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科学产品的涵义与特征把科研成果同科学产品两个不同的概念相分离,这对科学内部和科学与社会的经济活动的评价都是十分重要的。科学产品既不同于科研成果又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点和属性,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研究最终结果是科学产品,而不是科研成果。科学产品不是狭义物质商品,它虽有商品属性,但不表现物的形式,而只是表现为劳动能力本身的形式。这主要是科学研究和科学产品对社会的功能是同一的,社会整体不是对科学技术内部的阶段性科研成果发生兴趣,阶段性科研成果只能提供知识,不能成为社会需要提供效用和起动的牵头作用,科学技术变生产力过程,是生产系统不断对科学产品进行同化吸收过程。科学内部的成果,从科学整体来看,是分割性或是不完备的阶段性成果,只能是自然经济,它不能被生产系统所同化  相似文献   

2.
什么叫“思想库”?它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一种软科学研究机构,也称“智囊团”或“咨询公司”。它没有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也不生产任何物质产品,而是聚集了一批专家,运用他们的集体智力,为社会、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的组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供满意的或最优化的理论、策略和方法,并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技术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智力劳动产品.技术商品的构成一般包括实体和载体两部分.技术商品实体是指技术商品的实质性内容,或者说是人类智力劳动的凝结体;技术商品载体,则是指体现技术商品的物质形式.比如一件关于机械制造方面的发明,这个发明本身为技术商品的实质性内容,而体现这个发明的有关资料,比如图纸、录相以及已制成的样品性机械设备等,即为技术商品的载体.技术商品和科学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用来交换的,物化在一定载体上的以某种形态独立存在的社会智能产品.而作为科学技术却可以独立于载体之外,以无形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之中.另外,科学技术还并不一定是可以用来作为交换的对象,而是随某项科  相似文献   

4.
关于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争论由来已久。非物质生产领域生产无形商品的劳动也创造价值,旨在确立一种判断标准或基本原则,即不管是物质生产领域还是非物质生产领域,凡是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创造价值,不生产商品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这里的关键是要承认非物质生产领域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是商品——无形商品。  相似文献   

5.
论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驰名商标在英文中称“Well-knowntrademark”,在日本称“周知商标”,一般消费者则通称之为“名牌”。其含义是指那些特定的生产经营者,在其商品上使用的用于区别商品来源的标志,在该商品行销区域内,已为广大交易者、消费者所熟知和信赖,并经权威机构认定的信誉较高、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1]。一商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伴随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应运而生,是竞争的利器。普通商标一旦成为驰名商标,便成为竞争者的财富,具有了识别和财产的双重价值。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商标,瑞士的“雀巢”商标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其商业价值不…  相似文献   

6.
一题: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吗?钱学森同志1990年4月11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里科学技术包括社会科学,而且在我国目前,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有关键性.”社会科学技术之所以也是第一生产力,是因为:第一,社会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人类的生产可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与此相适应,人类的社会生产力亦可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初稿中,明确提出了“精神生产”和“精神生产力”的概念,并用以补充“物质生产”和“物质生产力”概念的不足.《资本论》中的“精神生产力”概念,主要是指人类以知识或智力形式表现出来的改造世界的能力.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中,人的智力、知识作为精神生产力,不仅是指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而且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和其他一切智力因素在内.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是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是各门科学之间的相互结合与渗透的趋势,即所调整体化的趋势正在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已开始正如马克思所预见的那样,成为“一门  相似文献   

7.
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科技商品的价值量也应该由生产科技产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但传统的商品价值量计算理论却在这里遇到了新的挑战。因为,科技产品是一次性产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无法确定。另外,科技产品在交换时总是在价值之上出售,这里价值与价格的背离,似乎是违背了价值规律。究竟以什么标准作为科技商品价值的衡量尺度呢?我们认为,科学技术作为商品,呈现在买方面前的物质载体只是虚假的外壳,生产它所花费的劳  相似文献   

8.
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能不搞清商品的定义.而目前流行的有关见解,我认为是不确切、不科学的.如有些书上说:商品就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这种观点首先就难以解释.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前后,人们偶然交换的产品并不是为了交换才生产的,那是原始人为了自身的消费而生产的.可是,能说这些经过交换的产品不是商品吗?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投资是指科学技术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所需设施、资料和人员的投资,教育文化投资是指教育文化活动及其所需设施、资料和人员的投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是把学校、保健设施等的支出,作为社会消费基金来分配的。因为,这些部门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但一样需要消费物质产品,这种需要只能由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满足。在现实生活中,用于科学、教育等部门的投资,又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用于它们的基本建设,这是属于非生产性积累;另一部分是用于它们的日常开支,这是属于社会集体消费。社会集体消费基金,来源于消费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来自积累基金。这两部分投资虽然来源不同,但都是非生产投资,因为它们都不是扩大再生产基金。用于科学技术、教育的基本建设基金,虽然其物质形态也是建筑物、设备等,但它在本质上仍然只是固定消费基金,与工农业生产部门的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一样。它虽然也是必要的,但比重不能过大,以免影响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从而影响扩大再生产。  相似文献   

