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唢呐·喇叭     
史文霞 《社区》2008,(26):27-27
在中国,唢呐俗称“喇叭”。当属最“民间”的乐器,发音高亢、嘹亮。在我国农村一些地方,婚丧嫁娶都离不开它,唢呐手更是受人尊重。  相似文献   

2.
喇叭话是现存于贵州的方言岛之一 ,与周边地区的方言不属于同一个层次 ,语感差异很大。长期以来 ,喇叭话被认为是另一种语言。对喇叭话的调查和研究 ,不仅可以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材料 ,还可以帮助弄清“喇叭人”的历史渊源 ,为贵州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民俗文化研究等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榜样     
他原来在工厂上班,可是由于工厂倒闭,他失业了。妻子有病,儿子读书,他没技术没文化,就出来卖报纸。自行车前面挂一个喇叭,后面挂两个口袋,里面塞满了报纸,日报、都市报、电视报,等等,种类很多。每天,他骑着自行车在街上来来往往,喇叭里总是叫着:“卖报,卖报,日报、都市报、电视报……”时常,喇叭里还会说一些重要的新闻.以便引起人们的注意,购买他的报纸。  相似文献   

4.
高山族是祖国统一民族大家庭之一成员,也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包括有平埔人和泰雅人、赛夏人、布农人、曹人、排湾人、鲁凯人、卑南人、阿美人、雅美人等,现有人口约40万人. 高山族也是台湾岛上的先住民、土著民族,她的先民历史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3万年前的“左镇人”和1万5千年前的“东滨文化”,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有大坌坑文化、(?)山文化、凤鼻头文化、卑南文化等。进入历史记载以后,有三国夷洲人(山夷)和隋代流求人,唐代大陆民族及南洋马来亚、菲律宾人的迁入溶合。形成为明代东番夷和清代番族。这应是高山族的直接祖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高山族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固有文化、传统文化引起了民族学研究者的重视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雨中交通     
下午放学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交通变得混乱起来。 雨中的人们都走得急匆匆地。汽车都寸步难行,因为驾驶员们都想快点走,互不相让,反而把路给堵了,谁都走不了。要不是有交警指挥,恐怕他们明天也走不了。车里,人们心急如焚,真想丢下车走到目的地。司机个个都在摁喇叭,公路上响起了“喇叭奏鸣曲”。听着这“奏鸣曲”,人们心里更加烦躁了。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从金代辽宁文化区的形成上分析了金代辽宁“宰执”的政治、文化和品格素质,认为金代辽宁“宰执”具有与金代历史发展过程相关联的特点,及多民族长期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从金代文化整体上反映了多民族文化结合荟萃的时代特征。 本文着重从金代辽宁文化区的形成上分析了金代辽宁“宰执”的政治、文化和品格素质,认为金代辽宁“宰执”具有与金代历史发展过程相关联的特点,及多民族长期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从金代文化整体上反映了多民族文化结合荟萃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民族学、文化学理论的系统研究中,学者们长期侧重于民族文化变迁及其主体民族的文化源流、特质等子项研究,在西方传统的“人类学”范畴中,形成了带有共性的研究课题。涉及现代民族文化研究与经济发展等诸多突出而实际的问题在人们的视野中都显得较为薄弱。如果要建立和发展市  相似文献   

