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自信训练法是罪犯心理矫治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对于树立罪犯的自信心、克服挫折感,促使罪犯自觉遵守社会生活规范,形成完善人格和健康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林浩 《南方论刊》2006,(12):39-40,32
本文分为四部分,除了引言与结语外,主体内容有两部分,分别论述了女性罪犯的心理特征——包括女性犯罪的社会成因、女性罪犯的犯罪心理分析;女性罪犯的矫治对策——包括针对个人的心理矫治和针对监狱机制的监狱矫治两种模式。本文以探讨女性罪犯的心理特征为基础,以研究犯罪心理学为手段,尝试寻找一条矫治女性罪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西对罪犯思想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文 《兰州学刊》2004,(3):265-268
对罪犯进行教育已日益上升为刑罚执行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中西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具有一定的共同性 ,但在对教育对象的认识、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和方式、从事罪犯教育的师资方面各有不同。中国的罪犯教育以思想教育为核心 ,注重世界观的转变。在新的形势下 ,应当借鉴西方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为我所用 ,要正确处理思想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教育与心理矫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罪犯因为实施犯罪行为而受到公权力机关的制裁,被依法剥夺了某些权利,但无可否认他们作为人的身份和价值,因为即使是奴隶也必须被当做目的而非手段加以对待,更何况罪犯只是被刑事处罚的公民,其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应当得到保障。由于罪犯身份的特殊性,其人格权的保护必须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做出一定限制,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同时,刑事处罚的目的就是惩戒,以此来威慑罪犯,达到减少犯罪的最终结果,所以在保护罪犯人格权时必须坚持惩罚性原则为先;尽管罪犯在监管场所中应该积极主张个人的人格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必须以监管场所的正常秩序为基础,不得滥用权利,侵害其他主体的人格权,也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造成监管场所的混乱。在对罪犯人格权进行具体保护时,法律应当协调现行立法,加强对罪犯的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以及隐私权等人格权利的规定,对监管人员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现象加强监督,进一步完善检察监督制度,规范监管人员的执法行为。当罪犯人格权受到侵害时,法律应当为其提供明确的、完善的救济措施,既要保证罪犯申诉、控告权的有效实现,也要保证罪犯诉权的有效实现:拓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将罪犯人格权受到监管机关侵害的案件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内;建立巡回审理制度,便于罪犯以民事侵权诉讼的方式维护其人格权。  相似文献   

5.
在监狱工作中,罪犯改造既具有科学性,同时又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化丑为美的艺术活动,是监狱干警在罪犯改造过程中遵循罪犯改造和艺术的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改造手段所体现出来的具有改造意义和审美价值的罪犯改造活动.从美与丑的关系着眼,可以看出罪犯改造作为一门化丑为美的艺术的必然性.罪犯改造作为一门化丑为美的艺术提出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它是增添社会美和减少社会丑的需要,是提升罪犯改造质量的需要,是提升干警自身的美的素质的需要,是美学理论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罪犯改造作为一门化丑为美的艺术主要表现在罪犯改造理念、罪犯改造手段、罪犯改造环境、罪犯改造成果以及监狱干警的自身等诸多方面.其主要实现目标,关键是造就罪犯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6.
优势视角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实践领域一个越来越热门的概念,它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新视角,强调以正面、积极的视角去看待案主及其处境。本文尝试通过在优势视角下将小组工作的方法运用到罪犯心理矫治中,使得罪犯能够重新社会化,达到改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把人格分为常态人格与病态人格,这是心理学家或社会学家在一般情况下的划分标准。但是,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看到:虽然常态人格与病态人格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二者区别比较明显,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尤其是二者同时居于同一主体之上,彼此并非截然可分,在主体人格以常态占支配地位的同时,主体的某些个别方面或在某一单位时间内呈现出病态人格特征;或反之。而有的人格心理学,把人格简单地定为绝对对立的两极,非常态即病态,却很  相似文献   

8.
张进军 《齐鲁学刊》2001,(4):126-129
对民法上通过“承认”而得到补正的民事行为进行重新分类可以发现:对无权代理行为的承认,实质上是对自己行为的承认;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越其能力范围的行为的承认,实质上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格,吸收了其法定代理人的人格;而对债务承担和无权处分行为的承认与否,与移转债务的合同效力和作为无权处分行为原因的合同效力无关,只不过是建立了一种新的法律关系而已。  相似文献   

