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峡库区城市自身的条件决定了其不应以大规模、大空间、大尺度、国际化为追求方向 ,而应以塑造城市个性特征 ,营建宜人的舒适城市为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为此 ,本文提出了舒适城市的概念 ,阐述了舒适城市的主要特征和营建原则 ,指出了舒适城市的衡量标准 ,即舒适度。同时 ,分析了三峡库区的舒适资源。并提出了三峡库区营建舒适城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绍兴是著名的文化古城,正确处理保护和建设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古城建设历史,古城建设的特点着手,阐述构建魅力城市一系列具体措施,以期引起建筑规划界对绍兴古城建设的关注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古代汉语中,"魅"与"鬼"关系密切,词义蕴含着邪恶、诡异、恐惧、毛骨悚然。然而,随着词汇的发展变化,现代汉语中关于魅词素的组词,较有代表性的是"魅力"一词,它的含义非常明显,经常被用来表达一种赞美、鼓励、肯定的态度。这种词汇的变化,与近代语言的文化革命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与其大众化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魅力是其能够大众化的先决条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其魅力能够对象化的必然要求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是综合性的而非单质性的,是动态而非静态的,是生成而非既成的,唯有通过应对现实的挑战并在其中完善中自己,才能增强和显示其魅力。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要求,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路径应当是做到“两个结合”:将对马克思主义应有内在魅力的充分展示与发展外在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相结合;将通过大众文化潜移默化的间接引导与合理制度建构的直接导引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经历了300年发展的俄罗斯城市圣彼得堡,仍然保持着建城初期的空间魅力.在考察了该城之后,本文对这种魅力进行分析和解读.归纳有:历史的厚重感,完整的空间体系,清晰的空间识别度,软质景观元素的特点以及老城新生的适度手法等.  相似文献   

6.
施密特在阐释马克思自然概念的过程中,揭示了自然的社会伦理本质,生成了一系列自然与社会之互维性的问题式,其中包括自然概念的社会一历史性质;自然概念所具有的社会一历史性质;自然的社会中介和社会的自然中介;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机制。这一思想不仅为我们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奠定了道德哲学基础,也为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然伦理观的生成奠定了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环境伦理促进了能源立法,并持续改变着能源立法的目的,还为实施和遵守能源法规提供必要的道德前提。在能源立法的调整对象、指导思想和立法目标等方面均与环境伦理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8.
“伪科学”一词存废之争的理性审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在《科普法》中是否应删除“伪科学”一词,之所以近来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争论热点,与这一讨论实际上聚焦了我国社会环境良性建设和学术环境良性建设中的诸多重大的冲突因素大有关系。如果“伪科学”问题值得法律关注,那么应当在《刑法》和《教育法》中进行设置,在《科普法》中出现匪夷所思。“伪科学”一词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常见提法,没有准确定义,一些新的科学理论最初也被冠以“伪科学”受到某种势力的打压而难以得到承认和传播。是“科学”还是“伪科学”更是法律所没有能力判断的,因此在法律中删除“伪科学”一词具有合理性。一是并不影响法律对以任何名义恶意欺骗的犯罪进行打击和惩罚;二是保持了法律的纯洁性和理性原则;三是维护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认识自由、思想自由和科学研究自由。由于科学认识理性尚未在中国完全建立,一方面有些人科学认识理性素质低下,对现代科学成果盲目质疑,幼稚地宣称有“最新重大科学成果”发现;另一方面有些人以打击“伪科学”为名,不自觉地对科学创新活动形成了严重的阻碍,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资源持错误的虚无化的态度,成为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只有培养公民的现代哲学认识理性和现代科学认识理性,才能够逐渐消除我国科学创新领域出现的这些低级现象,形成真正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使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得以尽快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时,"包容性增长"成为此次会议热议的话题。这一新提法的提出并付诸实践将对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并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大多数人。本文主要从"包容性增长"的概念理解入手,进一步对这一概念展开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徐云 《社区》2012,(15):10
有媒体统计,在年初公布的地方政府2012年工作报告中,有26个城市表示要在今年建设智慧城市。而这些城市中不但有北京、广州、深圳、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同样也有中山、漳州、龙岩这样的二线城市。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 ,最直接、最密切的就是人类社会与地球的关系。在地表自然界 ,生物圈、人类圈与其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若无重大自然灾害或人类干预 ,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人类在变革自然和创建人工生态系统工程中 ,一方面创造了巨大财富 ,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但是 ,生态灾难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用“生态危机的哲学”唤醍全人类的家园感 ,是生态学家和哲学家的共同使命。  相似文献   

