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前教育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我国建设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其中针对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针对以上要求提出了选拔机制:“双向适合”,培训机制:“三位一体”,考核机制:综合化,评价机制:多元化,管理机制:动态化等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
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广正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对外汉语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对这项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师资的培养与选拔是对外汉语教育目前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目前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的考试科目,侧重点仍放在静态的知识积累层面,而实际教学中的动态传递、阐释、组织教学等能力的考核似乎没有落脚点。“对外汉语教师”素质应具备“杂家”的综合能力,即:学科结构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教师培养通常可从定向型、非定向型与混合型三个渠道进行。  相似文献   

3.
论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思型教师培训是一种以反思为中介的培训。课题"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明确了反思型教师培训的涵义、目标、内容、方式、评价及保障体系,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对如何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这一热点问题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职前教师培养的新模式:教师成长协作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逐渐转向实践-反思取向,而我国的师范教育一直秉承理智主义取向,固守着远离实践的封闭式培养模式.我们应该顺应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坚持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理念,构建新的职前教师培养模式.教师成长协作团就是这样一种适时所需的职前教师培养平台,它以认知学徒制为基本形式,以大学教师、小学教师与大学生合作互动为内在机制,为职前教师获取实践性知识提供了习得途径,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职前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5.
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从历史观和结构观2个维度分析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与结构逻辑,旨在探寻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发展规律,促进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演进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即建立“三级师范教育”体系的“扩容期”、形成开放多元教师教育体系的“强化期”、促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纵深期”。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以教师为本”立体化发展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政策目标由教师数量满足转向教师质量提升,旨在促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政策对象由全体教师转向偏远地区教师,旨在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政策落脚点由教师教育实践转向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旨在促进教师队伍全面发展,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我国教师教育政策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注重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加强教师定向培养,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美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制度化的产物。运用共同体理论,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一共同体构建的三个制度维度,即管理的制度、规范的制度和认知的制度,从而为建构大学——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共同体指明了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与外语教师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影响,在外语教学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范例教学”和“个人为本”的教师培养模式。这两种模式或是机械呆板,或是放任自流,都不能适应现代外语教师的培养要求,建构主义注重人脑对外部世界的解释,注重人的认知结构的调整与重组的过程,它吸收了人本主义重视人的个性发展的优点,为现代外语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键在于专业性、职业性和师范性“三性融合”。目前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存在“三性割离”的突出矛盾,其成因主要在于培养目标不明晰、培养主体结构单一、培养体系运行不畅、培养课程缺乏职教特点。为优化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应确立“三性融合”的“双师型”职教教师培养目标;构建产教融合、多元共生的培养组织系统;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培养运行机制;开发彰显职教特色的培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从职前开始的观念基本确立,但职前教师教育仍在传统的技术型教师培养模式下运行,因此,构建可行的"研究型"教师职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本文就"研究型"教师职前培养的理论基础、培养目标、实践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教师教育模式改革,适应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需要,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促进教师群体由技术型向研究型转变。  相似文献   

10.
智慧教育秉持“学为中心”“能力为先”的理念,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智慧型人才。智慧教育驱动基础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教师胜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教师胜任力是教师实施智慧教学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价值理念与专业态度的集中体现,其中智慧教学理念与动机、智慧教学环境构建与应用能力、智慧教学组织创新能力、智慧教学评价与反馈能力、智慧学习能力与协作能力等核心要素是教师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以及教育实践,构建涵盖多个核心要素的教师胜任力模型,对提升基础教育教师胜任力、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教师胜任力主要有以下途径:重塑教师职业角色,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构建智慧学习共同体,加强智慧资源共享;优化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研”一体化发展。通过这些途径培养智慧型教师,更好地回应基础教育改革,推动智慧教育发展,服务于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教师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课题: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 对教师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病理长期居高不下严重动摇了社会对教师和教师教育的信任。在此背景 下,提高教师专业性,恢复民众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成为日本教师培养改革的基本目标。为达此目标而进行 的教师培养改革呈现出“注重实践”、“强调合作”和“追求高度化”三个特点。在可预见的未来,日本教师教育 改革的基本方向不会发生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与道德发展角度看,教师专业模型至少有四种,即学者专业型、养育者专业型、临床医生专业型和道德代理人专业型。每种专业型都有独特的认知目的与道德目的:学者专业型要求造就富有丰盈精神世界的学科专家型教师;养育者专业型重视学科与师生间的关联,强调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临床医生专业型以“适应性专长”培养为纽带,重点培养教师的情境性判断与探究能力,倡导创建民主的课堂生活共同体;道德代理人专业型关注教师的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自我”的塑造。美国教师专业型划分理论告诉我们:教师教育实践要善于兼容教师发展中的认知目的与道德目的,重点培养教师的优势专业品质,关注职前教师的专业型匹配,持续激励教师发展的内驱力,以此促进优秀教师专业品质的迅速形成。  相似文献   