8.
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体系形成标志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界长期流行的仅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体系最终形成标志的说法是不完备和不全面的。除该文之外,居于“标志”地位的至少还应包括张闻天等人的《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等文。这样来理解“标志”问题,可以较清楚地反映该思想体系的形成特征,真正体现中共高层在文化问题上的集体智慧、思想共识和整体认识上的互补性特点。张闻天等所概括的“民族、民主、科学、大众”的文化四原则,较之于毛泽东概括且后来流行的“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三原则,不仅更为准确和完整地揭示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而且更能反映1942年以前中共高层在这一问题上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核心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仁” ,“仁”是二人定义一人的人伦理念。文化的核心理念造成了个体的基本人格结构 ,文化对个体人格形成的根本影响方式是同构投射。根据文化核心理念理解个体的基本人格结构是理解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关键。基于“仁”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的基本人格结构 ,而这正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依然按照“仁”的核心理念行为的中国人之所以具有基本的民族性、国民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贵州自古以来就是民族杂居地区。今天生活在贵州的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仡佬族、瑶族、土家族,等等,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强。这些民族,是由“华夏”、“百濮”、“百越”、“氐羌”、“回回”等古代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互相影响,融合,逐渐发展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采的,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融洽相处,友好往来,同广大的汉族人民一道,共同开发了贵州高原,推动了贵州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喇叭话是贵州省境内喇叭苗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本文从历史角度考查喇叭苗话声母演变情况,通过与今娄邵片湘语的比较,发现其声母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老湘语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带有部分西南官话色彩。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确立了涉外结婚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则,通过属人法和婚姻缔结地法的结合适用,对结婚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分别做出了规定。但在实质要件的法律适用方面对婚姻缔结地法的适用施加了不适当的限制,在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方面"手续"一词的使用不够严谨,代之以"形式"一词更为妥帖,而且规则表达方法与冲突规范的一般表达方法不符。因此,未来立法修改可以考虑取消对婚姻缔结地法适用上的限制,并在具体规定上采用国际通行的概念或术语,采用冲突规范的惯常表达方法,从而使中国关于涉外结婚的冲突规范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3.
彝族“哭嫁”是抢婚遗留下来的婚姻习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男权为中心的妇女的血泪史。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哭嫁”早已褪却了最初对不合理婚姻控诉的悲叹意义,而是作为一种婚礼仪式表现出新娘在人生转折时期的复杂心理状态。而现代的“哭嫁”已获得了艺术的升华,成为一种表达情意的抒情媒介。  相似文献   

14.
再论周人的结婚年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经书记载,周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由于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关于周人的结婚年龄历来存有争议。作为代表性的观点,汉经学家郑玄、班固就认为周人是男子到三十岁,女子到二十岁才可结婚,因为这样才符合阴阳之道,合“天地相承覆之数”;唐史学家杜佑则认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这种礼制是针对众庶,即平民百姓的,贵族则不受此限制。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和辨析,指出上述观点的不妥之处。同时,运用典籍记载、各代法律法令、考古发现,文学作品等史料,确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是指周人结婚的最晚年龄,始婚年龄则与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性犯罪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而未成年人犯强奸罪作为一种严重的性犯罪,是要受到刑法的严厉罚处的。文章作者走访了黔东南台江苗族地区,调查当地苗族未成年人犯强奸罪的案例,不难看出许多未成年的强奸案件是发生在婚姻传统习俗的“游方”中或者早婚中,与幼女发生性行为而导致犯罪。从对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地未成年人强奸案有其特殊性。文章以文化为视角,准确“度量”出国家刑法和苗族婚姻习俗在处理此类犯罪案件时需要的“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6.
人民公社是毛泽东提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之一,也是导致“三年灾害”的祸根之一。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华东局第一书记柯庆施,坚决支持并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上海和华东地区的人民公社化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在3年的“大跃进”彻底失败后,人民公社的弊端暴露无遗,但柯庆施仍然极力维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为正确总结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的教训制造了障碍。  相似文献   

17.
对于夫妻分居期间一方所借债务能否认定为共同债务问题,婚姻法第四十一条、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确立了“共同生活”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不同标准.对司法实践中法官的标准适用、举证责任等处理方式分析表明,大多数法官采用共同生活这一实质标准.在夫妻双方分居时,夫妻一方的债务原则上应当推定为一方的个人债务,除非第三人能证明有合理理由信赖这一债务属于一般家事代理范围,或者举债人配偶不能举证债务利益并未用于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18.
解读豫东婚俗中的“双全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东婚礼不但传承了中国古代婚礼的文化基因,同时也染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其中人们对"双全人"在婚礼中的作用已成为豫东婚俗的主要意识认同。如果以豫东婚礼上所使用的相关词语为分析对象,既能呈现豫东人的内心指向,也可解读"双全人"所隐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9.
清代贵州民族地区普遍存在"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必然影响到其家庭中男女性别角色.这主要表现在生产劳动中的"男逸女劳"、生育习俗中的产翁制和夫妻年龄结构中的"老妻少夫"现象等,说明清代贵州民族地区女性在生产生活中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侗族传统婚姻选择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侗族有较为自由的恋爱形式,如“行歌坐月”、“玩山”等,但恋爱的自由并不等于婚姻选择的自由。侗族传统的恋爱文化、婚姻文化均是具有规则的,受自身文化的制约。在传统社会,侗族的婚姻选择具有严格限制,如“同房族不婚”、姑舅表婚与姨表不婚、婚姻圈限制和层级婚亲规约。任何文化均具有功能。需维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秩序,使之正常运转。侗族传统婚姻选择即是社会各利益集团在资源配置中长期博弈的结果,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社会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