12.
共产主义理论是科学真理和价值理想的统一。从维特根斯坦"可说"与"不可说"的划界理论入手,以"真理事态"和"非确切事态"的逻辑边际为界,坚定共产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回归为共产主义理论奋斗的初心。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它的纲领性原则及其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超越,都是"可说"的,并且一定是可以说清楚的。而共产主义何时能够实现、它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实现共产主义之后又会怎么样,则是"不可说"的。"不可说"的未来要求今天的人们保持沉默,但要呼吁我们的子孙后代,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实际给予"补写"。  相似文献   

13.
网络世界的来临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看 ,网络世界的出现并未改变世界的物质本性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性论看 ,网络世界的出现使人的本质的实现进入一个新阶段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革命理论看 ,网络世界的出现将使人类社会发生一场不同于以往的社会革新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理论看 ,网络的出现并未消除意识形态的差异 ;从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理论看 ,网络世界的出现并未改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了困扰当今煤矿安全生产的瓦斯突出机理,认为参与突出的煤岩体的形变是和时间因素紧密相关的,而且此过程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最后从哲学的观点出发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流变理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动物的三大本能之一的安全本能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里被马斯洛归结为。安全需要”,它在人类身上突出表现为意识性的。归属感”等精神或情感需要。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内在本质历来众说纷纭,而作者从这个角度人手,认为儒家学说的实质乃为生存而寻求群体归属的心理需求,个人权利附着在群体意志中。中国古代君权专制和宗法关系、宗教信仰等社会形态的产生以至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皆与此有着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黑格尔哲学史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历史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相统一,并且把这一思想运用到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体系中去加以解读,从历史学自身发展的哲学反思角度说明了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思想出现的必然性。对于"现实"、"历史"、"逻辑"这些基本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具体含义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统一"思想的深刻内涵。在解读"历史与逻辑统一"思想的过程中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这同党中央一再强调的科学发展观首先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本文试从物质世界的永远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普遍联系、过程论、群众史观和生产力理论的角度对其做一些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本文拟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一是每一个代表的哲学理论基础,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的哲学理论基础。而在这种概括中,又尽可能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理论创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鲁迅精神已经是中华民族精神“回心轴”上的一个关键性定点。鲁迅生命的“回心轴”是生成于鲁迅在人生绝望之海的洗礼碰撞中,本真意义上一次探底式的生死抗争;是生成于近代以来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的瞬间裂缝中,各种新旧力量为争夺“权威”的中心舞台而展开殊死搏斗的混乱中的一个奇迹。鲁迅精神之所以成为民族的“回心轴”,是因为他不仅在历史的高速旋转的漩涡中准确的介入了“那个不动的轴心”,参与并融进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区,并且开拓性的扩展延伸了民族精神新的生命生长点。鲁迅精神的“回心轴”指向既是历史的又是时代的,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今天在民族复兴的当口,我们只有整体上及时而精准的承接好鲁迅生命“定点”的把手,重新唤起民族精神生命“回心轴”的新一轮探寻与澄明,以及由此展开“定点”式的决断行动,才能够躲过卷入历史虚无“黑洞”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贾谊通过对老庄以来“道”这一哲学范畴的扬弃,立足社会现实,给“道”赋予了新的哲学内涵:首先,“道”是万物的根本;其次,“道”是认识万物的根本法则;再次,“道”是人生的境界;最后,“道”是天地万物始基的真实存在。这界定有极其丰富的哲学意义和实践意蕴,为他的认识论、伦理观、历史观和治世观,乃至礼法结合的思想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形上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