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乔姆斯基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E-语言)和内在语言(I-语言).语义学作为研究语言和世界之间关系的理论,相应地,也应有E-语义学和I-语义字之分.E-语义学研究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I-语义学研究语言使用者(大脑)中的语言知识.语义和认知关系密切.语义结构和概念结构是一致的.隐喻是现实世界中一种无所不在的语言现象.隐喻涉及到特殊认知领域,并具有许多心理语言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致使研究多受分解语义学的影响,单纯地分析动词的致使语义,后来的生成语义学说解释了致使结构的生成转化过程,但仍停留在句法层面的具体描述。文章从作用力图式理论的角度探讨主体如何感知客观世界中的致使现象并抽象出致使概念语义结构及最后体现为表层句法结构的认知过程,并从致使动词的语义角度分析了四种致使语义关系。研究发现致使概念语义结构由致使、动作和方位语义关系融合构成,并体现为固定的表层句法结构。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义学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习语语义的新视角.与传统的语言观不同,认知语义学认为,习语是在人类的概念体系中产生的,其本质是概念性的和系统性的,而非语言性的;习语的语义也不是任意性的,而是有理据和动因的.隐喻、转喻和普遍知识三种认知机制为人们理解习语语义提供了概念理据,其中隐喻概念是我们理解习语的最重要认知机制.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习语使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习语的语义,这对习语的外语教学也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义学中语义变化机制研究中概念转喻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认知语义学语义变化机制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概念隐喻上,而对概念转喻的机制讨论得还不多。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转喻已被看做是与概念隐喻作用相当的另一种认知机制,并在认知语义学中得到了应用。整理了国外运用概念转喻研究词汇语义变化机制的最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评价语义变化机制研究中概念转喻取向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义悖谬性结构,是汉语表达的传统,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比喻等修辞的思维模式。语义悖谬是词语组合所形成的语义关系与人的知识系统的悖谬,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语言智慧的言语结构,而非表达的错误。作为一种表达形式存在着语义学机理。本文着重阐释此类结构的语义学机理和认知尺度、以及在汉语修辞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义学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习语语义的新视角。传统的习语意义观认为习语是“死喻”,是不可分析、任意的。认知语义学则认为习语是概念体系的产物,其意义有理据和可分析性。概念隐喻、转喻、常规知识是人们理解习语意义的重要认知机制,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习语有助于加深学习者对习语的理解和提高他们准确运用习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英语双及物小句的基本概念语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真实条件语义学认为,语义存在于客观世界;而认知语义学指出,语义存在于人脑的认知中。"潜在属有者之说"、"影响说"以及Goldberg的"多义说",都认为英语双及物小句含有"终属"的概念;然而,该语义常常与真实条件联系起来。笔者通过文献讨论及实例分析,指出实际上小句所包含的"终属"概念语义并非与真实世界直接相关,而是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向;具体说,双及物小句表达的基本语义,是说话人心理的"致使某人获得某物"的一种致使倾向。  相似文献   

8.
情境语义学能否替代可能世界语义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境语义学者认为,可能世界语义学含有语义整体论这一哲学预设,不符合人类认知的实际状态,而且形式语义学把真值当作意义,并不能代表意义的全部内容。因此,他们希望能创建一种新的情境语义理论,以替代可能世界语义学。但从两种语义理论各自最基本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及现有成果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一结论:情境语义学不能替代可能世界语义学。  相似文献   

9.
词汇语义学的对比语用模型以认知为基础,构建适用于不同语言的普遍语义结构,并在普遍语义结构中考量不同语言词语表达式的语义等值。在这一模型设定的维度中,把英汉"怒"表达式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加以考察,能够体现英汉"怒"表达式表面差异之下的具有共性意义的认知基础,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实现符合语义结构的语义等值。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解说英语习语的含义和语义。认为语言受到人类的认知.环境、生活环境、认知能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有理据和动因的。习语的语义是有理据性的,而理解习语特殊意义的两个重要的认知机制就是隐喻概念和转喻概念。  相似文献   

11.
英语学习词典释义的语义特征与词典用户的认知效率有着密切关系.在义项排列上,相对于历史发展原则,使用频率原则和逻辑联系原则更符合词典用户的认知模式;在释义用词上,学习词典首选基本等级范畴词,而非上位范畴词或下位范畴词,以降低词且检索的认知难度;以转喻、隐喻为基础的语义网络是义项排列中逻辑联系原则的认知基础,强调同一词目义项问的内在联系,避免了传统词典语义学仅仅关注义项间的区别性特征而导致的语义割裂倾向,更有利于词典用户的词汇习得.  相似文献   

12.
范畴原型性与语义典型性是原型语义学中的两个概念。范畴原型性表现为能最大限度地抽象概括某一范畴的语义特征和属性,是人们对范畴的抽象认知;语义典型性表现为除某一范畴典型成员之外其他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们对各种范畴意义的具体认知。在语义研究中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意义分析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13.
利用认知语义学原型原则对词汇、语义排列的重新认识,指导教学实践。根据原型原则,突出词义在词语内部的层次结构,并指明同一语义场的词语之间的相互重叠的共同性网络特征,使词汇教学侧重于原型义和原型词。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使词汇习得的过程更切合学习者心理词典的构建过程,从而提高了词汇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对英语职业委婉语的语义模糊和扬升机制进行微观分析。分析表明,概念隐喻和转喻在职业委婉语实现委婉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概念转喻借助整体与部分间的同域映射主要实现语义模糊,而概念隐喻则借助相似认知域间的跨域映射主要实现语义扬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夸张.文章认为夸张是一种认知性辞格,并阐述了夸张的认知心理过程;同时采用语义学的义素分析方法分析了夸张语义组合方式,并指出夸张本质就是夸张本体接纳量限范围上的不具备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夸张的认知结构和语言结构.  相似文献   

16.
意象图式及其在介词over词义拓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象图式是先于概念和语言的抽象结构,也是最重要的语义结构。认知语义学认为意象图式在多义词词义拓展中起关键作用,是词义理据性的有力证明。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探索了意象图式在空间方位介词over词义拓展中的作用,并对Lakoff运用意象图式分析介词over词义的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及物性是一个多元概念,涉及句法、语义、认知等多个层面,其中以认知及物性为基础的认知框架为谓宾结构(包括常规和非常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及物性和认知框架的基础上,三大认知原则通过两个层面依次起作用,相应产生常规和非常规谓宾结构。其中非常规谓宾结构包括及物动词带非受事宾语和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它们的宾语实际上都是某些非宾语概念通过三大认知原则第二层面被突显的结果,从而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认知归一。  相似文献   

18.
印欧语形式语法的组织原则是上、下位概念之间的判断与推理,其反映的是语言结构的聚合性关系;汉语语义语法建构的基础是以转喻和隐喻为手段,实现相关概念之间语义要素的抽象与组合,其体现的是语言结构的组合性关系.形式语法是显性的、标记的;语义语法是隐性的、语义的.与形式语法相比,语义语法更贴近于人们的思维和认知,在语义语法研究的过程中,思维和文化的因素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9.
语义学是当今语言学界发展最迅速的语言学科之一。将语义学的一些基础理论如结构语义学理论、语义成分分析理论和格语法理论等引进俄语教学 ,探讨语义学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反映出语义学对俄语语言教学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N/NP”是动词性结构,其句法功能主要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但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动词“上”的语义源于其方位词语义“从低处到高处”,并且通过认知隐喻方式泛化引申,使“N/NP”语义类型多样化;“上+N/NP”结构既符合语用的经济性原则,又适应人们的认知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