13.
论新时期教师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其核心要求就是从知识型、知识传递型转向全能型、自主发展型。原有教师培养主要指向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和传递学科知识的基本技能两个方面,从而形成教师培养的学科化和知识化,这一模式显然与新时期对新教师的要求相距甚远。当前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础教育变革的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对分离的培养模式,建立大学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作为教师专业教育的基地,完成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任务。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其核心要求就是从知识型、知识传递型转向全能型、自主发展型.原有教师培养主要指向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和传递学科知识的基本技能两个方面,从而形成教师培养的学科化和知识化,这一模式显然与新时期对新教师的要求相距甚远.当前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础教育变革的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对分离的培养模式,建立大学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作为教师专业教育的基地,完成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任务.  相似文献   

15.
“卓越取向”是我国新时期教师教育的目标追求,而乡村卓越教师培养是其中内含的基本之义。乡村卓越教师需要进行精准培养,这是由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理念、顶层设计政策构想等多元逻辑所决定的。但现实中乡村卓越教师精准培养却存在一定困境,表现为概念认知的模糊性影响了培育对象瞄准的精准,以城市化教育为模板影响了培育目标选择的精准,一线培训和研修较弱影响了培育措施的精准,施展平台不足影响了培育成效的精准等。为了促进乡村卓越教师精准培养,提出以下基本方略:实施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制度;乡村特色职业能力提升教育;国培省培“乡村教师专项”倾斜计划以及“乡村卓越教师成长”系列培训;城乡学校教师双向交流互动;教研指导下乡村学校自主培育;荣誉制度保障与物质待遇激励。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民族地区发展型化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在夯实并拓展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构建学生宽厚的知识结构,注重发展教师教育技能。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师培养系统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支撑。为培养新一代科学教师,美国颁布了《2020科学教师培养标准》,并结合教师认证标准、教学标准等进行了系统设计,建立了以“主体-环境”为架构、以“绩效-标准”为导向、聚焦教师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师培养系统。美国科学教师培养系统的实施路径是:加强培养标准与科学教育框架的统一性,注重科学教学与文化的同步性和实践性,重视职前与职后培养的一体性,强化教师培养评价的精准性。深入分析美国科学教师培养系统的设计与实践,可以给我国科学教师培养带来如下启示:构建教师培养系统,为推进科学教师培养奠定基础;完善教师教育标准体系,为创设科学教师培养环境提供依据;凝练教师核心素养,为科学教师培养明确目标定位;创新教师教育评价体系,为实现科学教师专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职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己成为当前困扰职业学校发展的一个难题,并成为阻碍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完善和发展“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高师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在西南三省开展国家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对实验基地学校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持续有效的培训,转变了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中小学素质教育,同时也促进了西华师范大学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分析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和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教研机构资源整合的观点,提倡传统教研员向“教研训员”的角色转型。经过六年的实践,整合后的新机构在青年教师培养上探索出了RPRT、STR、QRPOA、SRP和TR五种基本范式,构建了“教研训三位一体”的教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