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十余年来,我们的当代散文走过了一条充满阳光却又是艰难坎坷的曲折道路。尤其是十年浩劫中,“四人帮”那么凶恶地摧残文艺,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是罕见的。散文领域安能例外!片面地、不恰当地要求散文表现所谓重大题材,直接为政治运动服务,这也只能使散文的道路越走越窄。 秦牧走着自己的路。在他的散文题材中,并没有许多的生活巨变和时代惊涛,但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重估“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审美价值。上篇探讨“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文化精神特征——政治使命感压倒人道主义、悲剧意识让位于喜剧精神、对农民落后文化心理批判弱化。下篇探讨“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审美意识的迷失——片面承袭中国古典小说形式和技巧、人物形象塑造的简单化倾向、艺术个性的抑制和艺术风格的雷同。  相似文献   

3.
散文本应是时代精神最敏捷、最迅速的反映,它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散文作家应当是时代的弄潮儿,特别是当时代处于重大转折的时期更是这样。但是,从90年代初“散文走俏”开始,至今整十年过去了;回顾十年间散文创作的情形,却让人十分遗憾地看到,当代散文不仅对时代精神感觉迟钝,而且相当程度上存在着与当今社会的疏离乃至冲突。这种疏离和冲突,不仅表现在某些浅表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上,更表现在一些事关紧要的重大理念上。当我们巡览近十年来大量散文作品的时候,不难发现,其中更多的作品是与传统的农耕文化相连接的…  相似文献   

4.
自现代至当代,散文的创作、批评和阅读都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这里从散文“规定性”的打破、“停”的审美接受和“虚拟”的陶醉三个方面阐释了新时期散文审美特征的嬗变所带来的读者审美接受的嬗变。在此基础上,指出市场和读者促使散文走俏,同时也致使散文堕落,对此散文作家要正确看待这一变化,并适度引导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5.
周同宾是我国当代文坛上一位散文大家,他的散文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创作题材的新颖和语言风格的独特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踽踽过客行     
春寒料峭。捧一杯苦茶,我又一次走进中国现代散文的幽深世界寻访“过客”——一个以倔强前行为特征,紧紧纠缠着希望与失望、热切与悲凉、慷慨献身的火炽与自我哀悼的忧伤的象征形象。他于中国现代散文世界中的最清晰映现是在鲁迅笔下,但他绝不仅仅属于鲁迅。他固然是《野草》中那个困顿不堪、前行不辍的黑衣人,但他同时也是石评梅笔下那个始终“燃烧着内心的希望,向黑暗的、崎岖的,荆棘丛生的道路中摸索着去更深更深的人生内寻求光明”的女子,是瞿秋白笔下被奇特的“阴影”领了前行的“我”,是巴金笔下为了寻找光明,宁愿“一个人寂寞地死在中途”的“人”……。他执拗地出现  相似文献   

7.
梁向阳先生有着运用区域研究的方法来考察中国当代散文发展流变的学术自觉。其专著《当代散文流变研究》从“区域”、“时代”、“人”这三个彼此交叉又能够各自独立存在的视角出发,以区域研究为方法论,以时代发展对散文的影响为经,以当代散文发展过程中“人”的遭遇为纬,描绘了一个三维立体的散文史构图,形成了一个科学的散文史观,为中国当代散文研究构筑了一个“区域散文研究”方法论系统。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张明心见性的佛禅散文在海峡两岸都较为兴盛。作为传统文化的表现文本之一,佛禅散文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作家的理念、文化的意志和社会的情状。从当代两岸创作看,佛禅散文并非纯粹为表现佛理禅思,而多以“佛儒相融”“虚实相生”的面目观照社会,传情达意。两岸佛禅散文虽然同样关注人生本质、境遇和归宿,但因受着不同背景、受众和创作目的的驱使,在表现手法、主观立意上却花开各异,显现着不同的特征及走向。  相似文献   

