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歌谣(ballad)是一种民间的口头文学,它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民谣,演唱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尤其在处于文化程度发展较低阶段的民族中,民歌民谣更为兴旺发达。 各民族的歌谣都带有自己民族的特点,除歌谣的内容因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千差万别之外,歌谣的形式也有差异。例如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歌  相似文献   

2.
薅草锣鼓是湖北全境都流行的民间文学样式,是长江中游联曲体民歌的代表。依据近三十年来湖北各地编印的《民间歌谣集成》,结合田野考察和文献追溯,可以发现,薅草锣鼓是湖北省一种有代表性的民间文艺形式,可将其分为荆楚、秦楚、巴楚、吴楚、晋楚和土苗六个亚文化圈。在每个亚文化圈中,薅草锣鼓的民俗特点与艺术风格均存在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3.
台静农不仅搜集了几百首淮南民歌,而且还总结了搜集、整理民歌的方法与原则,探讨了民间歌谣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乐趣无穷的“比鱼”黄革在广西红水河两岸的东兰、凤山、巴马、都安、天峨等县,有一种以讲小故事或诵背韵词为主、末尾朗诵或歌唱一两首歌谣作结束的民间说唱形式,壮语音译为“比鱼”。“比”就是歌谣,“鱼”即是“比喻”。所以,“比鱼”是将故事、韵文、民歌、民谣凝...  相似文献   

5.
<正>土家族歌谣是土家族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的结晶.它具有特殊的章句、音韵、节奏和曲调,往往以壮阔的内容,委碗的抒情,短小的篇幅,高昂的音色见长,与史诗、民间叙事诗和民间说唱等有所区别,它属于土家族民间文学的韵文一类,是可以歌唱和吟诵的.土家族歌谣同其他兄弟民族的歌谣一样,原来也分为民歌和民谣两个部分.我们今天提到土家山歌,大都包括民歌民谣在内,故以土家族歌谣作为总称.  相似文献   

6.
<正> 英国的十四行诗是一种格律严谨的诗体,它与唐代开始定形、发展起来的中国格律诗在格律上有共通之处:每首诗都有一定的行(句)数,行与行(句与句)之间有一定的韵律,每一行(句)有一定数量的音组,因而都有强烈的节奏感。它们当然也有区别。本文拟从格律、内容及发展由来方面将二者做一初步的比较。此外,在情趣和语言的运用方面,二者也还有许多可以比较之处,限于篇幅,本文不打算涉及。  相似文献   

7.
按照月令从小到大的顺序组织结构是我国民间歌谣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常常用来歌咏花卉,可称作"十二月花"。为了求新求异,使演唱结构富于变化,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民歌也采用月令从大到小颠倒的结构形式,民间称作"珍珠倒卷帘"。珍珠倒卷帘结构有三种形式:倒序结构,先顺序后倒叙,倒叙与顺序交错相间。  相似文献   

8.
唐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同时,古诗格律的发展至此也臻于完善。其中,对仗的严格要求对于译者来说是个颇费斟酌的问题。在众多的唐诗英译本中,对于对仗句式的处理各不相同。从形式上讲,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译为英语句型相仿的两句或较为对称的结构;不求结构对称,译为各自独立的两句;整合语意,译为一句。诗歌翻译中信息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应尽量多保留一些原作结构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西藏高原是我国藏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闻名遐迩的歌舞之乡。藏族歌曲的演唱因歌曲种类、演唱者、年代等的不同,其风格与技巧也各异。藏族歌曲大致可分为三类——古典宫廷乐歌、寺院宗教咏经调和民歌系列。 1、古典宫廷乐歌 古典宫廷乐歌,亦称“噶噜”,是自五世达赖以来宫廷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专门为  相似文献   

10.
云南自古是民间歌谣的宝库。这些民间创作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艺术才华的标志,有的还保存各族人民文化交流的烙印,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高黎贡山谣》只是其中的一首,它最早见于唐代樊绰的《蛮书》,已收入童养年编的《全唐诗续补遗》。全诗只有六句: 冬日欲归来,高黎贡山雪。 秋夏欲归来,无那穹赕热。 春时欲归来,囊中络赂绝。穹赕,白族语,指地点,即今怒江坝。络赂,也是白族语,诗中原注为“财之名也”,即资金。从用语看,这是一首白族先  相似文献   

11.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是一篇很有趣味的作品,论者一般认为,其主旨是描写一个采桑女子对太守调戏的嘲讽,歌颂了劳动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云云。但透过该诗,结合当时社会现状等方面情况看,其实这首诗只是反映了汉代地方政治之一般特色。它虽是一首民间歌谣,其所反映的内容却与汉末政治社会之情况暗合。由此可以看出,它绝不是普通老百姓唱的,也不是歌颂劳动人民坚贞不屈、批判统治阶级荒淫无道,它只是熟悉汉代政治的地方大姓人家子女之间互相谐谑嬉笑的欢唱。  相似文献   