9.
通过未成年人犯罪个案分析,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得出早年接触与爱的缺乏等问题会导致问题儿童的产生,甚至这类问题可以追溯到家庭结构问题的传递,而父母早期的管教方式不当会加剧孩子早年人格畸形发育并且一直重复传递。从而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途径就在于婴儿早期爱的给予,而矫治未成年罪犯的关键则在于监管机构建立起家庭治疗模式,提供爱的场所。  相似文献   

10.
关于危险人格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宁 《江淮论坛》2004,(5):145-149
危险人格的膨胀与失控,往往是导致恶性犯罪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学的视角来探讨,人格系统中存在着非遗传学的可变要素,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形成人格的中心内容和发展目标,即自我的塑造与修正。在现代社会,诸如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等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人格社会化的健康与否。建立评估体系和强化社会预控机制,对于矫治危险人格和预防恶性犯罪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法的人格权制度及婚姻家庭制度通过对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的保护,从本质上保护、实现了人的尊严、自由、生命与身心健康等人格利益。婚姻家庭法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双重价值决定其所确立和保护的人格利益必然具有双重性。无论是婚姻家庭关系中的人身关系,还是财产关系都与人格权及人格利益密切相关,对婚姻家庭关系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的合理调整就是对人格利益尊重与公平分配,是实现人格权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许重主 《云梦学刊》2001,22(2):89-91
依赖与虚伪是典型的病态人格.传统道德中的伦常变异,小生产者的惟利观,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权力腐败都是产生病态人格的温床.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从强化教育主体的人格力量、倡导博学与研究、弱化名利观念,鼓励竞争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论人格权的法定化--人格权法独立成编之前提性论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格权的法定化是人格权法独立成编的逻辑前提。人格权的法定化实质上是具体人格权的法定化,其适用应以承认一般人格权作为弥补手段。承认人格权的法定化,不仅能达致理论逻辑的顺畅,而且也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因此,在整个民法典是按权利类型予以体系化的大背景下,承认人格权的法定化,同时也意味着人格权法独立成编是应予坚持的。  相似文献   

14.
人格教育是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处于形成阶段,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良好的人格教育,对塑造学生乐观开朗、独立向上的人格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域河西河东城乡男女居民性格特征调查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Y—G性格量表对甘肃省不同区域1342名城乡居民性格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甘肃省区域居民人格特征的总体情况是居民在攻击性和思维外向性方面得分最高,而在主观性方面得分最低;2.男女两性在攻击性、一般活动性、乐天性、思维外向性、支配性和社会外向性差异显著,男性的得分明显高于女性,在主观性方面差异显著,女性得分高于男性;3.甘肃河东河西两地居民性格特征在循环性、主观性、非合作性方面差异显著,河东居民得分明显高于河西居民;4.居民受教育程度在主观性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陈斐斐 《学术探索》2012,(12):52-54
体育新闻要起到舆论监督作用,就必须做到内容的公开透明,这就会与体育名人的人格权相冲突。本文在分析体育新闻自身特点与体育名人的人格权的基础上,探寻了冲突产生的原因。在现实的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有媒体侵犯体育名人的权益的事件发生,对体育名人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身自由权、隐私权等造成影响。本文从新闻立法和媒体自律两个方面着手,具体阐述了如何避免侵犯体育名人人格权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培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特点可以发现,经济贫困使得贫困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强、自我封闭孤僻、敢为性较低、社交能力差、焦虑情绪重、嫉妒心理强等非健全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严重影响了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要培养高校贫困大学生健全的人格,需要社会、高校、贫困学生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袁晓松 《阴山学刊》2005,18(6):37-42
从心理学的人格生成理论出发,牛虻抑郁质气质的形成来自于家族遗传和早期教养方式;他少年期生活的突然变故和艰辛的流亡生涯是促使其性格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和重组的决定性因素;而他内心情感的强烈冲突和矛盾,则是其人格多面性、异组性和内在同一性等动态特征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快速发展,学生人数大量增加,民办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素质教育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分析民办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学生的思想现状.指出人格教育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素质提高和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从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等角度提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李映山 《云梦学刊》2005,26(3):95-98
刘勰在《文心雕龙·程器》篇中提出梓材之说,要求君子具备藏器待时的心理素养、内圣外王的道德建构、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和经国济世的智慧才能,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格的理想范式,但也暴露出中国传统人格理念中重德性而轻知性、重理性而轻感性、重群体而轻个体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