10.
商品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叫商品。马克思说:“能同别的产品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一种劳动产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或者有使用价值而不进行交换就不是商品。一般未经人类加工的东西(如空气、原始森林等)和用于满足自己需要而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 商品是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出现以后才产生的,在不同的社会体现着不同的生产关系。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文艺产品生产应重视社会效果与经济效益。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论把握和实际运用,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文艺产品的生产,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一社会主义文艺产品具有商品性这里所说的商品性,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文艺产品的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存在着交换关系,文艺产品以商品形式出现,它除使用价值之外,也具有交换价值。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讲了“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肯定了艺术也是一种社会生产。那么它就必然有个生产与消费的问题。例如作家创作出作品是文学的生  相似文献   

12.
“创造”一词 ,《辞海》解释为“做出前所未有的事情” ,心理学上 ,“创造”指最终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品(包括物质的和观念的产品)的活动或过程。实际上创造就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是产生新事物的劳动过程 ,它为人类所特有。创造性表现于诸多领域 :科技领域 ,如计算机技术、克隆技术 ;精神领域 ,如雷锋精神 ;制度方面 ,如“一国两制” ;经济管理领域 ,如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等等。一、创造性 :人才的时代特征人才 ,是个动态概念 ,不同时代 ,其含义不同。墨子认为 ,人才“厚乎德行 ,辩乎言谈 ,博乎道术” ,这反映了诸子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月刊》1982年第9期上发表了晓亮同志的题为《生产力是物质的而不是精神的》文章(以下简称晓文)。我认为,他的一些观点是不够全面的,特提出自己的意见,与晓亮同志商榷。物质和精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①“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②精神则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它是高度发展,高度组织的物质(人脑)的机能。精神对于物质有依赖的作用,思维不能离开人脑。但精神毕竟是与物质相对立而存在的范畴。晓文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出发,引证了经典作家关于物质和精神,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和社会意识之间关系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质的生产力(生产物质产品的力量)”和“精神的生产力(生产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商品经济下,商品是用来出售的劳动产品,因而商品必须完成从商品体到货币体的跳跃。这是商品的惊险跳跃。如果跳跃不成功,商品就失去商品性,商品生产者就会破产。社会主义商品也是为社会生产的,因而它也要完成惊险的跳跃。为了使社会主义商品完成这个惊险的跳跃,实现为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服务,就要十分重视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产品的使用价值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它可以是只对生产者自己有用的东西。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使用价值,它要成为不是对生产者自己而是对别人有用的东西。马克思说:“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资本论》第1卷第54页)  相似文献   

15.
政治经济学某些理论概念的表述,往往很常见也很常用.但是仔细推敲,不一定很精确,不一定很切合《资本论》的原意.所谓自用产品“没有价值”就是其中一例. 自产自用的这一部分劳动产品,通常作如下的表述:因为它不出卖,不是商品,所以它“不具有价值”或“没有价值”.这样的表述不能说它已经十分精确.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不是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时,指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在笫二段第(6)点有:“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在第(8)点有:“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  相似文献   

17.
学论与官论 --关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桥驿 《学术界》2001,(2):148-153
首先解释一下本文题目 :“学” ,泛指学术界 ,“官” ,指领导层 ,或者说学术界的领导层。“学论” ,指学术界的讨论 ,如举行一次学术讨论会 ,发表论文 ,出版专著 ,对某一种学问交流不同的意见等等。当然 ,“学论”一般都不是定论 ,学术界要论定一种学问 ,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或几代人的琢磨 ,例如《禹贡》一书成于战国后期 ,学术界现在已经基本论定 ,这是经过多少年代、许多学者研究而获得的成果。而且即使如此 ,至今还有人发表不同的意见。但“官论”与“学论”不同 ,它具有权威性 ,可以一锤定音。它不是讨论 ,而是论定。“官论”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论述商品的价值量时,给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并且指出:“只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资本论》第一卷第52页)后来,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资本论》第三卷第716页)于是,他得出结论是:“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  相似文献   

19.
“有效供给”不是指“Efectivesupply”,即卖方以市场价格为转移的提供商品与劳务的意愿与能力,而是内在地规定了经济运行与资源配置效率(Eficiency)的供给机制,它具有长期含义,不仅指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持续扩张,也强调在技术...  相似文献   

20.
摆在政治经济学面前的问题,“首先是物质生产。”“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所谓自然的,一般的社会生产从来都是不存在的。“可是,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