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他曾受到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锦涛的两次接见,后来在企业工作中又享有“企业修理师”、“快刀”和“好枪”等美誉,十年来,他在职业生涯中经历了互不搭界的行业大跨越,完美地实现了将“跨越”变成“卓越”的奇迹。“哪个企业有毛病,只要有他就能手到病除”,“放到哪里,哪里就能打胜仗。”这是同事们对他的高度评价。2013年,他荣获了国际人力资源协会颁发的“中国杰出经理人”称号。他就是吕福通。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1998,(5)
桃江县建立保障机制落实“两费”待遇桃江县企业离休干部,从去年起就不用为“两费”发愁了。他们手里有劳动社会保险所核发的工资手册,又有县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险中心发的医疗保险证,凭这两证就能安心过晚年。近几年来,桃江县有不少企业破产,特困企、事业单位也逐年...  相似文献   

3.
人际交往中,有话能够直来直去当然好。但你若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只会直来直去,兴许就不免有麻烦找上你。当你有话不便直说时,怎么办?不如尝试如下的语言艺术。婉语交往中,有些话虽完全正确,但直说对方难以接受,就不妨“软化”一下语言,磨去语言的一些“棱角”,使对方在理智和感情上都能接受你的意见,这便是婉语的妙处。婉语的具体表达方式大致为:第一,用某些语气词软化语气。如,把“别唱了!”说成“别唱了好吗?”把“今天别去了!”讲成“今天别去了吧。”把“是你不对!”软化成“也许是你不对”。就显得婉转,…  相似文献   

4.
宋凤洲 《公关世界》2009,(12):66-67
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历来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不同的观点与认识,不同的学习与教学,不同的追求与取舍,各有各的说法。在这些人看来是好的作品,而在另一些人眼里或许就不是好作品。所以就有了“北碑”和“南帖”之别、“妍美”与“朴拙”之分。即便是历来能够公认的“神品”、“逸品”、“能品”的赏评标准,在今天的审视和把握中,定位也是因人而异的。就我自己的看法来说,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应具备五种素质,(按观赏顺序)即:干净、传神、承古、赋新、文美。  相似文献   

5.
作为诗词爱好者,我读到了贵刊登载的肖自强和李传补两位也改《湘江秋钓》的文章,忍不住提起笔,斗胆做个探讨。两位的改诗都有一定的道理,若能彼此综合,就更完美了。第一句:湘畔持竿钓晚秋肖改“湘”为“江”,是可取的,既已点题,那么“江畔”比“湘畔”就更符合语言规范,“垂竿”比“持竿”也更为贴切。此句率意平直,亲切而又简单明了,让读者很快就能进入秋钓的情趣中去。而李改“湘江持竿”为“蓑笠相将”,窃以为今人写古诗词,最好是能熔现实生活入情入景,过分雕琢古意,倒显得做作。第二句:麓山云树入吟眸肖改“吟眸”为“…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人想学医,可是又犹豫不决,就去问他的一个朋友:“再过四年,我就44岁了,能行吗?”  相似文献   

7.
“有大蒜的地方,就没有医生” 为什么说“有大蒜的地方,就没有医生”呢?大蒜在很多人眼里只不过是不起眼的调味品而已,它的作用怎么能和医生相比呢?其实这都是因为大蒜有抵制人体多种疾病的作用。若经常食用大蒜,人们就不容易生病,所以医生可以说是毫无用武之地了。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家茶座》2008,(4):155-156
社会学家丁学良在接受FT中文网访谈时说,现在常有“愤青”、“愤中”反对中国的开放政策。但是,偶有机会面对面,我发现没人可以站在“愤青”的立场,跟我理性、平静地辩论超过三五分钟。“看你身上穿的衣服、你所用的东西,然后再回家看看你家里所有的家具、电器,你工作场所的一切设备,你能讲出哪几样东西是160年以前中国原来就有的?”通常遇到这些问题,他们就不回答了。  相似文献   

9.
说起“电视互动游戏”,可能某些人不清楚指的是什么,可是如果说“发短信,中大奖”,估计大家就都明白了:就是在两集电视剧间常能看到的“唐伯虎点秋香”、“格格找皇阿玛”之类的游戏,据说只要写答案发短信给SP商,就有机会获得主办方承诺的手机、电脑、MP3、话费等奖品,可谓投资少回报高,参与的人多,节目也大都十分火爆。  相似文献   

10.
理想的下午     
《安家》2012,(10)
关于“理想的下午”,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那杯茶,然而不管你的选择如何,一个“理想的下午”,至少应该让人气定神闲、从从容容地做些什么,或是什么也不做,都能感觉到满足。就像如果能在九月最后这个周末的午后,走在复兴西路上,不用急着赶去某个地方,就应该算是理想的下午了。  相似文献   

