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首创建设扬子江创意城市群,这是一种新的制度型创新和地域生产力结构优化的前瞻性探索,是作为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群”的必然担当,是主动参与全球竞争并介入全球城市文化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战略创新。城市发展需要一个具有“人文区位”价值空间的基础,即城市人文区位的“城市文化资本”属性。江苏沿江八市以长江为“轴”和纽带,虽然隔江相望,但是都已经提出全面跨江发展的具体要求和战略,而且能够明显地看出,在地域生产结构和格局上,以南京和苏州作为沿江八市城市群中的两个“发展极”,形成了一个在空间区位上具有特殊优势、在文化地理空间又有共性——“江南文化”作为同一性的文化底蕴,构成了一个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群的地域空间结构。可以通过创意产业的“淬火”与“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创造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带)关系,形成一个被发现、被创意和被整合创新的区域性经济文化共同体,构筑高端产业发展的世界级创意产业城市群。  相似文献   

2.
裴长洪 《江海学刊》2014,(2):230-234
中国城市化的创新实践和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行动,已经成为全球城市研究的新热点,也对国内学界加快构建与国际对接的话语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站在学术前沿,立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理论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搭建了一个系统研究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学术框架和支撑体系,创新了中国城市研究的话语体系,明晰了国内城市转型的战略方向和主动转型的科学路径,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锋 《江淮论坛》2011,(1):18-23
党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把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列为两大国家总体战略,江苏把可持续发展也列进了全省的五大主体战略之中。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已连续七年对全省13个省辖市、连续4年对江苏省27个县级市进行了年度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我们把城市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以城市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4.
“中四角”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对于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振兴中部地区经济、提升群内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中四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经济竞争力、社会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辐射竞争力五个评价指标构建新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运用熵权 TOPSIS 法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实证评价,给出了各城市的单项和综合竞争力排序及其时间演化分析。结果表明,武汉、长沙、合肥和南昌城市竞争力强,孝感、益阳、抚州、安庆等10个城市竞争力弱。最后,针对“中四角”城市竞争力提升策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世界级城市:上海城市形态和产业布局的基本构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安 《社会科学》2003,(10):13-17
在上海新一轮发展中 ,必须使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路径和战略构想进一步清晰起来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发展思路、发展抓手和发展举措。本文指出了上海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向应该是打造世界级城市 ,勾勒了上海未来的城市形态和产业布局的基本构架 ,并分析了上海城市创新发展的若干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增强广西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蒋团标  曾鹏 《学术论坛》2005,(11):100-104
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是区域经济整体提升的“发动机”。目前,广西中心城市的发展既有优势,也面临着挑战。文章的宗旨是研究增强广西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战略思路、战略选择和战略措施,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为实现“富裕广西”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7.
高恩新  刘璐 《东南学术》2023,(2):125-13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技术在塑造以数据为基础、以平台为枢纽的城市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科层治理体系经历信息化到平台化再到数字化的调适性变迁,而技术增效、数据赋能到平台赋权的技术吸纳逻辑推动着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升级。新兴技术嵌入城市治理体系既是科层组织的改革与创新战略,又受制于科层组织的权力结构和技术工具限度,组织-技术互嵌程度决定技术吸纳的深度和效度。在组织-技术互嵌迭代过程中,数字化城市治理体系呈现“人防”“技防”混合、数据与管理分离、治理要素“碎片化”的特征。城市治理体系转型需要明确数字化平台的功能定位,以问题感知为核心功能,警惕数字技术塑造的“新权力”带来城市治理“再碎片化”。  相似文献   

8.
“城市矿产”综合利用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重点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意义重大。“城市矿产”发展战略研究可从发展环境和行业特性两个方面着手。前者运用PEST、波特五力战略工具分别分析“城市矿产”发展的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后者分析“城市矿产”来源、形态及双向外部性等特性,并重点用博弈论方法分析双向外部性影响下企业与政府行为选择。基于分析结论,“城市矿产”的五大发展战略包括园区化、专业化、规模化、技术创新、生态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中循环型城市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磊 《理论界》2008,(9):17-18
城市化是复杂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循环型城市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不容忽视的城市化中的社会问题是制约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得以全面和谐发展的“瓶颈”。循环型城市的社会发展模式已成为一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文化建设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够建设成为文化名城的。广东省中山市提出建设文化名城的战略构想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思路,只有全面客观分析历史与现状、优势和劣势,把握城市文化建设的特点,才有可能突破发展瓶颈,树立城市品牌,把中山建设成为适宜创业、适宜创新、适宜居住的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