9.
当代俄罗斯“乡村散文”以及这个流派的代表性作家拉斯普京,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梳理拉斯普京以及当代俄罗斯“乡村散文”在当代中国的影响与阐释,对于呈现中国当代文学在探究民族文化传统、重塑民族精神方面对当代俄罗斯作家的借鉴与吸收,具有典型的意义。历史的相似性使中国学者和作家对俄罗斯当代“乡村散文”产生了浓厚兴趣。道德问题和民族性格问题始终是中国作家和读者关注的焦点,对民族意识的自觉追寻是当代中国作家关注俄罗斯“乡村散文”和拉斯普京创作的根本动力。拉斯普京对当代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与西方文明激烈碰撞与冲突的思考,给当代中国作家和读者带来不小的启发。由此,相同的文化观念掀起了中国作家和学者研究俄罗斯“乡村散文”的热潮。当代中国学者和作家对俄罗斯“乡村散文”及拉斯普京创作的关注融入了当代中国作家和学者对民族、社会与文化的整体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真实"是散文的重要特征,但又不能拘泥于现实世界表现的真实,它表达的是真人、真事、真感情。散文的真实在作品中表现为三个层次:题材的真实、情感的真实和生命的真实。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新文学时代 ,现代随笔的创作繁荣一时 ,但“随笔”的命名与内涵尚未及统一 ,随笔这一文体便被左翼文学排斥至文学边缘。这给当代随笔的文体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从现代随笔的滥觞、朱自清的“散文观”、周作人和鲁迅的“随笔观”等角度入手 ,在现代散文众多的命名中寻找随笔的源头 ,以期为当代随笔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土地道德的辛勤耕耘者——苇岸散文及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不断驱逐,当代作家对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出他们独特的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苇岸散文所表现出的“土地道德”这一主题应运而生。他通过对“大地的敬畏”、“生态意识的觉醒”、“理想人格的重建”这三大要素的诉求,试图在工业文明的范畴中开掘精神家园。苇岸的散文本质上是对现代文学史上乡土文学的继承,并表现出自己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抒情散文大师。他的散文真诚朴实,流畅优美,别开生面。著名作家李广田称赞:“他对任何人都毫无虚伪……正由于这样的至情,才产生了他的至文。”(《最完整的人格》)台湾学人周锦评述来自清散文,“富有中国味道,表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是不可多得的美文。”(《朱自清作品评述》)《背影》、《儿女》、《给亡妇》是朱自清一组忆念亲人的抒情散文,其感情深沉真挚令人为之动容,而那炉火纯青的优美的口语化语言,又使人拍案称奇。这“情”真,“文”美,恰恰是朱自清散文的基本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今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狭窄 ,生活单调又不善于积累素材 ,作文最痛苦的是无话可说 ,写作东抄西凑、内容苍白肤浅且雷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激发学生思维和情感的“火花” ,让这一“火花”照亮他所观察到的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 ,唤起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 ,从而就有了写作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5.
当下中国散文创作的重要现象之一便是学者散文的发展。当代一些学者在散文中抒写了独到的学术感悟和真挚的生命体验,其理性思考、现代意识和人文情怀,通过知性与感性交融的散文方式得以优美呈现。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这些学者散文或以文化透视的眼光钩沉与探究所在区域的历史人文,或基于现代意识体悟生命的意义与学术的境界,或对日常生活进行文化省思与审美观照,体现出当代学者的思想观念、理性精神和审美取向,引领读者认知历史、关注社会、关怀自然,倡导社会文化进步意识和价值理想,表达了对于文化传承和社会使命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诗象一条小河被两岸夹住,那么散文就象涨水时的沼泽地,不见边沿,一片散漫。这便是散文在题材与表达方法上独有的特点之一——“散”。散文重抒情,象诗,却又不是诗;它可写入叙事,却又不是小说。它是最不受拘束,最自由的文体。然而,敞文只任其外在的“形散”,而不让其内在的“神散”。这便是散文妙与难之所在。众多的现代散文家以他们各具特色的创作为这一文体的生存、发展、完美闯出了一条道路,总结出一条规律。这就是用意境将散文之敞与不散统一起来,做到形散而神聚。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散文在现代文学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形成了鲜明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人”的发现与集体意识的强化,广博的题材与社会的调和,随意自由的抒写与诗情的熔铸,娓语漫谈笔调与幽默谐趣艺术.  相似文献   

18.
文学语言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五四散文“个性”的表达。白话代替文言的新文学语言变革带来的不是“可以”表达个性,而是表达了文言所无法表达的“个性”内涵。文言表达的“个性”是指与正统相对立的那些价值观念,其话语方式还是文言的。与此不同,五四的白话语言首先是一种自我的言说方式,它为个体的任何形式、内容的表达敞开了空间。通过白话及其言说方式,现代散文表达了具有现代性意义的“个性”内涵。从语言变革角度可以更好的认识现代散文中个性内涵的表达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大家,其散文由于表现主题的丰富多彩而受到读者的喜爱。朱自清“文艺性”散文的主题表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览胜记游;其三,书怀抒情;其四,感悟觉世;其五,指摘时弊。总之,朱自清的文艺性散文不仅展示了精微广大的世界,而且折射出其思想的幽微复杂。  相似文献   

20.
余秋雨散文的艺术创新董伟建自80年代后期以来,余秋雨先生陆续发表了以“文化苦旅”为题的系列散文,结集出版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这些散文集的出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反响巨大。余秋雨对中国当代散文的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