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法学研究所简介 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法学研究所筹建于1995年初,由吴大华先生会同院科研处向学院提出《关于成立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法学研究所的可行性论证报告》。1996年5月7日,学院以院字第65号文下达了《关于成立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法学研究所的批复》。《批复》要求:以“特色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组织师生开展对民族法学的研究,出优秀科研成果,推进法学学科的建设,为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1996年5月16日,学院召开“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法学研究所成立大会,”吴大华.吴志刚任副所长。1998年7月,吴大华任所长,卡先加任副所长。1999年3月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在读博士生徐晓光调入我院后,担任民族法学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2.
黔东南地区苗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并存交融之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南地区苗族习惯法是该地区苗族社会民间维护社会秩序进行社会管理的强制性准法律规范。承认苗族习惯法在黔东南地区苗族社会的存在,说明我国在思想多元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苗族习惯法与国家法是并存与交融的。因此,正确对待黔东南地区苗族习惯法的精华和存在问题,力图寻找苗族习惯法传统与现代法治进程的结合点,从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处理好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关系。是我国现代法治建设中应引起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贵州苗族习惯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如何产生、发展的,其特征、作用怎样?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历史及现实状况怎样?少数民族法文化价值如何?如何消融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统一法制的冲突?如何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法学研究所、青年法学会联合开展了1999苗族习惯法田野调研活动。 一、调研活动的主题与范围 本次调研活动,我们选择以贵州省纳雍县、修文县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部份苗族的习惯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为中心展开,这样做的原因有三:其一,对三个少数民族构成分布情况及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的地方进行调查,以便能更全面、多层次、多角度地认识少数民族习惯法;其二,通过对三个不同区域内部份苗  相似文献   

4.
潘定智     
潘定智,贵州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教授。1933年7月生于贵州丹寨的苗家寨里,1958年7月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先后在贵州民族学院、贵州省政治学校任教。72年开始参与贵州民院的恢复重建工作,76年后一直从事民族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学的教学与研究,85——95年先后担任中文系副主任、民语系副主任、主任等职,现不再担任行政职务,专事教学科研。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苗学会副会长、湘潭大学苗族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出版个人专著《民族文化学》,为中国…  相似文献   

5.
周相卿教授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3):F0003-F0003
周相卿,男,汉族,内蒙古宁城人,1964年7月生,法学博士,贵州民族学院法学院教授,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1990年1月,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4年7月,云南大学法律人类学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理事,贵州省宪法,法理学会副会长,中共贵州民族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贵州民族学院监察主任,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6.
2000年10月16日至18日,湖北苗族与21世纪苗学研讨会暨恩施州苗学会首次学术年会在湖北恩施召开。来自贵州、湖南、广西、重庆、湖北和美国、法国的苗族学者60余人,共提交论文40余篇,讨论湖北苗族研究的成绩与不足,回顾本世纪苗族研究的成果,商讨新世纪里苗学建设方向和研究重点。研讨会发言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1.湖北苗族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州苗学会的代表们提供了较多的湖北苗族研究成果,主要内容是:(1)湖北苗族的来源;湖北民族学院龙子建、田万振等提出,湖北苗族20余万,通过调查证明,几乎全部是移民,数量较大的有三类。一类是明初迁…  相似文献   

7.
吴晓萍 社会学教授。女,苗族,湖南吉首人,经济学硕士。贵州民族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贵州省政治协商会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贵州省社会学会副会长,贵州省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1982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0年—1994年留学挪威,访问学者、硕士研究生,1994年毕业于挪威农业大学社会经济学系,获资源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1999年受教育部公派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作访问学者一年。 教学与科研工作:90年出国留学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工作,科研方…  相似文献   

8.
以黔东南苗族习俗禁忌、乡规民约、榔规榔约等习惯法文本为基础,分析论述其中关爱动物、爱树护林、热爱人居环境的生态伦理思想.黔东南苗族习惯法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与其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有着密切联系.融合和渗透着生态伦理思想的黔东南苗族习惯法,有效地维护了地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肖远平,预科部党总支书记,副教授,彝族,1965年生,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贵州分会会员,贵州省彝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曾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十八期高青中班学习。 工作中,曾被评为贵州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贵州民族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研究方向为民族学、阅读与写作,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贵州民族学院学报》、《贵州民族研究》、《吉首大学学  相似文献   

