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阳江市平地村在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途径,初步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后指出,平地村的主要经验,是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坚持依托县域经济,统筹解决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以创新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该调研报告指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外源型发展与内源型发展的关系;二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三是制度变革与主体力量培育的关系;四是面向现代与传承传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杜尔伯特县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2003年全县GDP实现18亿元,同比增长13.8%;工商税收实现1亿元,同比增长5.2%;综合经济实力排名由全省后几位已跃居第32位.今年1-8月份,全县GDP实现11.9亿元;工商税收实现1.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726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9%、13%和39.6%.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和"主辅换位"战略的实施,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畜牧立县"方针,以抓好牧业提档升级为重点,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狠抓旅游产业,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县域经济实现新一轮快发展、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长江中游地区湘鄂赣皖四省计划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通过价格法对湘鄂赣皖四省1995—2012年九大类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进行市场整合程度的测度,用市场整合程度分析和评价四省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研究表明:四省总体市场整合程度不断增强,湘鄂两省市场有分割趋势;四省省际市场整合平均程度从高到底排名依次为安徽-江西、安徽-湖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湖北-江西、湖北-湖南;安徽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的市场整合程度均高于其他三省省际间市场整合程度;市场整合度表明四省区域经济一体化总体水平提高,其中安徽最好。因此,为进一步推进长江中游地区经济一体化,需要四省构建以政府联动发展为基础的区域协调机制,消除市场分割因素,建设服务型政府,并充分发挥安徽连接长江中游地区与"长三角"的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4.
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全面私有化和建立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为结局,搞乱了国民经济,大大削弱了国家实力.其政治体制改革照搬西方政治模式,搞多党制和自由竞争,致使苏共失去执政地位,导致苏联解体.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比较中苏改革给人以深刻启示: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坚强的领导集体是改革成功的根本保障;正确处理改革进程与改革成果、改革与稳定、民主与国家统一的关系是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剖析"江西崛起"战略的理论与实践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崛起指数指标并计算江西省2002-2006年度崛起指数值,对江西在中部地区的经济崛起进程进行实际测度.分析表明,进入2l世纪以来,江西经济已呈现初步崛起态势,但距离实现江西经济在中部地区的完全崛起依然任重道远.继续加快推进江西工业化和城市工业现代化,仍是江西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铁的迅速发展对沿线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选取2004-2019年沪昆高铁江西省沿线7个地区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高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模型,探究沪昆高铁投资建设和开通运营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何不同之处,研究发现:沪昆高铁的投资建设与开通运营对江西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均有助推作用,但它们对沿线地方经济产生的作用存在不同.高铁投资建设期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助推作用要高于正式运营期;高铁建设的投资效应大于开通运营后的投资效应,高铁开通运营后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对经济的助推作用大于投资建设期,并且沪昆高铁对江西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廊道效应.因此,江西省应进一步推进高铁网络的投资建设,充分发挥高铁开通运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积极推进高铁经济带开发,依托地方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探索在产业集聚中实现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充分发挥高铁开通运营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邵式平在主政江西期间努力谋划新江西的经济建设,因地制宜,提出了发展山区经济的主张.江西是多山的省份,有句"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老话,简明扼要的概括了江西的自然格局,所以,山区经济的开发直接关系着江西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江西经济在中部地区崛起 ,必须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道路。江西推进信息化建设应努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构筑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走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广东东部、浙江南部和江西的上饶、鹰潭、抚州、赣州.海峡西岸是与东岸(台湾)相比较而言的.福建与台湾处于产业升级的不同阶段,因而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在为将来与台湾共同构建"海峡经济区"奠定基础.闽赣两省历史上就有密切的经济往来.江西是福建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地.江西可以搭乘海峡西岸的班车与台湾对接,扩大对台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闽赣两省在经济建设中各有优势,互补性强,闽赣经济技术合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探讨和实践的发展逐步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领域延伸,二者之间的基本理论关系可以归结为: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动力.政治体制改革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动力是世界范围内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是推进小康社会政治进步的需要.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只有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总体格局下,坚持从国情出发和社会主义方向,同时推进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的配套建设和改革,才能促进政治文明各构成要素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