的客观历史环境(称之为会计的社会环境,或称会计环境)中产生并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话题设计有人说,当今社会是一个盛产偶像的社会,也有人说,现代社会是一个缺失偶像的社会。偶像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人们理想和目标的外在表现,也是人心灵力量的源泉。请以“偶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2、题目自拟3、不得写成诗歌。写作指导1、注重从所给的材料中寻找行文立意的信息。如:“偶像是一种精神寄托”,这一句涉及到整个社会对偶像的认识和看法,是一个社会综合素质的外现。我们可以站在社会的高度去审视“偶像”。又如:偶像是“理想和目标的一种外在表现”,是“力量的源泉”,这是偶像所产生的社会效应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