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1990,(10)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根据正中书局1942年版重印出版了朱云影著《人类性生活史》一书,该社社长徐阳在再版前言中讲了他作为一名普通读者阅读这本书的三点启示。一、人类要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也要认识自己。长期以来,人们对性生活讳莫如深,筑成封闭最久的禁区。性禁区使人在性的问题上远未认识自己,它所带来的愚昧,不幸以及造成的危害,很难估计。《人类性生活史》让人们回顾原始社会由于不了解有关性的生理现象而发生的诸如初夜权,性器崇拜等愚昧行为,对于促使人们开展性研究,性教育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生活方式问题的研究,现在越来越多了,有的从理论上来探讨、有的从实践方面来总结和调查,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个非常重要的、早经见之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著中的问题,以前却被视为禁区,而无人问津。这不免有点奇怪,但却反映了我们过去在理论上是何等偏狭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在,关于改革生活方式的问题,已经写进我们党的决定中了。这体现了我们在理论上的前进。这种前进,对于我们在研究工作上的启发,首先就是视野开拓和方法论上的革新。在这方面,在生活方式问题的研究上,我们认为,这样三个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这就是:历史感、现代观念与世界意识。这是一个研究的视野问题,也是一个认识论、方法论和研究态度问题。现仅就这几个问题,谈一些意见,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不少同志努力运用三论(即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和数学以及其他各种自然科学的术语来分析社会现象和预测社会的发展,这给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向度。对于具有实证主义传统的社会学(从世界范围说),这无疑是一个始终富有魅力和广阔前景的课题。回顾社会学史,社会学不断地受到自然科学成果的推动、更新和充实,但另一方面,自然主义的社会学方针也不断地为人文主义方针的学者所批评和反对。双方的论战不是徒劳的,也不是简单的重演,不断更嬗和变异纷繁的杜会学流派之间的论争大大开拓了人们的社会学视野。认真反思历史经验,在坚定不移地相信自然科学最终同社会科学是一门科学这一前提下,付全力研究由具有主体性的人所构成的人类社会的特殊之点,付全力找到人类社会不同于非人类社会的自然界之间的不同之点,从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研究社会的特有的理论和方法论,是进一步吸收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促进跨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本刊有志于此久矣,只是此类文章尚得之不易,所以这一期先就社会学史上的老问题作为引子,我们在上海大学文学院现四年级学生学习《西方社会学史》的文章中选了一篇。狄尔泰的观点未必正确,但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探索研究人类社会的特殊理论和方法论。某些言之有理但往往失之偏颇的观点为本身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社会学家所吸收,在不同层次的社会学(以及未来学等)领域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分析方法。“《小的是美好的》中的人学观点”和“《第三次浪潮》内在分析结构简析”两文介绍了这两本书的作者分析社会点”现象的方法论,我们这次也同时刊登,目的是借他身来说法,看一看他们是如何把“人的因素”纳入他们的分析结构中去的。确实,国外自七十年代以来,人文主义的方针渐占优势,对定量化、社会系统等五、六十年代风行的自然主义方法颇多抨击,但我们决不是赶潮流,而是恳切地希望同广大的社会学工作者共同探讨这一重要问题。所以,我们不但欢迎观点持中的文章,而且将刊登“纯”自然科学方法或“纯”人文方法写成的作品,只有充分把问题展开,才能真正深化我们的认识,建立有马克思主义水准的社会研究方法论。而在今天,各门科学的特有方法论及其共同的方法论之重要,已使人们称现代为方法论的时代。单凭这一点,就敬请您耐心地把这些略见枯燥的文章读一遍吧。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是有关经济法的方法论问题,从本质来看是认识经济法律现象及其规律的基本方式,从功能来看是认识和揭示经济法本质,建构和创造经济法观念产品的手段或工具。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研究者是否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也关系到经济法学科的建设。经济法学是研究有关国家权力介入为特征的经济领域问题的法学学科,有其突出的广博性和复杂性。作为新兴的学科,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经济法学研究除了传统的方法以外,应借鉴其它学科的方法和现代自然科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从同层面来…  相似文献   

