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认识源泉的双重涵义沈晓珊对认识的源泉问题,目前学术界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这是大家非常熟悉又普遍接受的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实践不是认识产生的源泉,认识对象才是人们认识产生的源泉,实践是人们的认识产生的途径。对于...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争论了几千年找不到答案。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广泛传播之后,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国自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初期起,也一直在讨论。关于这个问题争论的主要观点,一种是说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另一种是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与上述两种观点接近的观点,尽管表述不同,但总是或者接近前者,或者靠近后者。同这个问题相联系,史学界又重新展开了“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讨论。我们究竞应当怎样认识人类社会变革的原因呢?  相似文献   

3.
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进而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处于一种相互对立的关系,这是理论界长期存在的一种传统观点。近些年来,这种观点已有所突破,认识到与商品经济对立的是目然经济和产品经济,它们都属于经济运行形式;与计划经济对立的是资本主义雇佣经济,二者都属于社会经济制度。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混乱,一方面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对立起来,当作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对待,而不是把它当作商品经济的别称。另一方面,当现实经济运行发生混乱时,又把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可与计划经济统一或结合的仅仅是作为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一部分的市场调节,而不是商品经济本身,并且认为有一个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对立,二者此消彼长,没有任何统一结合可言。这些理论混乱导致了我们在经济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传统观点认为科学与宗教或者相互冲突,或者相互分离,或者是一种互相整合的关系。本文试图在对各种传统观点如冲突说、分离说和整合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理性与信仰互补的新视角来探讨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宗教与科学不仅有着本质上的对立,更有着观念上的内在联系,二者存在着一种建设性的互补关系。作为承载当代社会发展的两大车轮,科学与宗教共同谛造新的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传统中国的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假设,一是把中国传统的国家制度视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严密地控制乡村社会,使中国乡村无法发展出任何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或自治制度;二是认为乡村社会有一定的自主性。它们依靠宗族的凝聚力,或者士绅的影响力,能够抵制国家权力的渗透,并且按照当地的旧规、习俗调节村社或宗族内部关系。以上两种观点,虽然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也有其相近的看法,都承认传统中国存在国家与社会两个层面且相互对立。而来自社会学、民族学和社会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哲学界展开了什么是认识的源泉的讨论。综合起来,大致有这样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唯一源泉;第二种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第三种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与“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命题。我们认为,其实,客体才是认识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一九八○年第二期,发表了《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一文后,一些报刊发表文章,围绕“认识的源泉”问题开展了百家争鸣。对立最为鲜明的两种观点是:有的同志认为“客观实在才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甚至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另一些同志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说“客观实在才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不全面的,似乎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从表面上看,这是关于“认识源泉”的争论,仔细一想,不止于此,这个争论关系到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关系,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与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区别等问题。因此,这个讨论很有意思,值得进一步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中国史学界传统上认为,心理史学方法作为一种"唯心"的研究模式,与作为史学研究指导思想的唯物史观是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本文通过梳理心理史学方法学理发展过程,并从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物质实践活动"入手,探讨心理史学方法与唯物史观的关系,认为两者的关系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唯物史观需要用心理史学方法来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心理史学方法需借助唯物史观来解决自身的缺陷。二者相互结合,可以进一步推动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焕力 《人文杂志》2005,(6):121-128
关于宋代君相权关系,较为流行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宋朝是君权盛相权弱的时代,一是认为宋代是相权强盛的历史时期。每个观点都有支持其说的大量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两种观点常常针锋相对。这是因为各自的观点都在君相权的把握上把二者看作是彼强我弱,非此即彼的政治状态,故而形成观点的对立。本文在全面观察宋代的君相权关系以后得出结论:宋代的君权强与宋代的相权盛都是事实,然而二者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交织并存于宋代的政治生活中。形成这样的特殊的君相权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宋代所奉行的“以文治国”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0.
我们肯定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两种基本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构成基于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中前后相续的两个阶段。然而,关于这两种认识的本质区别,至今哲学界尚未确定一个统一的合乎实际的界限。下面两种观点是有代表性的:一种认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別不在于用不用概念、判断、推理,而在于感性认识没有抓住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规律性,而理性认识则进入了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规律性的认识。”另一种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原则区别,或者根本标志,就是概念、判断的运用。认识是否抓住了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规律,不能作为区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标志,而是区别抽象概念和具体(理性的)概念的标志。”这两种对立的观点为我们提出两个问题:一、感性认识是否也运用概念、判断等思维形式?二、理性认识是否都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规律?弄清这两个问题是我们正确地揭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本质区別的前提。下面我们就循着这条线索展开对于这个“本质区别”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对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有两种大相径庭的观点:其一,认为马克思哲学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本体论借以立论的那种绝对化的思维方式,进而提出了理解现实的人和人与现实生活世界关系的新的世界观,对此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生存论转向”等观点;其二,认为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与核心,马克思哲学并未超越“本体论”,而是开创了本体论的新视阈,对此有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等观点。就后者而言,对马克思哲学在何种意义上建立起自我本体论存在着相互抵牾的认识,部分学者认为仅把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或核心界定为实践还不够,实践是一个过程,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实践过程本体论。  相似文献   

