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历史的记载和语言生活习俗的实地考证,根据国家民族识别的标准,雅砻江下游一带的摆夷人即为云南景洪暗瓦傣族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寻觅被历史湮灭的遗迹,结合有限的历史资料分析,指出云南红河上游的傣族地区,和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傣族地区一样,也曾经有过傣族建“勐”创业的历史时期。从而,对揭示古代傣族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贝叶档案是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将文字刻录在贝叶上保存文献的一种特殊方式.本文拟对傣族贝叶档案的产生和发现、内容和形式、价值和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阐述,以引起档案界和研究民族史的同行们对这一珍贵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南诏是不是泰人建立的国家?多少年来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南诏是泰人建立的国家。另一种说法认为南诏不是泰人建立的国家,而是彝族和白族的先民建立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论证,普遍认为后者的意见是正确的,但南诏也不是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而是由唐代中国地区彝族的先民乌蛮,白族的先民白蛮为主建立的国家,在南诏辖区内,还有傣族的先民金齿蛮、银齿蛮、黑齿蛮等民族的居民的代表参加到南诏政权中来。 上面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那么让我们再来探讨另一个问题,傣族南迁是不是历史的真实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作者在阅读史料中,把云南边疆傣族史的研究和孟—高棉语族各民族的历史对照着研究发现:在公元八~十一世纪之间,孟高棉人北上,傣族先民  相似文献   

5.
泰缅民族民间文学与云南傣族民间文学,从语言系统上看,共同归属于“Tai”,也即“Thai-Dai”系统。从民族文化上看,它记录了此区域民族的社会历史与社会生活,表达了居住于这一区域人民对世界特有的认知,他们的情感体验、审美追求和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6.
唐宋时期,南诏、大理政权先后兴起于云南,版图包括今云南及其附近地区。傣族是自古居住在云南的一个兄弟民族,亦曾建国称王。国内学术界对以彝族和白族为主体建立南诏、大理政权的看法,已经成为定论。但对南诏统治者是彝族还是白族,尚有不同看法。国外研究者中流行较普遍的观点,则是南诏、大理政权为泰族所建立。他们所谓泰族,实际包括了同属一语族的不同民族,且把我国傣族亦包括在内。如果从语言系属的角度说,傣语和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肇始于秦汉的羁縻政策,并演变形成于宋元、完善于明清、终结于民国的中国土司制度,成为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主要政治制度,延续两千余年,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在各土司区内,也存在着不同民族和复杂的民族关系。各土司区的民族关系怎样,土司又是如何处理的,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对制定民族政策、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云南临沧傣族罕氏土司为案例,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傣族是云南各民族中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其社会经济发展自古以来在当地各少数民族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在汉晋时期即已显露出来,到了唐代就更为突出了。据有关记载,唐代傣族的社会经济无论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为当地藏缅语族的哈尼、拉祜、景颇、傈僳和南亚语系的佤、布朗等族的先民所远远不可企及。傣族这种社会经济发展水  相似文献   

9.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盂定傣族有着本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并体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用和影响着本民族的发展与繁荣。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孟定傣族获得更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文化身份与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的整体性和根本性特征,对于理解和研究一个民族的历史及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傣族著名英雄史诗《兰嘎西贺》对印度经典神话《罗摩衍那》的变异与创新为切入点,通过展示二者的亲缘关系以及傣族人民进行的民族性加工与创新,探究傣族的文化身份与民族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先生与云南傣族土司、同盟会员刀安仁之友谊,颇具传奇性,且是研究孙中山民族思想、对待少数民族态度的生动例证,很值得一书。笔者曾著《孙中山营救傣族志士刀安仁》一文,但重要史料未注明出处,今特再加论述,并注明主要材料之来源,以供进一步研究之参考。 一 我国的第一位傣族同盟会员  相似文献   

12.
997年12月6日至7日,第一届云南傣学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会议是由云南民族学会傣学研究会筹办和组织的,近60名来自各条战线上从事或关注傣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傣族籍的党政领导刀国栋、朗大忠、田家祥等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近...  相似文献   

13.
南传佛教是我国云南地区以傣族为主的一些少数民族的一种宗教信仰,在历史上和现今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南传佛教寺院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是我国寺庙经济和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历史上的与现今的寺院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本文对此进行了对比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傣族土司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傣族社会历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明时期形成的土司制度,在西南地区各民族社会中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尤其对傣族社会更为深刻,元明清以来的傣族历史无不与土司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个傣族的封建社会都是随着土司制度的出现、发展、衰亡而起着微妙的变化。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傣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在产生、发展、消亡诸方面都形成自己许多独具的特点,对傣族社会产生过较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麓川,原为十三世纪元王朝在云南行省西南部金齿地区设置的六路总管府之一,明王朝改置为“麓川平缅宣慰使司”,是明代在云南西南边境设置的一个傣族土司区,其中心地区为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陇川两县全境及梁河、潞西两县的南部一带。从元朝末年开始,直到明朝正统年间的近一百年里,傣族首领土司思氏势力在这里发展起来,一度颇为强盛,据有以麓川为中心的大片地区,统治着以傣族为主的多种民族,形成了与明王  相似文献   

16.
作为少数民族女性学者,刀承华教授以其坚韧、持久的意志力,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专注于傣族广博的文学、文化的研究,她善于从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关注相关民族的语言文化,注意理论方法的升华,在傣族文学、文化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不可多得的西南少数民族优秀女学者。  相似文献   

17.
傣族宫廷古乐是伴随土司制度产生的一种集歌、乐、舞为一体的古老宫廷乐舞,是傣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主要流传在云南孟连一带。新中国成立后孟连土司制度的瓦解与现代化的冲击,使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传承面临严峻挑战。从人类学研究的视角出发,运用田野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对傣族宫廷古乐传承现状进行研究,提出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傣族剪纸是云南傣族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它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形态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傣族剪纸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实用功用,广泛应用于云南傣族地区喜事、丧葬、居家装饰、祭祀或敬佛,其图案体现出傣族人民对生活中美的追求,焕发着智慧与快乐的光芒,包含着美好而深沉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9.
傣族文学与世界上众多优秀的民族文学一样,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纵观傣族文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傣文对傣族民问文学的繁荣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立士副研究员撰写的《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与环保研究》一书1998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共50余万字。本书出版后,在学术界获得好评,这本学术论著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色。视角独特,创意新颖。当前,对于环境保护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垃圾、废水、废气的处理和水土保持,强调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治理环境、保护环境,较少关注历史上的环境保护传统经验,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的环境保护历史经验。本书从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的新视角,系统地总结了傣族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宝贵历史经验,通过许多生动的实例,为我们展示了傣族与自然生态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