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个文化研究的热潮,正在中国兴起。这决非偶发现象,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前,我们面临着创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任务,正在进行改革和开放。一谈到改革,自然就会产生一个在改革过程中认清阻力和开发动力的问题。人们经常议论,改革中遭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阻力来自何方?一追究就追到传统文化里去了。另外还有一个开发动力的问题,我们不能被现代化,不能被动地接受“欧风美雨”,也不能照搬“苏联模式”,而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在文化上树立起主体思想,从自己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去发现动  相似文献   

2.
《河北大学学报》一九八六年第三期上刊载了荣伟同志《中国传统文化再批判三题》一文。(下文简称《三题》)所谓“三题”,一曰“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科学”,二曰“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民主”,三曰“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人文精神”。事实如此吗?我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这样简单地否定。在此提出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荣伟同志和其他师友。  相似文献   

3.
“后新诗潮”的出现和发展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应当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寻找对于这些现象的更清晰的解释。例如我们经常议论的“后新诗潮”的几个重要特征———否定传统“诗美”,拒斥传统“诗意”,标举诗歌的平民化、大众化和日常生活化,这些现象究竟该作怎样的理解呢?人们注意到了这些现象与西方先锋派艺术取向,与后现代主义文化旨趣的紧密联系,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却不能说是揭示了这一思潮背后的更为复杂的文化因素。我们今天读到了孟浪这样的“大海”:“大海把身子扭来扭去/大海从来不是一个好的舞蹈家/但很爱表演”“没有人…  相似文献   

4.
一种第二语言的习得离不开牢固的母语基础。马克思说:“一个新学外国语的人,总是把外语在心里译成自己的本国语。”(《汉语教学法》第十七页)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和干扰,表现在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和干扰,常常会使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自觉不自觉地要以母语为标准来套用所学的语言,辨认语言的是非曲直,总会认为在自己的母语里是这样,在其它语言中也应该是这样。会产生一种“对等”的意识。同时认为双语教学也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之所以有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就是因为各民族都拥有着自己涌流不息的母语口头传统,都运用自己的母语进行族群历史叙事与文明的传承与传播.当代母语书面文学创作其实是不同程度地、各有特色地延续和传承着各民族的口头传统,受源远流长的口头传统的制约和影响.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母语口头传统已经一脉相承地成为各民族当代母语文化创造的核心资源,也是各民族母语文化不断变异和发展的例证.本文以彝族为例对各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与当代母语书面创作关系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相似文献   

7.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內容就是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是创建新的中国文化。新的中国文化当然和旧的中国文化有很大的不同。“革故鼎新”是文化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如何改旧创新呢?改旧创新是否要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呢?这是一个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列宁在谈论无产阶级文化时曾说:“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沒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列宁选  相似文献   

8.
一个文化研究的热潮,正在中国兴起。这决非偶发现象,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前,我们面临着创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任务,正在进行改革和开放。一谈到改革,自然就会产生一个在改革过程中认清阻力和开发动力的问题。人们经常议论,改革中遭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阻力来自何方?一追究就追到传统文化里去了。另外还有一个开发动力的问题,我们不能被现代化,不能被动地接受“欧风美雨”,也不能照搬“苏联模式”,而应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们下大力气抓计划生育工作,无疑是“有利可图”的。确切地说,我国以控制人口增长为主的计划生育工作能带来一系列的效益或好处.那么,这种人口控制的效益是否就是我们常说的少生了多少人、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及妇女总和生育率都降低了多少的“成绩”呢?当然不能这样简单地认为,在后面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研究会的名称叫做“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会”。什么叫“双语”?我们的“双语”指的是什么?这是必须弄清楚的问题。有的同志说“双语”是制度问题。有的说是教学方法问题,有几篇论文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双语”这个术语来自英语的bilingual一词,bi-是双、两个的意思,lingual是语言。bilingual可译作“双语”,“双语的”或“操双语者”,这个术语指一个人或集团除母语外还会  相似文献   