12.
认识发展的动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哲学界传统的观点,认为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被写进了教科书,并为多数同志所接受。但是,它是否具有真理性,我认为值得怀疑,有重新认识之必要。(一)  相似文献   

13.
杜威的知行观与毛泽东的知行观虽然在关于知识的来源和验证上存在一些表面上的相似之处,但实质上杜威是以价值评判而非实践验证作为判断知识真伪的根本途径的,因为他坚持人的行动要以价值评价为中心。在知行观总体上,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主要表现为:在知识本质上,是唯物辩证的真理观与相对主义知识观的根本对立;在知识的验证上,是实践标准论与价值评价中心论的根本对立;在实践或者行动的本质上,是作为社会历史基础的实践与个体适应环境的行为的根本对立;在认识路线上,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与含混的经验主义的根本对立。  相似文献   

14.
关于儒家两种对立人性观的“误读”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儒家哲学史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人性观,即: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学术界普遍存在的观点是:儒家的这两种人性观是根本对立的。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是对儒家人性观的一种“误读”。笔者通过解读学术界之所以得出两种截然对立的人性观的原因,并从人性发生论的角度阐释了孟子、荀子人性观是殊途而同归的,而不是对立的。两种貌似对立、实则同归的人性观的殊途而同归表现点为:它们在最终目的和方法上是相同的,从而澄清了学术界关于孟子、荀子人性观对立之分歧。  相似文献   

15.
认识论上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是列宁提出而为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所透彻发挥的一个重要认识论原理。这是一个关系到端正思想路线的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要原理。对这个重要原理,各种哲学教科书和不少哲学论文都有论述,大都认为其基本含义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对认识的上述各种作用,无疑都是很重要的。但到底实践第一的观点,其核心和关键是什么?从上面的表述来看,实践第一,似乎最重要的是指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或者是实践对认识的四介方面的作用的总和。如果是后者,那么还是没有回答上述问题。如果是前者,与经典作家的论述,与人类认识的客观实际是否符合?这些都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作过深刻的阐述。特剐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全面地阐述了实践对认识的重要作用,但他们没有明确地提出实践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讲对立范畴之间的内在关系的,不是孤立地讲各个范畴本身的特性。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的相对性原理,是讲事物内部斗争性和同一性之间的内在关系的,不是讲两个范畴各自的特性。弄清这一点对深入讨论是有益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讲事物发展的内在的根本动力的,不是讲一切动力的。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的根本动力。在讨论中对这一原理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的认为: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差别的。对差别的认识又有分歧:有的认为:斗争性是手段,同一性是目的,因此,同一性是更根本的动力;有的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斗争性引起的,同一性只是斗争的场所,因此,斗争性是更根本动力。有的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对立面之间又斗争又同一的相互作用才是动力,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成为动力。究竟什么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讨论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问题的主要分歧所在,也是这一讨论的主要目的,通过讨论,弄清什么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拨乱反正的需要,也是坚持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需要。希望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的分歧所在和讨论的主要目的,更深入地讨论下去。对同一性的涵意,特别是对互相转化是不是同一性的基本涵意,分歧很大,也希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认为,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科学的自由观?马克思主义为何观察自由?我们应当如何认识自由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回答这些问题,是当前理论界的一个重要任务.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自由的基础在自由理论发展的历史中,德国古典哲学克服了法国唯物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在辩证地理解自由及其与必然的关系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自由观的形成准备了条件.黑格尔认为必然是自由的前提,把自由和必然抽象地对立起来是错误的.“这种不包含必然性的自由,或者一种没有自由的单纯必然性,只是一些抽象而不真实的观点.”他说:“自由本质上是具体的”,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在马克思早年有没有一个费尔巴哈阶段的问题上 ,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 :有些人认为马克思没有一个费尔巴哈阶段 ,认为马克思一开始就超越了费尔巴哈 ,马克思从来都不是一个费尔巴哈主义者 ;也有些人认为马克思有一个费尔巴哈阶段 ,马克思曾经有过对费尔巴哈的崇拜、信仰和迷信的时期 ,但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对费尔巴哈超越的潜在因素 ,从而能够最终超越了费尔巴哈。这两种观点共同的地方是 ,都承认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有继承又有超越 ,本文试图从继承和超越的关系入手 ,综述近二十年来国内对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研究。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继…  相似文献   

19.
对比法是把两种互相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并列地摆出来,形成鲜明的对照。它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文章写作技法,它在文艺创作上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很好的表现方法。列宁说:“自然界(精神和社会两者也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会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这种关系和趋向势必要反映到作品之中,这种事物之间  相似文献   

20.
在清末民初的语言变革运动中,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保守派和激进派,前者坚持继续使用文言,后者则主张废除汉字而改用拼音文字,或者至少是废除文言而使用白话。但这两种对立的观点中也有被人们忽视的共识,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语言是维系一个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正是语言变革中的民族国家想象,使得"国语"成为民国初年对立各方基本都能接受(达成妥协)的一种语言改革方案,并酿成声势浩大的"国语运动"。五四文学革命中"国语运动"与"新文学运动"的合流,使得"国语"被普遍接受并取得合法地位,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通用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