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每个民族也必然会产生具有本民族风格的乐器。建国以来,在我国古代百越地区出土和收集了大量古代錞于,显然,这应是古代越族的乐器。 史书对于錞于的记载甚少,其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周礼·地官·鼓人》说:“以金錞和鼓”。郑注:“錞,錞于也;圜如碓头,大上小下,乐作鸣之,与鼓相和”。先秦称铜为金,所谓“金錞”,就是錞以铜为之。其次,《国语·晋语》卷十一载:“赵宣子  相似文献   

2.
古代越人的纺织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越人,主要活动于我国南方的江浙、福建、两广、江西、台湾等地。从商周得西汉前期,越人的纺织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本文拟从史籍和出土文物,对此课题进行初步探索。 一 《尚书·禹贡》载:“扬州之贡,鸟夷卉服,厥棐织贝。”颜师古注曰:“卉服,絺葛之属。”刘敞曰:“予谓织贝特叙鸟夷之下,明鸟夷之棐也,缉(织)贝为布如厚缯,今亦  相似文献   

3.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北滨洞庭,南枕五岭,西连武陵,东界幕阜。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浩浩荡荡的八百里洞庭,是湖南东西航道的天然门户;六千里长江,卷起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冰川雪水,又将嘉陵江和洞庭九江之水,汇成巨流,滚滚奔向大海。过去被统治者污蔑为西戎、南蛮和东夷的各族人民,共饮长江水,彼此之间加速了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洞庭湖一带,传说是古代“三苗”的老家,也是荆蛮、濮、越杂居的地方。由于文献记载阙如,今天对他们认识很模糊,现结  相似文献   

4.
先秦秦汉散居于我国南方各地的百越民族各支系,其音乐舞蹈颇具民族特色。作为百越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人的音乐舞蹈对当时乃至后世部分后裔民族的社会文化发展进步,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拟据有关资料,对古代越人的音乐舞蹈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先秦秦汉时期,南方百越民族散居的广大地区,林木郁葱,绿竹茂盛,由于气候炎热,各种天然漆树亦有分布。《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彭蠡既渚,阳鸟?居。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筱(竹汤)既敷,草夭木乔……贡金三品,瑶(王贯)筱(竹汤)齿革羽毛……”《逸周书·职方》:“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潮,其利金锡竹  相似文献   

6.
古代于阗与佛法初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于阗的三个名称———于窴、于阗与瞿萨旦那———反映了古代和田绿洲主体居民与王统的变迁。其中于窴是他称, 是主要反映当地居民之一的族名; 于阗是城邦自称, 主要反映城邦名及其同美玉之乡的历史联系; 瞿萨旦那则是塞人入主和田绿洲所建王朝名, 亦即汉文史书中的于阗尉迟氏王朝。在羌人和羌化小月氏人占统治地位的上古于阗, 尚无佛教传弘的痕迹, 瞿萨旦那王朝创立之初亦无佛教, 佛教东弘乃发生于瞿萨旦那第二代君休莫霸时期。至广德继位, 大众派正统佛教(小乘佛教) 逐渐战胜了原始的巫教, 至魏、晋时期, 于阗才成为西域的大乘佛教中心。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南方的江、浙、闽、台、粵、桂、赣以及湘、鄂等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或亚热带.这里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日照期长,森林茂密,植物旺盛,禽兽众多,自古以来就是一块自然资源蕴藏丰富的宝地.濒临东海、南海的沿海诸地富有水产资源,为大自然宝库增添了一份取之不竭的特殊财富.《尚书》:"淮海推扬州,彭蠡既潴阳乌?居,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筱?既敷,草夭木齐,厥土凃泥.田下下赋,下上错,贡金三品,瑶瑻筱?齿革羽毛.鸟夷  相似文献   

8.
越族是我国南方古代的少数民族,史称“百越”,指明其中还包括有很多族团。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中国民族史》指出在春秋有于越,战国有杨越,汉有瓯越、闽越、南越、骆越,三国时尚有山越。其分布地区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越南或至安徽、湖南诸省。他把“百越”和华夏、东夷、荆吴并列为汉族四大来源。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古代越族人民最早开发和经营西沙群岛林琳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象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明珠,散落在绿波如茵的我国南海上,给浩瀚的南海增添了绮丽多姿的景色。西沙群岛由30多座岛屿、礁滩、沙洲所组成,分布在北纬15°47'~17°08',东经111°10'~...  相似文献   