10.
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西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贵州民族学院法律系是贵州省的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已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民族与法律》、《民族法学通论》、《民族法学讲座》等专著60余部,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教师中有博士4人,硕士12人,教授、副教授人数占全系总数的60%。法律系除了培养本科学生外,还分别与武汉大学、云南大学举办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培养硕士研究生。为了便于开展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艺学大纲     
本文作者近年来发表的论文有《浪漫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文艺》(载《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关于艺术的根本特征》(载《人文杂志》,1984年第4期),《试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逻辑起点》(载《当代文艺思潮》1984年第4期,《新华文摘》1894年第10期),《意象与艺术细胞》(载《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关于艺术系统的分析和思考》(载《当代文艺思潮》1984年第4期),《论典型与意境的异同》(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基石》(《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五卷,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等。以上论文反映了作者构思《文艺学大纲》的部分主要观点,读者在阅读此大纲时,可参阅上述论文。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领域,苗族习惯法以其“埋岩”、理词、契约、乡约、告示、寨老制等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而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黔东南是苗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聚居地,是苗族传统文化最为浓厚、风俗习惯与习惯法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因而,以黔东南苗族  相似文献   

13.
全国民族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研究会议于1985年8月12日至16日在中央民族学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中央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学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新疆大学、延边大学、吉首大学、黔东南师专、内蒙昭盟师专、广西百色师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这次会议是经国家民委学术委员会同意召开的,是建国以来首次民族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研究会。  相似文献   

14.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3):F0002-F0002,F0003
贵州民族学院法学院,其前身为贵州民族学院法律系,于198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本科系,2004年7月组建成法学院,下辖一个法学本科专业、刑法专业硕士点(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招生)及民族法学研究所、国际经济法学研究所、房地产法学研究所、信托法研究所和教育法学研究所。20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2005年,《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共计刊发论文128篇(凡“专题研讨”、“笔谈”,均计为1篇)。(一)从各期分布看,第1期20篇,第2期21篇,第3期23篇,第4期22篇,第5期21篇,第6期21篇。(二)从栏目分布看,《文学史与文艺理论研究》23篇,《法学与法律文化研究》17篇,《行政管理与政治学研究》17篇,《哲学与哲学史研究》13篇,《史学与史学理论研究》13篇,《企业理论与管理科学研究》11篇,《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研究》8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研究》7篇,《泛珠三角区域治理与社会发展研究》6篇,《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4篇,《宗教…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历史上就是苗族、侗族聚居区,长期以来由于该地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民族习惯法保存比较好。同时因长期历史演变中小地域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两个民族习惯法的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多相近和相似之处,但因两个民族的族源不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各异,习惯法的产生、发展、表现形式及其社会调整功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2004年8月14日22日,日本一桥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教授西村幸次郎,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长、经济学系主任佐佐木信彰教授,日本和光大学人际关系学系人际关系学科副教授小林正典,日本一桥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研究生格日东一行四人在贵州省道贞、平坝、安顺等地进行“中国少数民族习惯综合研究”课题中“西部大开发中少数民族法律状况”的调查研究。8月20日下午在贵州民族学院召开座谈会,会议由贵州民族学院副院长刘胜康教授主持。日方学者有:西村幸次郎教授,64岁,1965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一系本科毕业,该大学法学研究科硕士…  相似文献   

18.
黔东南苗族婚姻习惯法的结婚规则中有早婚、姑、舅表婚的传统,而结婚仪式上又有按民族传统仪式代替婚姻登记的方式,这就为婚姻双方当事人感情破裂时的权利保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更多的是当事人的权利受损。这些特殊地域的婚姻习惯法所带来的法律"盲点",为民事案件当事人权利保护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吴启禄     
吴启禄,中国语言文学教授。汉族。福建仙游人。1934年9月出生。1952年就读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语文系布依语专业。1956年毕业留系任教,当年参加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普查、研究布依语,同年原贵州民族学院民族语文班借用任教一年(第一期);八十年代参与布依文的两次修订工作,执笔《布依文方案(修订案)》(现行布依文)。1963年调都匀二中任教。1980年调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任教(讲师);1985年调民语系任教(副教授、教授)。现为贵州民族学院学科带头人、贵州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吴启禄先后讲授《语言学概论》、《…  相似文献   

20.
德国的法学大师萨维尼认为:“一个民族的法律制度,如同艺术和音乐一样,都是他们文化的自然体现,不能从外部强加给他们。在任何地方,法律都是由内部力量推动的,而不是由立法者的专断意志推动。”60年的法治建设,特别是在湖南湘西这片苗族聚居区,苗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婚姻法不断博弈,或者说是移植法律制度和本土法律文化的博弈,这其中有冲突、影响和互动。同样,放眼60年中国的法治进程,无不充斥着外来法律制度与本土法律文化的博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