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1972年Hymes 提出“交际能力”概念至今,交际语言能力理论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外语教学和测试领域的主要理论体系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锲而不舍地补充和完善交际语言能力概念,试图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可操作的理论模型。20世纪90年代,Bachman 提出了一个包含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的全新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型;21世纪初至今,《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所包含的交际语言能力观在全球外语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如何有效地测量交际语言能力仍是目前语言测试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建议根据测试的语境来定义、实施测试的构念。  相似文献   

2.
语言发展的主要内容是语言内部结构某些要素的变化、补充、消失。本文阐述语言发展的“滚动模式” :将语言发展、变化的过程视为滚动前进的球 ,即语言球 ,进而阐述语言球的三个组成部分—基本成分、新生成分、历史成分 ,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以语言发展“滚动模式”为理论依据的语言规范三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国家语言发展体系服务于国家总体发展规划,是统筹国内和国际语言生活大局的一种体现。“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面向东盟的语言发展体系,将语言优势转化为合作优势,可以深化中国—东盟的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与人文互鉴,充分彰显时代价值。然而,当前构建面向东盟的语言发展体系面临语言资源配置不均导致非通用语人才紧缺、语言教育规划滞后导致汉语国际传播乏力、语言服务能力薄弱导致语言需求难能满足等多重挑战。要推动面向东盟的语言发展体系构建,必须从语言资源配置、语言教育规划和语言服务能力三个方面出发,着力培养东盟非通用语人才、提升汉语国家传播力、打造语言服务新高地,在深化双方务实合作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一带一路”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建党百年之际,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一阶段面临乡村振兴的历史任务。乡村振兴阶段,语言事业将面临更复杂多样的对象、更广阔的范围、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如何衔接语言助力乡村振兴与语言扶贫这个关键问题,以文化、产业、人才、组织、生态振兴为目标,从做好语言文化保护政策衔接,扩大语言产业服务范围,打造以职业语言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基层组织语言治理能力,促进乡村语言生态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5.
语言接触是促使语言变异的主要原因,传统的语言接触可由地域上是否接壤而区分为跨地缘型和地缘型接触。当今工业化社会中,信息技术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网络语言接触和城市语言接触两种全新的接触类型。文章从历时角度论述了语言接触类型的转变,并从共时角度着重探讨了网络语言接触和城市语言接触方式的特点及相关的语言变异和语言使用格局;同时,指出我国应重视语言国情的研究,制定科学的语言政策以平衡和调节语言的失衡状态,减少语言社会矛盾,传承多元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指出语言的发展并非真正的发展,而是一种流变状态,语言从情感语言进到命题语言于文学创作是不利的,使得作家不得不采取相应的语言策略,于是就有超语言学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7.
马焕军 《理论界》2007,(7):207-208
本文主要讨论了20世纪语言本体论问题。19世纪的语言工具论在20世纪衰微了,占据20世纪语言学主流的是语言本体论。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有效地抵制了语言有用性,为语言本体论开辟了道路。维特根斯坦和索绪尔创立了20世纪语言本体论。结构主义在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基础上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8.
林玫 《兰州学刊》2009,(12):169-171
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同语言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探讨哲学的起源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语言哲学的普通问题,包括语言哲学的产生,主要的流派,代表性观点和简要的评述。对于语言学而言,哲学无疑从根本上启发了语言的各种意义观点,我们将从历时的角度将哲学意义理论归为直指理论、真值条件论、观念论、使用论四大类,在对基本观点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评价其进步性和尚存问题,并探讨其对词典释义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9.
语言学史上存在着以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和以理性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两种对立的语言观。经验主义语言观将经验视为知识的唯一来源,认为语言知识的获得是人类在普遍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对语言经验进行归纳与建构的结果;理性主义语言观以抽象的理性主义原则为主导,是将语言视为脱离外在经验,脱离现实的物质生活和人们的社会交往的唯心主义语言观。语言学史上的这两种传统语言观都无法解决人类语言知识的习得问题。作为乔姆斯基语言观哲学基础的"自然化的理性主义"与作为马克思语言观哲学基础的"实践观"的共同性在于超越了经验主义传统与理性主义传统,从而解决了经验主义语言观和理性主义语言观无法解决的人类语言知识的习得问题。但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哲学基础与马克思语言观的哲学基础还存在着巨大差异,由此导致了二者对于语言理解的分歧。  相似文献   