10.
何平 《世界民族》2004,(5):62-67
现代越族又叫“京族”和“安南族”。操岱依—泰语言的民族称他们为“交人” ,苗族和瑶族称他们为“交趾人”。现代越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 ,占越南全国人口的 90 %以上。关于现代越族的起源与形成问题 ,已有许多学者做过论述 ,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说透。例如 ,人们一般都认为 ,现代越族是由古代越人中的一支演变而来的。但是 ,对于古代中国的影响对现代越族形成的作用 ,却还论述得不充分。笔者拟对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我国秦、汉时期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南半岛北部地区曾经分布着一些被称为“越”的民族群体。由于这个民族群…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从诸多古代文献中抽取出中国先秦土地神“社”的崇拜,并将之与近代老挝、越南未受佛教影响的泰族土地神勐神的祭祀进行比较研究.他通过文本分析和田野考察、汉学与人类学交叉的视角,认为中国古代文明和泰、倮倮以及苗族文明之间有诸多的关联点和令人吃惊的相似性,通过比较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宗教.同理,文章也揭示了关于少数民族宗教与社会研究的另一个视角.文章还说明了近代白泰和黑泰的勐神祭祀,其实是这个族群得以维系数百年的重要纽带,现代西方制度的介入亦不能从根本上将其改变.  相似文献   

12.
古代于阗和吐蕃的交通及其友邻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于阗和吐蕃的交通及其友邻关系殷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喀喇昆仑、昆仑、阿尔金山环列,西从帕米尔一直延伸到柴达木盆地的边缘。崇山透迤,峰岭嵯峨,一般海拔均在五六千米,交通条件至为艰险,但尽管如此,不利的地理环境并没有阻隔人类彼此的交往,自古以来藏北...  相似文献   

13.
越与楚,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两个大的民族与国家。它们的文化与习俗,颇多相似之处。其因在于:越与楚“接比,数相并兼,故民俗略同”(《汉书·地理志下》)。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地域相邻,自然和地理条件相似,故存在区域文化的一致性;同属与华夏  相似文献   

14.
美国强盗在越南的失败已经注定了。目前,它就象一个赌棍似的,越赌越输,越输越赌。在南越战场上,美帝国主义一手装备起来的五十万伪军,已经被越南南方军民打得落花流水,七零八落。于是它又搞了一种新的“墨渍战略”。什么叫“墨渍战略”呢?就是美国军队背靠大海,据守几处沿海侵略基地,如岘港、朱莱之类的地方,一方面留  相似文献   

15.
6月,大兴安岭的天气还有一丝凉意,但在迎庆建设项目工地上,人们却热火朝天地紧张工作着。我们在十八站鄂伦春族乡文化站的工地上找到了乡长孟元涛同志,他是一个个头很高的中年汉子,寒喧过后,我们请他谈谈鄂伦春族下山定居后的一些感受,他沉思片刻,  相似文献   

16.
古代橐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夷”橐离,乃古代东北之俨然大族,为夫余系统诸族之王族所从出。它曾创造出具有特色的青铜文化和堪称精湛的制陶工艺,耀发其古代文明的璀灿光华于北国之原,从而自立于东北古代民族之林。只是在民族析离和融合的历史长河中,几经流变,橐离之称方溘然不闻。钩沉发覆,现橐离历史之陈迹,当是连接(氵岁)?、夫余史的中介一环。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民俗,最早发生在尚无文字记载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两万年前,北方原始人类就在黑龙江流域从事自然采集和制造生产、生活等工具。当时本地的远古人群,业已形成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习尚与古老习惯。  相似文献   

18.
古代神话与民族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史的研究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综合研究 ,本文提出田野调查、历史文献、考古材料、神话传说四结合的研究方法 ,并以凿齿神话和形天神话为例 ,着重论述了神话传说在民族史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代人类是由南向北,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发展扩散的。人类经过百数十万年的不断北上,开发并建设了北亚地区的经济与文化。文化发展史证明,民族的迁徙、民族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永不停顿的,并随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进行着的,古代北亚区域文化也不例外。从...  相似文献   

20.
广西地区盛产滑石。自西汉晚期至南朝时期 ,广西地区的居民流行用当地出产的滑石雕刻成各种器物随葬。使用这些形制多样、雕刻工艺多较精致的滑石器作为随葬品 ,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滑石雕刻工艺的发达 ,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厚葬之风及人们“事死如事生”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