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住在甘肃省兰州市王官营村的颜大东老人,看着眼前5间崭新的砖瓦房,激动地说,“要不是共产党的好政策,我这生了两个女儿的穷老汉,恐怕人了土也住不上这新房子。”2008年,甘肃省委、省政府规划用5年的时间,帮助全省10万多户农村特困群众改造危房,并决定将农村“两户”纳人优先改造范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天津市北辰区城中村改造和示范小城镇建设涉及到百分之六十以上镇街有拆迁任务,为解决在拆迁过程中给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带来的难题,人口计生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筑牢网底,确保了人口形势的稳定。指标导向,引导镇街在基层基础管理工作上出实招。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农民工(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农民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题调研工作的总体安排,我们于2005年4月26~29日赴河南省对农民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在郑州市和漯河市分别召开了省、市、县(区)三级相关部门和人口计生部门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的农民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农民工座谈会,先后考察了郑州市中原区旮旯王村、二七区董寨村、管城区北顺城社区、金水区鑫苑名家住宅小区,漯河市汇通集团、中华路市场。一、流动人口基本情况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2004年末,全省总人口9717万,占全国总人口的7.5%。同时,河南省…  相似文献   

4.
论北京“城中村”改造——兼述流动人口聚居区合作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以来北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这场由政府主导的乡村社会变革,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概括北京城中村改造模式的基础上,对城中村改造的作用给予了积极评价,同时指出城中村改造周边地区可能面临更深的发展困境,应通过合作治理寻求解决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社会问题的治理之道。目前北京已经具备了实现流动人口聚居区合作治理的基本条件,可以在市区政府是主导、乡村组织是枢纽、社区成员是核心、社会团体和社会单位(企业)是支撑、专业NGO是助推器的合作治理框架下,以生活设施改造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统筹兼顾尚待城市化地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战略任务。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中村改造、迁村并点等工作已陆续展开并向纵深发展,原有的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建制被打破,对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从首批城中村改造试点村开始,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结合该区工作实践,笔者对城中村改造期间的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将”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列为每年为全区人民办10件实事之一,并由区财政每年支出100万元用于此项工作的开展。为此,二七区被确定为全省出生缺陷试点项目县(市、区)之一。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在市(商)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中探索出“法人负责、企业化管理”的新机制,真正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切实提高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一、采取“四项措施”,构建保障机制1.调整思路,转变管理模式。二七区人口计生委在坚持“属  相似文献   

8.
伴随国家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东省诸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及城中村改造近年来有了很大进展,居民户籍取消了原来的"农业"与"非农业"两种性质,统一称为"居民户口",对城区内48个"城中村"进行了改造。这种户籍制度的重大变革,对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带来很大影响,给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口计生系统结合本地实际,采取给党员干部念"紧箍咒"、装"杀毒器"、上"安全网"等有效措施,确保本系统干部廉洁自律。  相似文献   

10.
德政南街地处广州市中心。全街共9,090户,总人口33,701人。已婚育龄妇女6,009人,已落实节育措施的5,611人,由于辖内有很大部分地域属旧城改建范围,因而,据不完全统计,街内的拆迁户、空挂户就有700多户。人口结构以个体户、人力三轮车工人、搬运、建筑、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SOCSIM微观模拟方法将家庭转变的关键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口因素和居住方式因素两个方面,并进一步将人口因素分解为人口惯性、生育率、死亡率和结婚率四个层面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当前人口变动相对稳定,较小的波动使其在家庭转变中的贡献率相对较小,而居住方式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人口因素的进一步分解还发现,人口惯性及生育率水平的作用相对更大,生育率水平、结婚率水平带来的影响与人口因素的总影响方向是一致的,均提高了一人户、一代户、二代户的人口比重,降低了三代及以上户的人口比重.与之相反,死亡率的影响与人口因素的总影响方向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12.
明清文书档案反映的农民家庭规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明清部分文书档案为中心,对明清农民家庭规模进行考察。研究发现,遗存的明代户帖、黄册文书等展现了当时一些农民家庭人口构成的具体情况,其规模较小,户平均为5口左右。清代保甲烟户册显示的家庭人口规模大致与此相同。黄册底籍所载表明,小家庭占当时农村居住人户的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在现代中国社会中,婚姻关系是固定的一夫一妻关系;血缘关系则主要指父母和子女之间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等。中国还有“户”的概念。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主管人和与其共同居住一处的人为一户,以主管人为户主,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以本人为户主;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公共宿舍的人,共立一户成分别立户,在概念上称作集体户;而以婚姻和血缘及收养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户,在概念上称作家庭户。可见,中同的户主要指以居住地为标志的群体,它与家庭在概念上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泰州市于2001年行政村合并后,村级地盘扩大,人口增多,村民组长撤销,村干部减少,中心户名存实亡。这种现状迫使计生部门对要不要重建、怎样建和如何发挥计生中心户作用进行认真审视,仔细总结,深刻思考:一是实现计生村民自治需以中心户为载体,促使村民自治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不仅要加强村人口学校培训、宣传品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作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内容,探索出"五个一"工作法,连续五年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一有一个运作高效的领导组织。成立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领导小组,并把它列入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福建省永春县东平镇计生协会建立“二女户”防灾、抗灾预警机制。 在台风暴雨的多发季节,东平镇计生协会组织精干力量对全镇的所有农村“二女户”的房屋居住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把两户居住在危房的“二女户”纳入“二女安居工程”;对5户急待修善的,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计划生育委员会于1986年6月,在该州进行了一次占总人口5%的人口婚姻、生育状况抽样调查。调查以现行的区划地址作为统一编码,按分层、系统、整群的方法,农村以村民小组,城镇以居民小组为单位,随机抽取了1555个样本单位,共调查39019户,172547人,占被调查总人口的99.56%,其中土家族为89275人。现将手工汇总的土家族人口中的妇女婚姻、生育状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改造"后形成的城市"农村新社区"处于农村向城市社区过渡的边缘地带。行政体制的变化,必然给"农村新社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及手段带来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新社区计生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推进农村新社区"和谐计生"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1990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灵川镇同化村开始探索建立家庭计生责任“联保”制,以每10~15户育龄妇女自愿组成一个“联保”小组,选出小组长,每人交一定数额的抵押金,相互承诺不结扎不再生育,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管理。到2007年,同化村在上级的指导下取消了抵押金的做法,进一步探索建立“两委负责,协会参与,村民自治,知情选择”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新模式,并引入利益导向机制,增加政府和部门、村委会的承诺,终止“联保”制,开展“诚信计生”活动。从此,育龄妇女自愿结合相互守信,政府部门、村委会与村民承诺互信,建立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诚信计生”工作模式,真正实现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全村2975人,760户,共成立66个“诚信小组”,100%的已婚育龄妇女参加,多年来保持无政策外生育。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江宁区东山镇红光村位于镇西,南京城区以南。现有农户542户,总人口1905人。其中育龄妇女565人。2000年人均收入达4600元。至今,已连续7年无计划外生育。累计一孩率达7110%,1997年以来,该村就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后来又进行了规范和完善,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一、提高认识,为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提供思想基础红光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经过多年的艰苦工作,集体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计划外生育也多年没有发生了。但是在计划生育的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