5.
赖大仁 《学习与探索》2008,2(2):183-187
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问题,从近来学界的有关讨论来看.人们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分歧,这与人们的理论视野不同有关.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理论视野决定文艺观念.比如从审美论的视野,或人生论的视野,或社会历史的视野来看待文艺的特性与功能,包括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其文艺观念往往是不一样的.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视野看待文艺现象,建构了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观念,并由此说明文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及其功能.文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具有反映一定现实关系和思想观念的基本特性,在价值功能上既具有批判性,也具有建构性.文艺作品往往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历史现、人生现与价值现,因而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当代文艺研究如何认识理解文艺的意识形态特性与功能.这取决于研究者自身的理论立场和阐释能力.  相似文献   

6.
重谈孟浩然     
邵明珍 《求是学刊》2007,34(2):103-108
长期以来,孟浩然一直被人们视为“隐士”和“隐逸诗人”,但其实,孟浩然深受盛唐时代风气的影响,一生都怀有强烈的入世意愿,至死不曾放弃仕宦之想,与所谓的“隐士”、“清高”颇有距离。而学术界之所以延续这一观念,或许与长期以来习用的研究观念和价值标准有关,其实不符合孟浩然诗歌及人格风貌之实际。  相似文献   

7.
一在文艺领域里,对于“方法论”的朴素的研究虽然古已有之,但是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而引起人们重视,却是在近代和现代,特别是在当代,是在最近几年间。这是因为,随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随着人类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学术研究和世界观方面的不断进步与深化,随着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和人们视野的开阔,尤其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丰富与文化研究工作的进展,人们日益认识到“方法论”直接关系到各种研究(自然也就包括文艺研究)的广度、深度与速度,以及造诣的深浅与成就的高低。其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传统的“亚细亚式”的研究方法难以迎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知识爆炸”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文艺作为一定观念、意识的分工形式,具有意识形态性,但不等于说文艺就是意识形态。辨清这一问题对于正确解决文艺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起始,对于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摇篮。教育状态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程度。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着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正因如此,人们开始重视对教育的经济价值的研究,教育经济学也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边缘学科发展起来并引起了经济界和教育界的极大关注。一用经济价值观念来衡量教育,这与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格格不入的。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如果用价值或经济效益的观念来衡量教育,那无疑是贬低教育的真正价值,是对教育的侮辱,教育绝不能用经济尺度来衡量。其实这种观念并非正确,近年来,人们已开始寻求用经济价值的手段,数量化的方法来揭示现代教育与现代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其变化和相互影响制约的规律性。尽可能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益。人们把21世纪视为“教育世纪”。  相似文献   

10.
现有的方法论概念的定义有以下几种:一、关于方法的学说;二、关于方法的哲学学说;三、世界观原则的体系,或世界观原则应用于认识和实践;四、某一科学所运用的方法的总和.制定方法论的概念同解决下列问题有关:一、方法论是不是同辩证方法相符合,或者方法论就是科学所运用的方法的总和;二、方法论是不是认识论的一部分,还是整个哲学的一部分.某一科学的方法论是理论,在理论的范围内所提出和解决的问题是:探索和论证所运用的方法,制定运用这些方法的规则,研究在获得真理的过程中运用这些方法的可能性.方法论的一个最重要部分是世界观原则,这些原则表现人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全民所有制企业财产权法律性质上争论不休.我认为,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人们对所有权观念本身认识不统一.我们目前在所有权问题上受三种观念的影响,即大陆法学和英美法学中所有权观念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所有制、所有权问题论述的影响.只有正确认识这三种观念,并明确我国自己民法中的所有权观念,才能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问题得出正确的认识,并在全民所有制企业财产权法律性质问题上得出统一的认识来.  相似文献   

12.
谢晶 《社会》2019,39(5):106-126
“玛纳”这一典型的巫术概念构成了社会人类学的一个经典“案例”。莫斯与列维—斯特劳斯对它的不同诠释体现了从法国社会学派到结构主义人类学的转折及分歧。本文从莫斯的文本出发将“玛纳”定义为“实践观念”,并以“可译性”为切入点,试图证明在“实践观念可译性”问题上的分歧背后隐含着社会本体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和行动哲学这三个层面的分歧。最后,本文认为,关于莫斯与列维—斯特劳斯之关系的最常见观点实际上是对这一关系的过度简化。  相似文献   