12.
旧体诗是一种比较难学的文学形式。写旧体诗除了要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外,还要掌握一些特殊的修辞方法和格律知识。旧体诗从唐代开始分为古体和近体两大类,唐代之前的诗被称为古体诗,唐代之后的诗称之为近体诗,但不包括近代的诗歌。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古体诗只求押韵,不受其它格律限制,如骚体、乐府、歌行、古风等均如是。而近体诗则除了要押韵外,还讲究其它格律,较之古体诗更为规范,更富有音乐性。近体诗的格律萌芽于南朝齐梁时期,形成于唐代。它分为绝句(五绝、七绝)、律诗(五律、七律和排律)两种形式。绝句每首限定四句,…  相似文献   

13.
《南都学坛》2016,(2):48-55
杜甫五律的声律体制是:严守声律三项规则,即全诗由律句(正格律句或变格律句)构成、一联中两句声调对立、邻联声调相粘;完全由正格律句组成者共计283首,占总数的45%,其余则由正格律句和变格律句混合组成;其变格律句有三种类型,在创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使用四种平仄格式,而以首句仄起仄收式(458首)为主。其韵律体制是:押韵严格依照平水韵,总计625首中仅有一首出韵;使用韵部广泛,覆盖了平水韵28个平声韵部;大量使用宽韵,以便于表意抒情,拒绝在押韵上争奇斗险。其对仗体制是:对仗规则的严密化;对仗数量的富态化;对仗种类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花儿,也可称其为少年,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回、汉、东乡、撒拉、保安、土、藏、裕固八个民族中的一种独特民歌。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高原风格,深受当地广大民群众喜爱,在我国民间歌谣的百花园中,显得尤为鲜艳夺目,别具一格,堪称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中的一枝秀丽多姿、丰彩闪烁的“艺术奇葩”。本文从花儿的定义、特征、分类、格律浅议花儿,旨在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使读者对花儿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藏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特别是民间诗歌异彩纷呈。这些诗歌经过历代藏族劳动人民加工锤炼、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广大藏族人民所喜爱。“拉伊”(Ia gzhas)系藏语音译,意译为情歌或山歌。它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歌咏爱情的艺术形式,流行于藏族安多地区(甘肃、青海、四川一带)。情歌在藏族民歌中数量颇多、流传甚广,是藏族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用拉伊来歌颂他  相似文献   

16.
民间歌谣,是原始文化艺术中首先问世的艺术门类之一,它的孕育、诞生和发展,是与人类从知识的零点起步,向漫长的蒙昧时期、野蛮时期、文明时期三个启迪文化的阶梯逐级上升而同步进行的。一切民间歌谣,都是沿着时代的轨道前进而前进、发展而发展的。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歌谣,脱离时代的民间歌谣是不为群众所承认的。研究民歌的社会功能性,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7.
0、引言 01.《山歌》共10卷计383首,由明代苏州人冯梦龙辑集成书。据前人考证,冯氏从1609年就开始注意搜集了,明天启崇祯(1622—1644)年间正式出版。这是“苏州明代民歌总集”的一部分歌谣。它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苏州口语语音。这个结论从编者的几条注评中可以得到证明。冯氏在《看》中对“咦”字注释云:“咦,本当作又,今姑从俗,下同。”又,《私情四句》(也是全书第一首)《笑》中,冯氏明确标出:“凡‘生’字,‘声’  相似文献   

18.
名词解释     
律诗是诗体名,格律严密,故名。起沅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般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偶尔有六律。如在十句以上,则为排律。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每首八句。第一、三、五、七句不入韵,第二、四、六、八句入韵,这是正例;但首句亦有入韵者,这是变例。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每首八句。第一、二,四、六、八句入韵,第三、五、七  相似文献   

19.
假如我们对色彩缤纷的澳大利亚诗歌稍稍怍一考察,便不难发现,它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一是力求内容形式完美的所谓“雅诗”,二是流行诗,三为丛林歌谣。三者之中,丛林歌谣明显地占有突出地位。“雅诗”曲高而和寡,流行诗有如昙花一现,且为数有限,而丛林歌谣则不仅数量多,传诵广,而且历久不衰,以其独特的形式扎根于千家万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诚然,从美学角度看,丛林歌谣一般显得简单、粗糙,犹如某评  相似文献   

20.
成功需要积累,这恐怕是一条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真理。有这样一句谚语:"世上最大的石头也是由一粒粒细砂组成的。""西北民歌之父"王洛宾数十年来,跑过大西北的)域牧场、戈壁荒滩,不错过一切机会搜集民歌,将一首首散落在民间的小曲精雕细琢,让它们进入音乐厅,传唱大江南北。在晚年,王洛宾回顾自己人生时,说了一句很精辟的话:"说到底,一个人的成就要靠积累,不仅音乐创作如此,一切事业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