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修李普曼创建的儿童哲学课程(philosophy for children即P4C)以“帮助构建更好人生”和“不以知识为最终目的”的指导思想,通过哲学的教育内容、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形成其独特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培养儿童哲学思维的任务。独树一帜的课程模式给教师带来了新的角色形象,教师成为这场哲学教育实践中的共同探究者、促进沟通讨论者以及自我进步者。随着新的形象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儿童哲学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持之以恒的教学实践练习。  相似文献   

2.
高华琴 《新天地》2011,(9):151-151
教育是“根雕”的复杂艺术,“爱”是教育的主旋律。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教师要热爱学生,应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女手足,对他们的关心、热爱和责任感还应超过自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培育好。”  相似文献   

3.
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课堂上学生不受约束提问题,教师相机点拨、指导,确实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效果。不过学生的质疑往往会在教师这不经意的包办代替中,使有效提问变成无效提问,甚至把问题的空间缩小至零,从而掩盖了问题背后所能引发的知识迁移。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该瞄准哪些“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呢?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指出:“学习越来越成为学习者主动并由学习者推动的过程。”特别强调面向21世纪的教育要树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函授教育作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函授教材为客体,以全面...  相似文献   

5.
电路基础实验教学课程“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提高学习热情。教师把自己定位于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该管理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实验教学效果,为实验教学改进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写思想的,许多学生往往在其习作中“吐露真情”,而教者则通过“学生写,教师看”这一特殊的交际手段知悉部分学生的思想有问题,有的让人尴尬。有的让人瞠目。这不仅仅是个“作文现象”问题,可以说是学生的“心病”、“症结”之所在。有言道:心病还得心药治。看来,对学生进行习作上的“思想教育”是势在必行了。这种教育,  相似文献   

7.
黄伟严 《新天地》2011,(10):264-265
蔡元培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的第一要旨就是加强德育,培养学生人格”。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学科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能力,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这个基础工具,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明确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珍视个人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想说“自由”“‘独特”“表现”等字眼里处处都在告诉我们,习作和阅读一样都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要顺应儿童天真浪漫的天性,呵护儿童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规范过分,严谨有余,授课时一板一眼,有条有理,无懈可击。这种“密不透风”的“严谨”,把学生的脑袋当作容器,塞得满满的,学生没有什么自由思考的时空。其实。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留下一点“空白”。可以“虚实相生”.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使学生生出“实”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给教师的建议》)笔者以为,讲究“空白”艺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是让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当代教师应积极追求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人性化、信息化和终身化早已成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并成为教育的明显特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当代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更应重视人的和谐发展,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更广阔的范围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终身教育观要求教师不断提高科研能力,积极追求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化。  相似文献   

11.
要重视语文习惯的培养于锦鸿,李震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重视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所以,他又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精辟地指出:“儿童的智慧长在手指尖上”形象地揭示了动手操作与儿童思维能力发展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教师角色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待与要求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而变化。随着当代哲学主题的巨大转向、现代教育观念的根本转换以及教育技术手段的突飞猛进 ,当今时代呼唤教师成为“精神世界的理解者”、“生命灵魂的唤醒者”、“生活世界的沟通者”、“知识建构的示范者”、“学生学习的促助者”、“教学策略的反思者”、“教育问题的研究者”和“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者”。  相似文献   

14.
“杨老师,你是这三年多来第一个走进我家门的老师……”一个孩子母亲的感慨令人反思。急功近利的社会和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已使电访“一枝独秀”,成为家校联系的主要方式。登门家访的缺失不但疏远了家长和教师和感情,而且不容易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身心状况,更不用提帮助家长培养高度的教育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我认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走进学生家中,进行有效的家访,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对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对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素质教育就是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提出的。同时,教育又离不开教师,因为教师在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故又有人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此,中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有效地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发展。而…  相似文献   

16.
顾明远先生高度关心教师的成长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顾明远先生就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强调:课堂作为教师的主战场,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名学生;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主渠道,教师应在课堂中成为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陪伴者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者;教师应重视自身的专业成长,历经五项修炼,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进入信息时代,教师角色应由传统教育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育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身作则,尊重并相信学生,谨言慎行,既为经师更为人师,为“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7.
张博 《新天地》2011,(8):34-34
“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不如以前那么好教育。”这是很多教师的亲身感受。但我们时常也听学生说:“老师像春蚕,老师像妈妈。”这是孩子们的心声,是孩子们的期望。“学校无大事,处处皆教育”,“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只有像春蚕,像妈妈一样,把爱心真正地付诸于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理解与尊重,才能真正获得学生的爱,以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青年校长一封信》中说:“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枯燥而单调的义务和程序,那您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都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路。”这说明科研在教育工作中是何等重要!而专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曾对“学生作文老师全批全改”这种传统作文评改方法一针见血地予以批评:“学生作文教师评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而效果呢?叶老亦曾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新课标倡导“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进行改革,学生应该是整个写作活动的主体,既是写作的主体,也是评改的主体。因此,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改是非常重要的。为有效引导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实践活动,我用了近3年的时间,开展了《学生自主评改作文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的实践研究,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近代教育家夏丐等说:“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的教育。这种爱如同父母一般的爱,但又不同于高于父母之爱,是高尚、纯洁、无私、博大的爱,它具有更深厚、更高层次上的社会意义。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会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会使学生等重、信任教师,更利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帮助,产生自觉学习、努力上进的积极性,进而激励学生智力、情感的发展。教师也从学生对自己尊重和爱戴以及学生的成长进步中获得内心职业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教师职业道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