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把手是一个领导班子的核心,即使其对班子成员和下属的个人看法也容易不知不觉、或多或少地演变为组织上的用人意见.因此,如果一把手看人具有片面性,后果是很严重的.但现实中有许多一把手喜欢"用一只眼睛看人",以偏概全.有的对部属的某些缺点看得过重,有的对下属爱记老账,有的对下属抱有成见,有的因为下属在某些事情上没有照自己的意思办,就认为下属与自己不一条心、靠不住.  相似文献   

2.
##正##一、基层生活现状:公共形象多负面,条条大路看不见1.争个好面子不容易面子问题是个大问题,也是个小问题。"大"是因为中国人很重视自己的脸面问题,"打人莫打脸,揭人莫揭短"说的就是社会现象中面子的极端重要性。"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这句话应当是中国人看待面子问题的基本思维出发点。与那种臆想当中基层干部"大老粗"  相似文献   

3.
肖玉冰 《领导科学》2002,(15):14-15
领导要树威信,下属也爱"面子",这实际上是双方都需要的一种尊重.这种尊重是双边的、对等的.这里所说的给下属一点"面子",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一味的退让,也不是无视下属的错误而护短,而是当下属身处矛盾的焦点、陷入被动的困境、工作出现偏差时,领导能体谅下属的苦衷、宽宥下属的过失,伸手解围"救场".  相似文献   

4.
李晓跃 《领导科学》2002,(18):11-11
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工作,人人都想受到同事的尊重,得到领导的认可.下属处于被领导的地位,其面子一方面要靠自己挣,另一方面还要靠领导者给.领导者善于给下属面子,不但能给下属带来莫大的激励,使下属更加发奋工作,而且还会增加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力,使下属更加敬重领导,从而投桃报李,还领导者以面子.那么,领导者应怎样恰到好处地给下属面子呢?  相似文献   

5.
“面子”是中国人人际交往中最不可或缺的人情媒介,也许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爱面子”。在新浪网的一项最新调查中,有83.33%的被调查者认为面子在中国人的社会交往中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领导性格是领导意志的直接体现,它对下属的情绪、行为甚至命运走向都会产生较强的导向和影响作用。历史上领导者的性格对下属能力发展产生影响的不乏其人。韩信一生的大起大落,就与他的领导项羽和刘邦的性格息息相关。项羽和刘邦都有称霸天下的鸿鹄之志。楚汉相争之初,刘邦在各方面都不能与项羽相提并论。就个人能力而言,刘邦武不能上阵,而项羽勇冠三军,力能拔山;从双方兵力来讲,刘邦仅有十万人马,而项羽旗下有雄  相似文献   

7.
《领导文萃》2008,(13):35-35
传统中国人的面子观念主要特征包括:面子是根植于文化的社会心理建构:面子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与表现;面子具有情境性和可变性;面子是一个人自尊与尊严的体现;面子是一个人的自我心像;面子是重道义轻功利伦理情趣的表征。  相似文献   

8.
面子是一种社会和心理现象.领导干部区别于普通的社会人,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使他们获得和失去面子的情况,就有着与普通群众不同的特点.当权力成为刻意追求面子或谋求一己私利的手段时,就会在"挣面子"中无形地失去面子;当权力成为满足大多数人利益需求的手段时,就会在打破少数人利益的均衡中得到更为广泛意义的面子.  相似文献   

9.
李晓跃 《领导广角》2002,(7):50-50,43
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工作,人人都希望受到同事的尊重,得到领导的认可,活得有头有面。作为下属,处于被领导者地位,其“面子”一方面要靠自己争,另一方面还要靠领导者给。领导者善于给下属“面子”,不但能增加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给下属带来莫大的激励,更加发奋工作,而且下属会更加敬重领导,“投桃报李”,还领导者以“面子”。那么,作为领导者,怎样恰到好处地给下属“面子”呢?  相似文献   