10.
陈蔚 《社会科学论坛》2007,(12):138-140
语言是作家创作艺术形象的媒介。与一般小说的叙事者不同,朱天文将传统小说的叙事语言链条拆成了碎片,按照新的符码重新加以组合,用标点符号缝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书写方式,利用这种停顿将人物的内心深处的感受表达出来的语言特色。使其作品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瑛 《学术探索》2012,(2):160-162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与传播工具,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传播媒介背景下,语言的运用千变万化,受到当前社会快节奏、信息大容量的影响,遵循固有性、求新求异性原则,不断推出全新语言,有些语言偏离了原有的规范,探索新规范。因此,传媒媒介加快了语言系统的"推陈出新",赋予语言更多动力,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本文将结合当前传播媒介发展现状,对传播媒介影响下的语言变化形式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2.
康建常 《殷都学刊》1998,(4):92-95,106
本文着重探讨了先秦思想家荀子对语言的认识,将其语言观归纳为:荀子认为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是人类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和逻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具有稳固性和发展性;语言应该规范化;汉语分为方言与共同语两种;语言具有很大的社会功能等。他的这些语言观与时人相比,是十分进步、科学、卓越的,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受阶级与时代的局限,荀子的语言观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历史分期是任何一种学术理论史都必然要涉及的问题,西方电影理论分期直接关系到电影艺术时空维度的把握,对探究电影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爬梳了电影诞生以来重要理论现象,将西方电影理论史分成前语言时期、语言时期、后语言时期,并对每时期的代表性理论作出了自己的评析。  相似文献   

14.
关于D—语言极限定义的否定形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适应非ε-语言数学分析教学的需要,必须将D-语言极限定义的否定形式改变为与之等价的更方便实用的形式。本文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顺利实现了D-语言极限定义的否定形式与ε-语言极限定义否定形式的钎接以及D-语言极限定义的肯定形式与ε-语言极限定义的肯定形式的衔接,同时,对于D-语言定义的一致连续、一致收敛及D-语言叙述的Canchy收敛准则所出现的类似问题,也按此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从农村走向城市,再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过程,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模式.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要求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态.因此,在和谐城市化建设中,如何同步实现语言的和谐已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活小事,而是国家的战略大事.本文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城市语言和谐、语言认同与城市语言和谐、语言生态与城市语言和谐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做到语言和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倪志娟 《北方论丛》2005,(4):126-129
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以两条线索进行的:英美语言分析哲学的科学主义路线和欧洲大陆语言哲学的人文主义路线.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之后,哲学家们试图以语言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反二元论的意义整体.以往在认知过程里被当作一种透明介质的语言,接受了哲学家们从各个角度的聚焦透视.对语言的关注,是人类认识能力深化的结果,也是哲学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但是,在语言学转向之后的哲学正在将语言神秘化、迷信化,从而陷入了语言的牢笼.  相似文献   

17.
语言文化学来源于语言哲学奠基人洪堡特的思想。洪堡特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19—20世纪语言学思想的发展方向,决定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语言文化学研究的进程。在语言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语言相对论,经过众多学者的探索,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日趋成熟。自20世纪90年代语言文化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以来,在俄罗斯学界形成了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几个不同学派,探索不同语言单位中凝结的民族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8.
黎爱丽 《南方论刊》2009,(3):107-108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就是用手势、姿态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包括眼神、表情、手势、举止风度等。体态语言先于有声语言,在有声语言产生之前,它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方式,在有声语言产生之后,它是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英国心理学家谢尔·阿盖依尔等人在1970年曾做过一个实验发现:当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不一致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而且非语言交流对交际的影响是语言的4.3倍。  相似文献   

19.
张卫国 《学术月刊》2012,(12):77-82
语言经济学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存在着语言变量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被很好地解答,在其研究范畴、对象和方法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疑问和混乱。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语言经济学实质,促进中国语言经济学研究向纵深发展。语言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1)语言成为经济学的研究话题,主要在于语言自身的经济属性,即语言(技能)是一种人力资本,(官方)语言是一种公共产品,(社会)语言是一种社会制度;(2)要区别"经济"和"经济学"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经济学是"‘语言’的‘经济学’"与"‘语言经济’的‘学’"两者的总和;(3)语言经济学研究要注重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语言及相关问题上的运用,而非停留在概念的使用上,在方法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语言规划的经济学分析,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的语言规划研究,而是作为语言规划研究的一个有力补充;(5)语言产业是文化产业的基础组成部分,与教育产业也存在着交集,在语言产业对经济贡献度的具体度量上,不能拘泥于单一指标,要多方面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20.
语言教师学习理论认为,教师的合作学习是教师持续地进行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在此分析了开展语言教师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模式,探讨了语言教师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