11.
你以为自己是个热爱公司、忠于公司的好员工?坐下来好好想想吧,或许企业领导对你的“爱”早已感到无奈和厌烦了。经常在电视剧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个伤心欲绝的美女冲着一个面无表情或扮酷的帅男痛哭失声:“难道爱你也错了?”爱一个人也许不分对错,只要两情相悦即可;但是爱一  相似文献   

12.
智之如目     
伸出我们的手,在一尺开外,手上面的纹路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然而,我们将手移近,渐渐地就变成一片模糊了.人自己看自己不是更近了吗?所以,人目短于自见! 《韩非子·喻老》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相似文献   

13.
“母语",原指母亲所操习并教给自己孩子的语言,英文为“Mother tongue",特指本国语和 家 乡话。本文所说的“母语音乐",是一个借喻的说法,主要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代代传承 的传统音乐。 一、我国母语音乐面临着严重的传承断层现象 我国的母语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她向世人传达着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也让中国在世界音 乐文化共融的环境中永远都享有和别人一样平等的权利和被尊重的地位。但是,令人惋惜的 是,我国的母语音乐在当代正面临着严重的断层现象,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许多优秀的母语音 乐渐渐地流失、消亡了。我国母语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4.
外语学习中的语言错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语言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1.母语干扰我们从多年的母语学习中形成了用母语思维的习惯,这在英语学习中是一大思维障碍。下面三个例句可以用来说明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因受到母语干扰而常犯的典型错误:(1)Therearemanypictureonthewall.(2)Hegotoschoolbybus.(3)Thisiswhat?第一个句子中的“picture”应改为复数pictures”。“s”这个复数词尾的遗漏很可能是由于本族语的干扰造成的。因为在中文中,名词单复数的词根是完全相同的,复数变化表现在名词前面加“很多”,“几个”这样的修饰词或在其后加“们”这样的添加词。第…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初,在大清帝国屡受挫折的情况下,“事事不如人”的民族自卑感在中国文化界蔓延开来,于是许多人开始将国家积贫积弱的现实归罪于老祖宗,开始猛烈攻击儒学,似乎只要一批倒儒学,实行“全盘西化”,中华民族立时就会强大起来似的。百年来的历史进程证明,问题似乎并不如此简单。近年来情况则刚好相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民族自豪感也空前高涨起来,于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被喊得震天价响。甚至一些学者还主张用儒学来作为我们今天的国家意识形态。毫无疑问,作为中国人当然希望自己的传统文化受到重视,希望建立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更希望自己的民族文化能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是中国社会毕竟在西方列强的裹挟下走上了和自己固有的历史轨迹迥然不同的道路,毕竟正在向着融入国际社会目标而努力,如此则原有文化传统的现实意义就需要审慎对待———既不能盲目否定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又不能轻率地、情绪化地照单全收。比较可行的态度是根据当下社会需求,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鉴别,看看究竟哪些东西还有可能获得现代意义,哪些东西还能够与现代生活方式、社会状况、社会发展相协调并具有推动作用。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撰写了一组短文,试图对当前的“国学热”、“儒学热”给出我们的粗浅看法,希望得到学界同仁的批评与回应。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初,在大清帝国屡受挫折的情况下,“事事不如人”的民族自卑感在中国文化界蔓延开来,于是许多人开始将国家积贫积弱的现实归罪于老祖宗,开始猛烈攻击儒学,似乎只要一批倒儒学,实行“全盘西化”,中华民族立时就会强大起来似的。百年来的历史进程证明,问题似乎并不如此简单。近年来情况则刚好相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民族自豪感也空前高涨起来,于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被喊得震天价响。甚至一些学者还主张用儒学来作为我们今天的国家意识形态。毫无疑问,作为中国人当然希望自己的传统文化受到重视,希望建立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更希望自己的民族文化能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是中国社会毕竟在西方列强的裹挟下走上了和自己固有的历史轨迹迥然不同的道路,毕竟正在向着融入国际社会目标而努力,如此则原有文化传统的现实意义就需要审慎对待———既不能盲目否定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又不能轻率地、情绪化地照单全收。比较可行的态度是根据当下社会需求,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鉴别,看看究竟哪些东西还有可能获得现代意义,哪些东西还能够与现代生活方式、社会状况、社会发展相协调并具有推动作用。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撰写了一组短文,试图对当前的“国学热”、“儒学热”给出我们的粗浅看法,希望得到学界同仁的批评与回应。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初,在大清帝国屡受挫折的情况下,“事事不如人”的民族自卑感在中国文化界蔓延开来,于是许多人开始将国家积贫积弱的现实归罪于老祖宗,开始猛烈攻击儒学,似乎只要一批倒儒学,实行“全盘西化”,中华民族立时就会强大起来似的。百年来的历史进程证明,问题似乎并不如此简单。近年来情况则刚好相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民族自豪感也空前高涨起来,于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被喊得震天价响。甚至一些学者还主张用儒学来作为我们今天的国家意识形态。毫无疑问,作为中国人当然希望自己的传统文化受到重视,希望建立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更希望自己的民族文化能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是中国社会毕竟在西方列强的裹挟下走上了和自己固有的历史轨迹迥然不同的道路,毕竟正在向着融入国际社会目标而努力,如此则原有文化传统的现实意义就需要审慎对待———既不能盲目否定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又不能轻率地、情绪化地照单全收。比较可行的态度是根据当下社会需求,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鉴别,看看究竟哪些东西还有可能获得现代意义,哪些东西还能够与现代生活方式、社会状况、社会发展相协调并具有推动作用。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撰写了一组短文,试图对当前的“国学热”、“儒学热”给出我们的粗浅看法,希望得到学界同仁的批评与回应。  相似文献   