11.
王颖 《当代老年》2010,(10):36-37
谁能有如此大的怀抱,怀抱着186名当兵的儿子,与1万多名战士谈心,和3000多名战士通信——她把“母亲”的意义延伸了、扩大了。我们的兵营有多大,母亲的、怀抱就有多大;我们的战士有多远,母亲的心思就有“多远。”她就是乔文娟—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她的拥军爱兵故事,一传;遍了大江南北,震撼着中原大地,先后受到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12.
贾易 《老年世界》2008,(16):1-1
有位老人想学画,可是犹豫不决,就去问一个朋友:“再过五年,我就七十岁了,能行吗?”朋友对他说:“怎么不行呢?你不学画画,再过五年也一样是七十岁呀!”听了朋友的话,老人顿悟,于是,第二天就去老年大学报了名。  相似文献   

13.
非常声音     
“天河机场(下午)6点30分我们决定(出发)的时候,还说可能降,现在说这还下大雪。那我们就到这(南昌)下。南昌基本有把握了,我就问志军(铁道部长)能不能坐火车进去(长沙)。随便的车,我们能挤进去的就行.能走就行,有一节车厢也行。”  相似文献   

14.
《女性天地》2010,(1):61-61
选错了发型,画错了妆,让你看上去老了好几岁。有什么办法能让你看上去年轻一点,再年轻一点呢?现在就跟着我们做,六个彩妆小细节,马上就能让你“嫩”起来。  相似文献   

15.
周斌 《职业》2011,(31):60-61
如今,“Hold住”一词红遍网络。所谓“Hold住”就是关注、等待、看住、顶住、控制住的意思,也即“吃的住”、“吃的消”、“可以承受”之意。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有的人遇到劳资争议场面就很能“Hold住”,最终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有的人就太意气用事,  相似文献   

16.
这世上有一种人,是被上帝亲吻过的:他想作画,一出手就能震惊艺坛,作品动辄千万元;画腻了转而去写书,甫一出版便洛阳纸贵,引无数文人竞相赞叹;就连写作之余不务正业跑到电视上骂人,也能迅速博得一片叫好声:话如匕首,刚好刺在了世人的七寸……这位集画家、作家、舆论领袖、公共知识分子、“民国范儿第一人”等等头衔于一身的人,就是“老小孩”陈丹青。在他看来,人生在世无非图个乐子,不好玩,毋宁死;别人撞得头破血流都未必能得到,却被他信手拈来的“成功”种种,只不过都是浮云。  相似文献   

17.
中国“赢”     
汉字想必是世界上最耐人寻味的文字,从其组合结构就可见一斑。
  比如,“舒”:“舍”得给“予”才能“舒”心;“值”:一个“人”站得“直”才有价“值”;“起”:人生的每一次提升,都靠自“己”“走”出来。此类比较浅显。又如“朋”字这类,就含蓄一些了。两个“月”组合,“月”可指时间,路遥知马力,时久见朋友。“月”也可指肉,看世间,酒肉朋友也比比皆是。不仅仅是单个的字,词的结构意味深长的也多见,如“和谐”一词--“和”为人人有饭吃,“谐”是人人能说话,衣食无忧、言论自由便和谐。  相似文献   

18.
蚁球漂流     
黄昏时候,洪水如暴虐的猛兽,最终撕开了江堤。清晨,受灾的人们三三两两聚在堤上,凝望着水中的家园。 忽然,有人惊呼:“看,那是什么?” 一个黑点正顺着波浪漂过来,一沉一浮,像一个人,有人嗖地跳下水去,很快就靠上了黑点,但见他只停了一下,掉头回游,转瞬上了岸。 “一个蚁球。”那人说。“蚁球?”人们不解。 “蚁球这东西,很有灵性。”一个老者解释说,“1969年发大水,我也见过一个,有篮球那么大。洪水来时,一窝蚂蚁迅速抱成团,随波漂流。只要蚁球能靠岸,或者碰上一个漂流物,蚂蚁就能得救了。” 说话间蚁球正漂过…  相似文献   

19.
李娜  蓝风 《女性大世界》2005,(6):118-120
超短裙,露脐装,美丽的夏季有谁希望露出片片难看的“橘皮”?今年夏天,你就能和“橘皮”说拜拜啦,迅速有效的快捷方式,让讨厌的“橘皮”永难再现。  相似文献   

20.
欧阳军 《老年世界》2011,(22):39-39
“胖人多痰”指什么 约从宋、元时期,就有“胖人多痰,瘦人多火”的说法,明、清时期的医家分别进行了发挥,又因其在临床上能找到一定依据,人们广泛地接受了这种说法。所谓“胖人”,并不是按照现代的肥胖指数测算出来的,主要是通过望诊观察判断的,除了体型肥硕丰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