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家族企业存在无可厚非,但优缺点分明。家族企业与现代企业相结合是家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取向,即所有权是家族的,管理层是社会的,持股权是公众的。企业创业时期入户犹如春季,产品得到市场认可,扩大生产时入门犹如夏季,进入发展时期应入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导入优秀的企业文化以企业发展入"道"为宗旨,遵从市场经济规律,使企业建立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统一,拥有核心生存力,不断地去适应不确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邱波 《决策探索》2007,(8):30-31
家族企业始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的印象中,家族企业是一种落后的企业形式,用家族的规则来管理企业也就成为一种管理落伍的代名词.这是对家族企业的一个误解,认为只有实行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才是家族企业.但实际上家族企业的定义已经逐渐地扩大,只要由家族控制或拥有绝大部分股权的企业都可以被称为家族企业.  相似文献   

3.
覃永 《决策探索》2007,(4):19-21
家族企业是当今社会最为活跃的经济主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家族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那么,家族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呢?笔者认为:政府部门主要抓好经济法治、环境建设和企业家队伍建设,家族企业自身主要抓好资本社会化、管理专业化、企业治理结构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其中近90%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建构的基础,其作用和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与非家族企业相比,家族企业的文化呈现出以中国传统"家文化"为基础,注重亲情和人情的管理方式,强调稳定,创新动能不足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曾晴 《经营管理者》2013,(17):53-54
家族企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企业有漫长的发展过程,是一种普遍的企业形态。有效合理地管理家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充分发挥优势,避免劣势,以便家族企业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随着社会竞争加剧,企业规模扩大,需要适度改变家族观念,使企业得以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多数的民营企业的"接班"都是采用"父传子、子传孙"的方式,而由此催生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当时的发展需要。但是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业务的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家族企业传统的治理模式中的管理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冗员、裙带关系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家族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家族企业的变革强烈地呼唤着企业管理创新,强烈地呼唤着建立现代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分家经常会导致家族企业被分拆或败落,这使得人们对其存在一定成见,认为分家对于家族企业发展总是负面的。对我国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家族企业分家案例的分析表明,家族企业"分家"并不必然导致企业衰亡,尤其在战略创业导向之下,可能通过分家相互构建起战略性的产业联系和竞争合作关系,从而使得家族企业演变成企业家族。从裂变创业视角,更有助于揭示分家对家族企业创业和持续成长的正面价值。  相似文献   

8.
家族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其内部信任在不断变迁.正是由于最开始的家庭内部信任使家族企业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迅速发展起来.家族企业在进入二次创业的时期必须要重塑内部信任,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的信任观和信任制度,这样才能实现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中小家族企业涉及各个行业,数量众多,企业规模不大,经营方式灵活,在解决就业、增加税收、繁荣市场、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中小家族企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壮大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中小家族企业内部分析其可持续发展中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广大中小家族企业提供参考。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可以这样认为,不论是家族企业,也不论是大型集团还是中小企业,将选好接班人融入企业发展远景是战略的必然选择,否则在今后发展中企业战略思维上的弱点将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11.
比较 1.企业管理模式 中国家族企业的领导者在企业中"领导"和"家长"的角色混淆,在企业管理中有意或无意地以家族伦理替代企业伦理.家族企业内形成类似家庭伦理中的长幼与辈分秩序,并建立以血缘关系为主线的特殊主义信任以维系这种内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薛伶俐 《经营管理者》2013,(26):184-184
家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调查显示,我国家族企业经营年限平均仅为8.8年,如何延长家族企业的寿命成为学界广泛讨论的话题。每个企业都有其生命周期,家族企业在不同生命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会遇到不同的危机。本文以家族企业生命周期为视角,分别探究在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导致家族企业灭亡的典型因素,并提出对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薛盼盼  邢娟 《经营管理者》2011,(8X):267-267
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家族企业都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一旦进入成长和发展阶段,家族企业往往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制度因素。本文从家族式企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内部股权结构是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家族企业作为民营企业的一种主流企业形式,无论在发展生产力、扩大劳动就业方面,还是在促进地区经济繁荣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却比较低。主要原因还是企业有意或无意间忽略了加强员工管理的问题。因此,要实现我国家族企业的繁荣发展,就必须对当前我过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方面。一、家族企业人才管理的具体现状美国学者克林·盖尔西克认为"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也认为家庭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到80%之间。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倡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没有明确提倡发展家族企业。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家族企业比比皆是。在美国前500强企业中,约35%是家族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的前10名里有4家是家族企业。可以说,家族企业是一种跨越时空、跨越不同发展阶段、跨越不同经济社会制度的组织形式,所以我国发展家族企业并非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权宜之计。目前我国一些家族企业已基本完成了粗放式经营的积累阶段,开始进入成长期,  相似文献   

16.
峰岭 《决策探索》2003,(12):45-46
近年来,我国江浙、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家族企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构成中不可小视的一股增长力量.在企业发展中,人们往往将家族企业与封建、落后的管理方式相联系.然而,在欧美各类企业构成中,家族企业仍有旺盛的生命力.据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显示,美国约有70%的家族企业传承到2代,有近2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承到第3代,有15%的家族企业能够传承到4代以后或世代相传下去.在美国500家大企业中,仍有近40%为家族企业.  相似文献   

17.
落后的治理结构是制约家族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治理结构的不断演进推动了家族企业的成长。我国家族企业要突破成长中的瓶颈就必须在治理结构上实施创新,由原始的古典家族企业向现代家族企业过渡。家族企业在发展初期并不一定要实行股权多元化来促使企业发展,但从长远观点来看,实行产权多元化是必然的,也符合企业成长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受到特殊的文化传统、特别的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其树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其难以进一步发展。家族式企业的弊端逐渐暴露,其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的家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长挑战和观念升级,管理变革等问题迫切要求家族企业管理决策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李琳 《经营管理者》2013,(4X):339-339
家族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然而,家文化作为家族企业文化的根基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严重阻碍了家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以儒家人本思想为导向,结合西方企业文化理念,对家族企业文化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人认为家族企业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必须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的企业,事实上,家族企业有三种形态:一种是采用"人治"管理方式的家族企业,由创业者掌大权,次要管理职位则由其家族成员担当;第二种是从"人治"过渡到"法治"的家族企业,规章制度成为其重要特点;第三种是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现代意义上的家族企业,自己拥有所有权,但经营权交由非家族成员支配.我国私营企业目前80%以上是第一种形态的家族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