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刘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3):30-32
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陆九渊主张"心即理",即一切真理和伦理道德都是人所固有的。由于"物欲"、"意见"蒙蔽了人的"本心",所以陆九渊提出通过"易简工夫"来克服人的"私欲"、"意见",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陆九渊关于道德修养问题的论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论陆九渊的德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明华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9,(2)
对陆九渊德育思想的根源、目标、原则、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从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命题出发论述其道德根源;从“明理”、“立心”、“做人”三命题出发论述其德育目标;从“仁”、“诚”、“中”三命题出发论述其德育原则;从“简易工夫”、“剥落”、“优游读书”三命题出发论述其德育方法,强调了陆学的唯心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3.
4.
陆九渊政治思想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舒绪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6):90-95
陆九渊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南宋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创始人,而且他还 是一个关心政治、关心民瘼的封建士大夫和官吏,并在知荆门任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政治业绩,只是这一点多 为前人所忽略。其实他以"心即理"的哲学理论为基础发表的一系列政治见解,不仅是他心学思想的又一闪光 点,而且对理解他的全部思想体系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傅林辉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8,(1)
陆九渊和王安石都出于下层人民,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注重农民、平民和主张摧抑兼并。陆九渊在其与官吏的信件中.揭露了地方官吏巧立名目侵渔农民并抑绝其赴诉之路的罪行,提出减轻平民负担的建议,通报发现的情况,表现出与民同忧同乐的品格。 相似文献
6.
陆九渊从心学立场出发,以"心理合一"论为逻辑起点,系统构建起道德主体控制学说,涵盖了道德主体控制的哲学基础、可能性、目标和途径以及功能和作用等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7.
陆九渊独立型人格思想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章国平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24(1):36-39
在陆九渊的“心学”理论中,“收拾精神,自作主宰”是其独立型人格思想最集中的体现。这里的人格不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与尊严,而是指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个性。中华民族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存在一种消极的依附型人格,陆九渊独立型人格思想的提出正是对这种依附型人格思想的冲击。陆九渊的独立型人格思想,时至今日,对培育国民人格具有主体意识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许怀林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24(1):18-22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是陆九渊的名句,长期被认作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例证,深入探究其谈话场合及所说全部内容,发现非是."谈宇宙"的一段表述了思想境界.他将宇宙内事当己分内事,视"天下"为己任,立下与"圣人"相同的大志向,涉及的是个人与"宇宙"、"天下"的辩证统一关系.谈"六经"一段先以反诘句式答问,故须在标点上有反映,表达的是反对以己意注经,造成曲解,含蓄地批评了朱熹;其次强调了学习六经的关键是"修身",要体现在日常行为之中.他以韩愈"因学而学道"的"倒做"为例,批评言与行相背的弊病.同时,这也是陆九渊以宏道为己任的自豪、自信的证明.这个谈话中有一定的片面性,却不宜因此而否定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陆九渊学脉问题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舒绪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5):82-86
陆九渊以“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的心学理论,在南宋思想界独树一帜,成为一个极具特色的理学派别。而对他学脉问题的看法,包括陆九渊本人在内共有三种主要观点,但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有它失之偏颇的地方。文章认为,陆九渊的学术思想主要是在继承孟子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流行的禅宗思想的某些修养方法,加上自己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而成的,这其中受孟子影响最大,也最接近于孟子。 相似文献
10.
雷斌慧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2)
陆九渊的文道观一方面是实本文末,一方面是文道一体.在肯定文学抒情本质的前提下,陆九渊强调散文内容要真实、充实.陆九渊重视文学形式,表现在散文上,即是重视散文的气象,赞赏简畅自然的文风,关注炼字及作文法度.陆九渊对散文创作的指示是强调要发明"本心". 相似文献
11.
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实转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明华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24(1):40-44
文章从分析陆九渊德育思想及其特点入手,提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扬、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文化发展三个层次所确立的价值坐标体系中实现陆九渊德育思想的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12.
魏义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1):32-39
康有为早年尊崇朱熹,后来转向陆王。他认为,陆九渊传孟子之学,作为孟子心学的传承人,陆九渊是心学的代表人物,并对陆九渊心学的内容、陆学与宋学的关系、陆九渊及陆学在宋学中的地位等诸多问题予以厘清和思考。康有为对陆九渊的解读、评价不仅与他的心路历程和哲学意趣相契合,而且浓缩着对朱陆关系以及整个“宋明学”的态度和评价。正因为如此,康有为的陆学观既提供了一种解读陆九渊思想的样式,又提供了一面呈现康有为心路历程和哲学理念的镜子。 相似文献
13.
陈忻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65-72
南宋心学领袖陆九渊以"先立乎其大者"为出发点,将文人和文学作品全都规范到本心的轨道上来,从而形成了道德然后文章的特色.其文学思想建立在心学思想体系之上,大致由三点构成,即:理想中的人与文;立心为本,作文为末;崇实去浮,直抒胸臆. 相似文献
14.
杨安邦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3,22(4):19-22
陆九渊,汤显祖是宋明时代临川儒者的杰出代表,其施政实践与为政思想,集中概括了他们的政治思想与精神品格,从陆九渊、汤显祖施政中可看出他们的人文性格,这对当代不无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岛谅日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3-29
文章着眼于陆九渊谈及自身之心的不善,因此需要与他人切磋与读书之必要性,并以此分阐明其哲学非但未必是单纯的“心学”,甚至有着与朱熹之“理学”相类似的思想方向性。同时根据陆九渊文庥中书简排列的痕迹,推测出“陆王心学”这一认识亦是王守仁所活跃的明代正德年以后人为制造出的虚像。 相似文献
16.
陈忻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24-30
以陆九渊淳熙十一年(1184)上殿轮对五劄和绍熙二年(1191)知荆门军的事迹为依据,结合政治历史背景,探讨陆九渊的政治思想及其实践,揭示出陆九渊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7.
王法贵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21-24
陆九渊兄弟系宰相之后,而其出生时,家道早已全面衰落。为重振家声,陆九渊兄弟坚持重农兴商,以改变家境;维护聚食合爨,以彰显礼义;注重培育贤能,以光于闾里。其努力结果,使陆氏家族得到宋孝宗亲口赞誉,后来又获宋理宗颁诏旌表。陆氏家庭背景对于陆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小光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10,29(3)
文章从陆九渊教育思想中摘取易简工夫、顿悟教学、优游读书等教学方法,与其年少时在临安求艺,偶遇一位弈棋高手而深谙的棋理进行比较,阐述了陆九渊教育方法的产生深受其影响;并通过围棋这一冠存于世的智慧游戏,用人类最高智慧的哲学进行解读,探求与其教育方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陆九渊的"心即理"的本体论和"易简工夫"的心性修养论是"心学"基本理论观点。他的文学观念也深受"心学"理论的影响,认为文品见人品,心为文之本。其理学思想和文学思想也明显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