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原始绘画艺术和当代高科技电脑绘画艺术对美术的影响和发展,电脑在当今现代社会美术中的重要性,以及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世冕募术中心法国陆续归来的留学生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界的主流,他们以其独有的留法背景和深厚的西方艺术学养致力于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的交流与调和,不仅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著,而且在促进中西美术交流方面也成绩斐然。林风眠是留法美术学生中的佼佼者,回国后致力于传播西方艺术,推动中国美术发展,调和中西方绘画并取得创造性成果,在中西方美术交流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论日本美术之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狩野派”的纪念性、装饰性绘画艺术,是日本传统绘画艺术的典型代表,而“浮世绘”艺术的市民个性特征和日本文人画的主观主义特征以及近代日本美术对西洋画的借鉴都是对传统美术的突破。日本美术近代化的最大特点在于传统并没有被轻率地抛弃,而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创新中形成了自己的“日本画”风格。  相似文献   

4.
现代派纷繁复杂的绘画艺术让我们眼花缭乱.面对这些难以理解的绘画艺术,人们选择了逃避或沉默,绘画艺术成了神秘的代名词.这种态度对绘画艺术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其实,纵观西方近代美术史,我们可以发现,只有真诚的批评才能使美术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术,属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欧洲在十七世纪开始使用这一名词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和雕刻之类,以区别于具有实际用途的美术。所谓具有实际用途的美术,指的是我们通常说的工艺美术、工业美术、商业美术和实用美术等;也有人称之为应用美术。国外还把它统称为“设计”(英文design;日文セツヶイ)。它在近代和现代都是作为专门学科来对待的。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学从古典形态走向现代形态,其间出现了德国、日本、苏联三种主要叙述模式,而王伯敏作为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科研究领域的杰出带头人之一,他撰写的《中国绘画通史》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一、史料的拓展使中国绘画史研究朝着“真实”“全面”迈出了历史性一步;二、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朴学的基础上,集其大成地创立了绘画史叙事方式的新模式;三、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关注中国绘画的前途与命运。史学品格与艺术品格的完美统一决定了《中国绘画通史》将对今后的美术史学研究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20世纪初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美术革命"以批判旧艺术和输入西方绘画写实精神为主要内容,通过价值重构的方式,推动了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由于其发起者是新文化的思想家,使得它更兼具了学术思想和社会变革方面的多种意义。它对于旧艺术的批判不仅是针对美术领域的批评,而且体现出一种总体上文化变革的诉求;对于写实主义的提倡也不只是立足于绘画技法本身,更是将其作为社会、政治变革的一个有效工具。由于受科学主义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简化和夸大了写实主义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忽视了对西方现代艺术和现代科学的认知与理解。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中起到了独特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借鉴西方近现代进步的美术思想,开放包容,为我所用。他积极参与美术革命,强调进步的美术家要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要有“天马行空似的”创造精神,要“为社会而艺术”。他大力提倡、扶持新兴木刻、连环画和漫画创作,使之成为中国现代美术转型期的代表性画种。他主张改造传统,适应时代。他批评写意山水“竞尚高简,变成空虚”,提倡汉唐气魄。他搜集、辑印汉画像石拓片和中国传统木刻,主张在木刻、连环画和漫画创作中多采用传统手法。他从对陶元庆、司徒乔和中外现代版画的深刻评论中,提出了“新的形”、“新的色”、时代性、“民族性”等一系列新思想,他崇尚“倔强的魂灵”、崇尚“战斗”精神和力之美,对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传统民间美术的生存土壤已经发生了变化,其古老的传承方式也因民间艺人的减少和经济效益的降低等主客观原因而日显不足。把民间美术引入现代设计艺术教育是保持其传承的一种有效途径。设计艺术教育为民间美术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艺术中得以延伸。可通过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增加民间美术专题讲座与现场展演、加强民间美术研究、将民间美术应用于现代设计等措施,加强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0.
现代西方美术思潮是以欧洲工业革命为历史背景,迫使美术家改变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创造和选择新的美术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中国传统美术在吸收、借鉴西方美术的基础上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通过使用范画,能使学生极快的掌握绘画技巧、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绘画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范画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并根据不同方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2.
印象派与东亚美术关系是一个无人不知晓但又很少被说清楚的问题。文章从史实依据和美术语汇这两个角度,深入阐释了东亚美术对印象派这一启动现代美术运动之主潮的影响所在,并由此折射出了现代画法从一开始就带有的传统印痕,进而为现代美术论域中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问题抛出了一块引玉之石。  相似文献   

13.
张驰 《九江学院学报》2007,26(1):104-105
在现代高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民间美术所体现出的“本元文化”特质,可为现代艺术设计全面提供传统文化营养。本文通过揭示民间美术的内涵,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14.
美术作为作为一种非语言传播形式,从一开始就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重要的传播现象之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绘画作为社会传播手段的传统。立足于东西文化的对比,旨在分析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美术传播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东南亚古国之一的泰国,在其宗教、文字、法典、文学及造型艺术的发展上无一不刻下印度、中国及欧洲的文化印迹。但是泰国的当代美术却早已挣脱传统美术被动模仿的束缚,更加重视个体认知和创造。传统美术的积淀又成为其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沃土。本文将从绘画及工艺两个方面切入,体验泰国当代美术极具张力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商品装潢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在装潢与展示中如何利用和发挥造型、色彩、绘画、书法等美术手段,并强调了美术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美术与装潢、展示之间密不可分的主体和载体的关系以及美术手段在市场经济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商品装潢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在装潢与展示中如何利用和发挥造型、色彩、绘画、书法等美术手段,并强调了美术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美术与装潢、展示之间密不可分的主体和载体的关系以及美术手段在市场经济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扼要地阐明了何谓直觉,直觉在儿童绘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从哪几方面培养儿童的直觉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美育的美术,和其他学科一起为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美术学科在整个素质教育的体系里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和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新的课程要求中,强调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生了不少有价值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著作,滕固的《中国美术小史》就是其中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滕固和他的这本《中国美术小史》从写作背景、内容、方法及特点等几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证,进而体现了《中国美术小史》在中国美术史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