13.
维贝尔著作中的主要问题是理性问题。从这一点出发,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维贝尔对欧洲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命运,“使世界摆脱魔力”的过程以及被他作为现实、文化和人的基本事实加以考察的过程发生兴趣。维贝尔在考察人类行动的理性时,提出了为什么理性成了现代生活的最主要形式的问题。这个问题与理性上的“文化意义”问题有关,因为根据维贝尔的方法论,社会科学不能局限于解释现象的事实结果,而应该说明它们的文化意义。维贝尔不同于现代的社会学家,他是以一般历史观点来考察价值多元论的。按照维贝尔的看法,人不只是、也不主要是借助社会结构来创造自己的现实性,而  相似文献   

14.
以哥德尔定理为探窥器,指向灵感的具体机制,是鉴于两方面的谋虑:其一,古今中外灵感理论的现状迫使我们在方法论上开辟新的“操作面”,其二,哥德尔定理的深层哲学蕴藏可能助于这一开辟。 当代灵感理论鸟瞰 灵感问题自钱学森教授首倡建立“灵感学”以来,人们开始重新闻入这一块哲学和心理学的“禁区”。有一位首批闻入者曾说,古今中外的灵感理论,基本上可分为三种,即 “神赐论”、“不可知论”(“天才论” )以及“客观描述论”,后者至今还停于某种感性的客观的描述阶段,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它用潜意识来解释灵感…  相似文献   

15.
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考察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它的存在同人类的认识活动一样久远。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比较方法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迄今为止的传统观点仅仅是从形式逻辑的类比意义上把握比较的内涵。笔者认为,此种“比较即是类比”式的认识不仅无助于对比较方法真实底蕴的科学揭示,也有碍于比较方法在实践中的正确运用。其实,比较方法既不同于形式逻辑中的类比方法,也与辩证逻辑中的其它方法相区别。比较方法具体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唯物辩证法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直接的拟化形式。基…  相似文献   

16.
科学形成问题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它始终是方法论、认识论和史料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但是,科学的起源问题时至今日仍未得到解决。困难在于基本溉念不明确。应该区分科学的“起源”和“起点”这两个概念。科学的起源指的是:从人类出现时就集聚起来、后来成为科学的“物质”的那些实际材料、有认识作用的信息。科学的最早前提与公元前八至六世纪发生的智力飞跃有关。  相似文献   

17.
人们通常认为,人的健康问题是属于保缝部门的事情,是医学科学的特权范围.这原本是一个正确的论断.然而这个论断并没有限制哲学可以参加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行列.关于医学的哲学问题早已出版过大量著作,不过其中绝大多数专著都侧重于研究疾病和治病的手段.本文则试图强调另一个方面并将重点放在研究人的健康而不是疾病方面.人的健康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目前已被纳入全球问题的范畴.就其实际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来说,它无疑可以与保护自然和环境问题并列.关于人的健康问题正促使人们去思考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并着手解决它们,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未来,而且很可能决定着人种的进一步繁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目的是论述医学理论化的特点。医学科学尽管有其悠久的历史和一定的理论思维经验,迄今为止它仍是一个理论性较弱的知识领域。这种状况引出了医学理论化可能有多种途径的思想。在关于医学理论化的种种争论问题中,可以归结出两个关键性问题。这两个问题与确定科学理论的标准、选择医学理论化的途径和对最适合于任务性质的手段和方法论所研究的客体进行论证有关。本文所说的医学理论化的真正方法,就是通过变化多端的具体的实际医学活动的内容研究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客观性”是西方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并引申出所谓的客观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概念的引入来解决这个问题,而现象学则引入“主体间性”概念试图消解这个问题.这两种方案存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差异,但同时也具有共同之处,即对于相对主义、主客体关系以及人类生活意义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陈翔宇 《社科纵横》2005,20(1):137-138
艺术的观念方式是人类艺术史经历了现代艺术阶段后的产物 ;它既保留了对象 ,又超越了对象化。以“观念”直接进入创作的观念艺术是 2 0世纪后半叶至今最活跃也是最受争议的艺术流派 ,它是人类在经历了各种艺术媒介、艺术表现方式的穷尽后的再辟蹊径。本文是关于它的再认识和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