18.
漫论宽容     
一“对人要宽容”。这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又普遍的然而又是常说常新的论题。什么是宽容?社会心理学作了这样的解释:“有权力责备处罚而不加以责备处罚,有权力报复而不加报复的一种道德心理结构。”《大英百科全书》则认为,宽容就是“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于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在回访地点跨越时空看到的相同的或不同的社区构成时 ,我们会跨越各个时期人类学理论的局限 ,对眼前的社区动态系统寻求一个新的综观 ,它将超越先前的人类学杰作 ,又基于先行者的观察之上。那么 ,支持社区这个动态的系统 ,首先是因为文化的运动性与社会的运动性。运动是文化的特征 ,一个文化传统包含许多的“形态” ,它们各具预定性。运动也是社会的特征 ,社会不仅在生态适应的过程中调整自己 ,也因技术改革而变化。此外 ,社会也必定因文化传统的内在动力而引起调整。我们在回访的许多例子中清楚地看到了各个社区结构内在动力的调整性运作 ,因此世界并没有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变得一致。我们也由此得到社会时如何变化的以及在什么方向上变化的认识。这样 ,我们就不能只考虑人类学或相关学科的理论决定的诠释与结论 ,我们需要容纳人类学理论构架下的诠释组合 ,也容纳地方社区人民行动的先在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文化苦旅     
文化,踽踽独行,问:“何处是归途?”22层的天台,风很大,年青人面无表情站在栏杆边,一声叹息后,双脚离地,划过一道不算优美的弧线,落地。“就像你短暂而破碎的一生。”——文化苦叹。人已不能善待自己,还谈什么文化有否?目光明净的孩子,文化想与他来个拥抱。“不要理睬陌生人!”母亲抱起孩子,急步走开。人彼此的隔膜越来越深,还有自己的容身之地吗?“走开,没长眼睛吗?”文化一缩身,疾驰的摩托车夹着一路尘土。看着对面的红灯与脚下的斑马线,苦笑而茫然。道德没有跟上经济前进的步伐,我真是老者无能吗?砰,一声枪响!一抹飞溅的血花,一个逝去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