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哲学家德波提出的"景观社会"理论,是一个十分独特而又表述十分艰涩的理论体系.德波把"景观社会"与马克思的"商品社会"相比较,重在面对当今世界新情况提出他的"社会批判"理论.德波阐明了什么是"景观"及"景观社会",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景观社会"形成了"意象统治一切",提出由"景观社会"中的"真[-伪"二重性所以"伪世界"充斥,要有一种"革命性"的"总体策略"才能超越"景观社会"中"意象与幻觉的统治"等关键性命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性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2.
资本是现代社会产生的根源,资本逻辑构成现代社会的本质。资本逻辑是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而投入、获得、再投入、再获得的动态逻辑过程,在这一逻辑下,人被彻底异化和物化,沦为商品和资本的奴隶。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发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物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对资本的崇拜影响到国民经济、日常生活与意识形态,因此我国在利用好资本的同时应该扬弃资本逻辑,走出资本逻辑带给人的生存与发展困境。马克思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资本逻辑的揭示与批判对我们思考这一课题具有独到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国“情境论者”德波对二战后出现的“景观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认为“景观社会”是继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社会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控制形式,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创造施催眠术的幻象与使人昏乱的娱乐形式所组成的世界来麻木大众。面对消费的大众日益沦为景观社会的幻象囚徒的困境,德波提倡充满活力、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活动,从而消除由景观所诱发的冷漠、欺骗、被动与碎片化,恢复积极性的生存。  相似文献   

4.
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宣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变成消费景观王国,资本所刻意建构的消费社会景观是在物质对人异化基础上的再度异化,整个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一种"景观拜物教"。"景观"窒息了人的创造性与革命性,使人屈从于这一异化的力量,主体从被殖民转向自我殖民。景观社会理论揭露了资本的意识形态控制,在更深层异化统治中寻找人类自我解放的可能性,对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尖锐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运用辩证思维、以资本逻辑为主线铺展开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批判。马克思在审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商业信用等问题时,无不体现这一特点;而且马克思还以辩证态度看待诸如古典经济学家、黑格尔、空想社会主义者等其他学者的劳动批判思想。对于马克思的劳动批判理论,我们也应该用辩证态度来看待,还原其理论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6.
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马克思对劳动与资本对立之谜的破解体现为“三维理路”,即通过经济逻辑揭示资本增殖“交换关系之谜”的事实批判,通过政治逻辑呈现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现在受抽象统治”异化生存状态的价值批判,以及通过实现人的解放逻辑完成对劳动与资本对立历史性超越的哲学批判。三重批判体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的真正统一,实现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7.
德波的景观生产批判伦理是后现代符号消费的必然逻辑。他采用生动、形象的后现代叙述方法,将景观生产的异化现象和内在机制呈现出来。在描述景观生产的分离图景之时,也流露出他对真实生活的执着追求。他声称,景观生产是资本增殖的必然逻辑,也是科技理性的进一步强化。景观作为后现代工业社会生产主导模式,不仅生产了政治经济秩序,还生产了思想文化体系。面对景观生产,德波号召人们认清自己所处的异化情境,构建自己真正需要的日常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8.
媒介曾长期被理解为一种传播思想的介质而其本身不具意识形态性,但在马克思看来,媒介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等一系列早期文本中,马克思认为,人民性是媒介的本质性规定,独立客观地报道新闻真相则是媒介的基本职责,媒介还有表达人民思想自由和利益诉求、进行理论斗争和现实批判、生产文化以及教育人民的重要功能。马克思通过对媒介传播中的政治权力渗入、商业资本支配以及意识形态幻象制作等情况的分析,运用道义批判法、阶级分析法和多变的话语表达方式,深刻揭示和批判资产阶级媒介传播的意识形态性,这对当前的媒介意识形态批判和建设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不仅站在关系的立场阐述了劳动范畴,而且从社会关系出发对经济学的重要范畴——商品和资本——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物性,而是在于以物的形式承载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资本也不是一种物,它也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且只能是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因此,从关系出发厘定劳动、商品和资本等几个重要范畴,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立足点,也是理解《资本论》的钥匙。  相似文献   

10.
随着消费社会的蓬勃发展,审美景观不断涌现,审美日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西学者共同指认21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审美资本主义。审美资本主义阶段表征为商品的功能性价值与趣味性价值相结合,空间布局与景观呈现相结合,视觉体验经济兴盛;其内在机制乃是资本与审美之间的一种以资本逐利为根本目的、以想象为中间环节的"共谋"关系。在现代性意义上,资本与审美相互抵牾,但在当今时代,由于资本捕捉到人性中日益增长的对美的需求并加以利用,以及审美趣味的想象性与无限性契合了资本永无止境的自我增殖的本性,资本与审美达成"共谋",形塑着审美资本主义。从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出发,审美资本主义既是资本主义实现自我创新、自我修复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意味着资本向自我否定、自我毁灭的深层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