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西部人口与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保证西部人口、经济、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关键所在。在对大量丰富的西部人口、经济、资源的有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西部人口的数量、结构、素质等几个方面的状况和成因,分析西部的自然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并与全国以及东部状况进行比较,提出西部人口与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与中国人口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将对中国的人口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 :一、西部开发为建立“利益导向型人口控制机制”提供了契机。二、可以加快西部地区人口转变的进程 ,促进人口政策的实施。三、有利于缓解西部地区严重的劳动就业问题。四、为加快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条件。五、加快人口的迁移与流动。六、对促进西部地区乃至全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七、有利于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人口与生态经济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人口问题和城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这不仅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而且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围绕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加快城市生态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步伐,实现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怀柔区人口计生工作紧紧围绕“坚持一个中心、完善两大体系、抓好四项机制建设”的思路,“小人口”巩固创新、“大人口”稳步推进,促进了全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重新修订了研究生专业目录,新增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这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又反映了经济学界对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深刻思考所得出的结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性质可概括为三点:综合性,理论性,以研究解决经济问题为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将成为21世纪经济学领域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西部开发中的人口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0 0年初 ,中国政府宣布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 ,加强对西部人口问题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控制人口增长是西部开发的基础 ,西部大开发不需要伴随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 ,相反要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要提高人口素质和调整人口结构 ;开发人口资源 ,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可以改变自然资源 ,促进资本形成 ,推动技术创新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西部大开发的目标。西部开发 ,不是盲目、无序、短期和掠夺式的开发 ,选择的目的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 ,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湖北是工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湖北要把经济搞上去,由内陆地区工农业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实现振兴崛起,就必须使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降下来,以科学控制人口再生产支撑经济再生产,促进湖北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如果说以工农业为主的物质生产是湖北建设经济强省的主体,那么,控制人口和保护环境则是湖北建设经济强省的两翼。要使控制人口这一翼强劲有力,重要的在于确立正确的思路和对策。———以建设经济强省为中心,把人口控制纳入我省及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用2003-2012年人口经济压力相关指标,运用动态因子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口经济压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03-2012年间,西藏、贵州、宁夏、云南、青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我国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地区,而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江苏省等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人口经济压力最小的地区,表明我国人口经济压力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第二,人口经济压力的影响因素:人口生活水平压力>人口增长压力>人口就业和素质压力,表明人口经济压力与经济发展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大力发展经济是减小地区人口经济压力的主要途径之一。落后地区要注重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达到人口与经济规模协调发展;第三,自2003年以来,我国人口经济压力差异呈现不断扩大趋势,表明我国省域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因此缩小地区间的贫富差异也是一个缓解我国人口经济压力差距过大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探讨了人口的乡城转移经济与转移不经济,以此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口迁移问题。笔者认为,人口的乡城转移从长期和总体上是经济的,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但是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因为速度、规模等问题使得人口乡城转移发生不经济问题,所以,通过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和农村,可以矫正这些不经济现象。人口乡城转移不经济的发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诱因,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为了使人口的乡城转移合理、有序、渐进和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的人口与发展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虽然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但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际出发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人口快速增长对经济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 ,人口过多将仍是我国的首要问题。从全国来看 ,西部地区生育率高 ,人口增长势头大 ,人口素质较低 ,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发展水平低。这些问题若不能很好地解决 ,将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大障碍。为此 ,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决定》 ,坚持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巩义市的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必须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为此,巩义市将人口计生工作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进行运作,以系统思维决策,促整合效应升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的特点,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最终在西部地区。中国可持续发展要以西部大开发为依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根据西部实际、结合我国国情,借鉴他国区域开发经验,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 2 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必须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互相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①可持续发展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而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西南地区 (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广西 )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地区 ,而经济又相对欠发达 ,因而 ,其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西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一、西南地区人口发展状况及特点1 人口总量增长速度呈…  相似文献   

14.
西部开发进程中的人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开发不能忽视西部人口问题,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人口问题,是关系西部大开发成效和成败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在西部开发进程中必须适时地解决好:西部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问题;西部人口承载量问题;与西部开发进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问题。西部发展最终还得依靠西部人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面向未来和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1994年我国推出,《中国21世纪议程》,其中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可分六个方面,即: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可持续发展、生产年龄人口与生产资料的可持续发展、人口文化素质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地区…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口诸问题中,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与经济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解决人口问题从控制人口数量入手不仅是必须的,实践证明也是有成效的。但是如果只是控制人口数量,而经济不发展或发展缓慢,人口问题即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矛盾仍然不会得到彻底解决。因此,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计划生育两手抓,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如果能使计生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做到少生、快富,不仅人口数量控制好了,而且群众富裕了,逐步使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人口问题才会逐步得到解决。各地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规模已经进入负增长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使用1991-2020年省级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考虑实际经济运行的条件下,以人口老龄化作为门槛变量,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为负,且人口规模扩大或缩小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强于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而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为正;在人口规模变动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均呈“U”型的关系。在生育政策调整的情况下,还需要依靠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投资、资本集聚、开放对外市场等途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人口规模有助于经济增长数量的提高,但规模扩张却不利于实现效率优先的发展目标,即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在人口规模巨大优势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变量,在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化并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如何利用仍然规模巨大的劳动年龄人口,提高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是保证经济增长的基本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颖 《西北人口》2007,28(5):25-30
本文运用系统论、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青海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总体水平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模型,计算出这五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并进行了评价,为青海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几十年来,东北亚各国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发展,同时也经历了急剧的人口变动。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过程中,各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已经面临新的人口发展趋势和新的人口问题。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作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东北亚区域的人力资源合作,促进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进一步推动东北亚区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东北亚区域人力资源的合作具有很大潜力。由于几十年来人口动态与人口结构的变化,东北亚区域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所以开展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作,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广泛开展东北亚区域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有利于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书明 《西北人口》2012,33(5):95-100
人口问题是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十一个重点经济区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人口分布,以沿河流域、交通干线和主要城镇呈现出明显的带状特征,具有集中、均匀与差异并存的多样性特点;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对于资源与环境形成巨大压力。随着区域经济—体化的推进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人口流动加快,人口计生工作面临新问题;区域人口管理体制创新不够,组织协调区域人口发展面临诸多限制。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地方政府应组建区域人口协调机构,构建区域人口信息共享机制、政策协调机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流动人口管理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