10.
员工对于重要数据和计算机设备等信息资产的滥用和误用成为组织信息安全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单纯依靠安全技术解决方案难以有效控制这些风险,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设计来规范和引导员工的信息安全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从行为学视角,引入面子倾向探讨中国组织员工的信息安全管理问题。面子是中国人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相当一部分人对面子得失十分看重,正是这种特殊的面子规范构成了企业中面子管理的重要内容。已有研究将面子看作是一种行为约束机制,然而在信息安全行为管理中,面子是否以及如何起作用尚未被探讨。 整合威慑理论、奖励机制和面子需求理论,在组织控制机制框架下构建研究模型,揭示基于奖励激励和组织威慑的正式控制机制和基于面子需求的非正式控制机制在引导员工遵守信息安全制度中的关键性作用。研究模型围绕员工遵守信息安全制度的意愿,重点解释奖惩机制的有效性、挣面子和护面子两种面子倾向对遵守意愿的作用以及基于奖惩的正式控制机制与基于面子需求的非正式控制机制之间的交互作用。 采用网络问卷调研法,依托专业的数据调研公司,将问卷链接随机推送给在实行了信息安全制度的企业中工作的正式员工。经过3周的数据收集和筛选,最终获取409份有效样本,基于PLS的结构方程和Smart PLS工具对研究模型进行假设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感知到的奖励和感知到的惩罚对员工的信息安全制度遵守行为决策起控制作用,且奖励激励的作用效果要优于组织威慑;面子倾向引导员工遵守信息安全制度,挣面子倾向和护面子倾向对正式控制机制与行为意愿间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中国情景下的信息安全行为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正>在现实中,要有效实施领导,必须做到令行禁止,但即便是很有能力、很有魄力、很有魅力、很有威望的领导,也经常会遇到不服管的下属。不服管的下属会对领导的意图、决策、指令软磨硬抗,随意不遵守单位制度,不仅挑战了领导的权威,关键是破坏了单位的运行规则,涣散了人心,具有很强的负面示范效应。因此,如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很讲“面子”,在职场中也是如此。职场政治中有许多不成文的法则。诸如,办公室同事各有不同的职位,在上者可以随便地说“随便”,但他是在提醒在下者“千万不可随便”,他说“不必客气”实际是在警告你“注意礼节”。他之所以这样说,其实是给你留面子,如果你没有体会到他的苦心,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由此看来,顾全大家的面子是处理同事关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日常工作中,你会惊异地发现,某位同事的做事方式、作风与你有着截然相反的特性,谁对?谁错?谁能更符合工作环境的要求?许多时候  相似文献   

13.
早在1894年,美国来华传教士明恩溥(英文名为"史密斯")就在《中国人的特性》一书中将"面子"视为中国人的首位特征。众多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社会是一个讲"面子"的社会,"面子"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和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领导者不宜当劳模,这是由领导者与劳模各自的角色属性决定的。但领导者当选劳模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主要是由领导者的不良面子观、下属的功利主义逢迎、劳模评选制度与流程偏差等造成的,很容易产生领导者态度与行为偏差和下属不满情绪的积攒。为实现管理的"帕累托最优",领导者应将劳模评选视为荣誉激励的重要方式,而不是自己去争夺的面子。领导者要积极优化劳模的荣誉激励路径,规范劳模评选流程,增强荣誉激励的公平性;完善劳模评选考核机制,提升劳模激励价值;营造良性组织文化,树立能力导向思维意识;荣誉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满足下属多元需求,实现激励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姜涛 《经营管理者》2011,(11):50-51
在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富人也越来越多。”攀比”、“炫耀”、“象征”这些出自面子并因面子而强化的消费行为愈演愈烈,导致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具有面子消费倾向和行为  相似文献   

16.
余悸     
平心而论,我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在爹妈眼里是好孩子,又懂事又争气;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又聪明又勤奋;在朋友眼里是知己,又方正又有几分侠气;在领导眼里是好下属,又有能力又很可靠;在下属眼里是个不错的带头人,又有主见又廉洁公正;在社会人眼里是个好人,又有一定身份义能虚己待人.再者,我对自己也很满意,30多岁,副县级的领导职务,各种荣誉一大堆,还有着不错的待遇和幸福的家庭.但是,这一切都曾有可能因为一件不大的事而付之东流,至今想起来仍不寒而栗、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17.
正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领导者:一方面,在外人眼里普遍"招人爱",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备受肯定,工作业绩亦广受赞誉;另一方面,在自己人眼里很是"招人恨",其工作模式备受诟病,领导方法也常被人非议。对于同一领导者的这种内外截然相反的评价,看似不可思议,实则确有缘由,那就是领导风格的问题。一、价值取向是研究领导风格类型的基本标准所谓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在影响下属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习惯化  相似文献   

18.
<正>在管理工作中,容易让人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是,同样的规章制度,有些下属感觉太宽松,而有的下属却感觉太严;同样的管理方式,对有的下属很有效,但对另外一些下属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不同的下属有不同的"成熟度",对应的管理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一、下属的"成熟度"与管理方式"成熟度"是管理学上的一个概念,下属的"成熟度"主要是指下属工作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工作意愿和成就动机的总和。而管理学中的权变  相似文献   

19.
袁潇  孟李 《领导科学》2003,(8):10-11
生活中,有些人的心理活动和外表所透露出的信息常常不一致,有时甚至截然相反。遇到这样“表里不一”的下属,领导者如果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把握工作的方式和尺度,只是一味简单、粗暴地对待他们,就会与他们产生分歧和矛盾,不仅会导致感情的疏远,而且会造成上下级关系紧张,影响单位的团结。那么,应当怎样领导“表里不一”的下属呢?对知“错”道“对”的下属要留点面子。有些人与别人讨论问题时,虽发现自己的观点错了,却固执己见,不肯承认错误。有时他的错误被别人指出来了,他自己也领悟到别人说的是正确的,却依然装出一副…  相似文献   

20.
易中天 《领导文萃》2006,(11):92-96
胜败非天命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因为就家庭背景、组织能力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则是个平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叫项燕,是楚国名将,但到了项羽父亲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那也还是贵族。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也字子羽,他身上有贵族的那种高贵和高傲。项羽的军事力量很强,可谓战必胜,攻必克,所以号称西楚霸王,而且他非常勇敢。刘邦会干什么呢?刘邦的本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