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劳动争议呈现出以下一些主要特点,一是案件数量逐年上升。成都市锦江区近年案件数量递增态势非常明显,2007年处理劳动争议案件57件,2008年处理案件146件,2009年处理案件415件,2010年处理465件,2011年处理357件。二是集体争议持续增多。特别是拖欠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等带有普遍性的劳动纠纷引发的争议,其主体可能是  相似文献   

2.
劳动争议的数量和特点与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法制环境、国家政策等息息相关。2018年我国的劳动争议数量仍呈高位运行状态,而且各地劳动争议数量差异较大;劳动争议案件的成因与经济政策呈现高度关联性,极易引发群体性劳动争议;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劳动争议较多;劳动争议案件纠纷类型多元化、复杂化和复合化;高层劳动者涉案数量快速增长,类型新颖;以互联网平台企业为中心的新类型案件增多,案件处理难度增大。未来劳动争议数量将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群体性劳动争议可能会进一步增多、劳动争议类型会更加多元和复杂。工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督促企业进行合法合规的自省,加强劳动争议的预防,并积极投入到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格局中去。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劳动争议的特点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大.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呈持续增长的势头.2015年、2016年,郫都区通过早期排查预防等措施,避免了案件的大幅飙升,但案件量仍处于高位.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中,"工资"无疑是劳资双方共同关注的核心话题。近年来,有关员工工资所引发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据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统计,自2008年以来,以工资或劳动报酬为仲裁标的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稳居各类劳动仲裁案件之首。实践中,由于对工资构成与工资支付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导致在与员工约定工资标准或发放工资时极易引发法律风险。本期圆桌谈话基于对当前工资构成及工资支付相关法律、法规的梳理与归纳,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深入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的背景下,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实务正面临若干新的挑战,国家对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处理有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审判的法律依据短缺,理论研究尚不成熟。依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除了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制外,还需要地方法院发挥其应有的司法能动作用,既要依法判案,保证公平正义,又要克制"造法"冲动,合情合理合法地对待每一件劳动争议案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在争议的起因、类型、特点、内容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案件涉及人员多、范围广、影响面大、情况复杂,给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特别是由于各地劳动争议仲裁大多实行级别管辖原则,从而造成了省、市、区三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案数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近年来,劳动纠纷不断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劳动争议处理难度加大。与时俱进地做好当前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对保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当前劳动争议数量上升、处理难度增大的主要原因2002年江苏省泰州市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102件,涉及劳动者4156人。劳动争议案件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各类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继续快速上升,受理案件比上年增长的32.6%;二是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争议数量上升。2002年全市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争议1114件,占…  相似文献   

8.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法,对劳动争议发生后如何解决明确了法律救济渠道,并对劳动争议的协商、调解、仲裁等程序作了法律规制,显示了国家对非诉讼方式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视。立法的重点既然是非诉讼解决方式,法律实施的重点也正在这里,即通过贯彻实施法律,充分发挥劳动争议非诉讼程序的作用,实现及时便捷的、以相对平和的方式解决争议。一方面,充分认识非诉讼解决劳动争议各种方式的作用和特点,贯彻实施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各类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另一方面,法律要在实施中细化  相似文献   

9.
《劳动者》2005,(1):i014-i016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施行后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出现的新情况,对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补充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虽然,当前人事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仲裁已逐渐整合为一体,但基于事业单位所承载的公益性质和职责,人事争议仲裁还有其特殊性,在受案范围、法律适用等方面都与劳动争议仲裁有所不同。而且,在人事争议案件审理过程中,不仅要从法律与合同两个角度去审查案件,还要从保障公共利益的政策角度去审视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同程度地反映到劳动关系中来,劳动关系也呈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案情日益复杂、影响越来越大。为及时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通过积极进取,自我加压,苦练"内功",山东省寿光市劳动保障局的3名专职仲裁员全部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获得了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由于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新型劳动争议案件大量出现,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范围越来越广,处理难度逐渐加大,单纯掌握劳动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实践对仲裁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寿光市  相似文献   

13.
《劳动世界》2016,(28):52-5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据统计,2016年青年就业群体达1500多万人,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也随之增多.据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以下称"一中院")统计,该院近三年来年均审结劳动争议案件2200余件,其中劳动者年龄在18周岁至28周岁的案件保持在20%左右.初入职场会遇到哪些常见的法律问题?劳动者应如何维护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企业改制过程中为适应新的运行机制的需要,往往对企业原签订的劳动合同进行清理、规范、变更、解除或重新签订,由此而产生的劳动争议案件越来越多.因此,依法及时妥善处理好这些特定时期出现的劳动争议案件,对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改革转制,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办案实践,就企业改制中劳动争议处理的若干法律问题略作分析和探讨,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补充解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防止劳动争议扩大化,不仅是各级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工作重点,也是各用人单位的重要职责,它对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做好劳动争议预防工作的意义《劳动法》实施以来,随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懂得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得各种劳动争议显形化,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明显增加。就成都市两  相似文献   

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2006年7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二00六年八月十四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6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法释[2006]6号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补充解释如下: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等规定的实施,给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大量具体的工伤争议案件处理中,又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江苏省劳动争议仲裁委组织召开了研讨会深入研究、探讨,统一了工伤争议案件处理的执法尺度。现就江苏省关于工伤争议案件处理的有关问题的探讨意见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近几年来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数量的大幅度上升,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复杂程度的不断加大,庭审程序和方式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就江苏省的情况来看,部分案件事实认定不清,法律适用不准,庭审的质量和效率不高,影响了仲裁权威和社会公信力,引发上诉和信访,既浪费了当事人的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也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如何在现有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优化庭审流程和方式,建立高效公平的仲裁庭审机制,实现仲裁程序的便捷、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开发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在和谐仲裁理念的指引下,认真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劳动法律服务,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坚持和谐仲裁,处理劳动争议。认真指导当事人书写劳动仲裁申请书,引导当事人举证。二是发挥调解作用,解决劳资纠纷。充分发挥调解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作用,对于案情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