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革命史上 ,我们党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和最重要的贡献 ,就是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从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指导思想 ,开辟了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道路。在纪念毛泽东诞生 110周年的时候 ,我们结合新的实际颂扬他的这一历史功绩和贡献 ,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特点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逐…  相似文献   

2.
读《民国山东史》魏宏运近年来,史学界关于地方史的研究,百花齐放,势头喜人,各种论文、著作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中国历史的内容。山东大学吕伟俊教授主编的《民国山东史》就是这一研究领域中引人注目的一部佳作。山东的近代史历程复杂而曲折,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发生...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光辉著作。这部著作是适应中国革命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为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过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指出,《矛盾论》和毛泽东同志的其它许多重要著作,表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学习、研究《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我们的头脑,对于深刻理解和自觉执行党的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4.
七月十日,四川省历史学会召集成都地区30多位专家学者座谈,学习贯彻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与会者回顾了四川史学界近年来的状况,对当前史学界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行了初步清理,强调必须批判民族虚无主义,加强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与会者认为,史学领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错误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反对思想僵化为幌子,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研究历史,公然宣称马列主义已经过时,必须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历史,这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这部著作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这个论断,是对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哲学概括,也是对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科学总结。重温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论断,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梅 《理论界》2007,5(3):152-153
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在科学地判断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走向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历史进程、正确道路、社会力量和指导思想。毛泽东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环节,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经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科学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逐步形成和丰富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8.
韩梅 《理论界》2007,5(6):17-18
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在科学地判断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走向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历史进程、正确道路、社会力量和指导思想。毛泽东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认识和编纂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的工作就逐步展开了。一方面是以资产阶级史学观点,另一方面是以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来研究这段历史,几乎是在同一个过程中所进行的。在旧中国的几十年中,近代史著作影响较大的有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1933年),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1935年)、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1947年),李剑农的《中国近代政治史》。这些著作在史料的蒐罗编次以及历史事件的解释上不无可取之处,有些史家的激越的爱国热情也自然地倾泻在他们的史笔之下。但总的看来,缺乏大规模收集资料的坚实基础,而贯穿于其中的又是唯心史观,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其中如蒋廷黻的著作,充斥着对历史的曲解。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革命史观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革命领袖毛泽东之于中国近代史的许多论述曾经是激励共产党人率领劳苦大众改天换地的精神武器,也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指导近代史研究的理论前提。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的近代史论问题似乎已越来越明显地摆在研究者面前。不少学者认为,毛泽东之于中国近代史的有关论述是基于他对中国历史与国情的正确认识,这些论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确立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依据,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科学性已为革命本身的巨大胜利所证明,故近代史学术界无须怀疑甚至试图放弃这些最富指导意义的论点而标新立异。至于对毛泽东的革命史观及其论点的内容、特点与指导作用予以具体分析,倒是一项弥足重要的任务。 无庸讳言,若干年来,对毛泽东的近代史论予以介绍、归纳和评述者大有人在,但似乎还很少从历史学的角度,具体考察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与  相似文献   

11.
<正> 刘少奇同志长期从事党务工作,十分重视党的建设。他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毛泽东同志的建党思想,结合我党的实际情况,写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论党》等党员必读之书。这些著作,科学地总结了我党建设的历史经验,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总结,提示了我们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种新的方法、新的途径。这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从毛泽东同志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科学著作中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决议》说,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包含着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一生酷爱史学,有深厚的史学素养和极高的史学造诣。他虽然不是专业史家,没有史学专著,但是他一生有丰富的史学活动。他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作过深刻的阐述,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许多科学的论断,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拟从毛泽东一生读史、评史、用史的史学活动中,对其史学思想及其特点加以归纳和总结。一、重史学毛泽东对历史学一贯给予高度重视。早在青年时期,他就对中国历史典籍加以研究,决心以十年功夫读完“经之类十…  相似文献   

14.
<正> 毛泽东方法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马列主义理论的照耀下,在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实践中,在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中国近代先进分子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变革思想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的。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近代变革的基本结束和被超越,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进入了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考察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中国近代先进分子变革传统思维方式的思想对毛泽东的影响,对认识、把握毛泽东力法论及其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问题,最近在史学界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河北学刊>>1988年第6期上发表的钟兴瑜的《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定性辨析》一文(以下简称“钟文”),就很有代表性该文认为毛泽东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论述是不科学的,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说法也是不确切的。我认为,钟文所涉及的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有必要加以进一步的探讨。所以,笔者不怀浅陋,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史学界争论颇多目前仍在探索的问题。以现代化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不仅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本质和主题,能够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而且史学界也早有此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对什么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作了多次探讨。毛泽东思想有没有一个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是什么,众说纷纭。本文就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志们共同研究。 我觉得,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著作、讲话中确有某些错误的观点、结论,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毛泽东思想及其科学体系的正确性;也不能因为毛泽东同志在他一生的后期犯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否认他为党、国家和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毛泽东思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我们事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不愧为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人最杰出、最优秀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继续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也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日本帝国主义在内蒙古14年殖民统治的历史,是内蒙古近代史乃至近代中日关系史、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史学界比较关注的研究课题。在以往的史书中,对这段历史不同程度地有所涉猎,也有一些文章论及这方面的事情,但是,一直没有一部全面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历史专著。2004年11月,阿拉腾达来所著《日本与内蒙古》(蒙古文版)的出版,极大地丰富了内蒙古近代史研究的内容,填补了中日关系史研究的空白。《日本与内蒙古》全书正文分为七章,由内蒙古大学齐木德道尔吉教授作序;作者写了前言、后记,还附了详细的参考文献资料和论著索引,计32万字,大32…  相似文献   

20.
一毛泽东同志不仅是当代中国杰出的政治理论家和军事、哲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的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宏论,一直成为新中国史学界研究中国近代史和近代经济史的指路明灯。我和上海社科院已故院长黄逸问等人,于1956年对在上海经济研究所,半路出家投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时,便是紧紧遵循江毛泽东的中国近代史论进行的。平心而论,如果说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40年来所出的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史方面的科研成果,以及通过这些科研而培养和涌现出来的一批专家学者,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里,还多少起了一点添砖加瓦的贡献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