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蔡炉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6):108-118
农村社会稳定风险既有原生性农村社会稳定风险也有次生性农村社会稳定风险,直接关乎农村社会稳定发展。首先界定农村社会稳定风险内涵,结合历年来农村群体性事件,基于原生性和次生性的农村社会稳定风险,聚焦风险源形成、风险传递和风险的社会放大等关键环节,深入解剖不同类型农村社会稳定风险的各个阶段生成逻辑脉络。其中,原生性农村社会稳定风险大致遵循“内部因素激发—政治权威直接受损—群体行为失序—社会稳定损害”的生成逻辑;而次生性农村社会稳定风险大致遵循“外部因素诱发—政治权威间接受损—群体心理催化—社会稳定损害”的生成逻辑。因此,农村社会稳定风险的精准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应树立整体性思维、全局观念。针对不同类型农村社会稳定风险,需精准识别与精准治理,并运用差异措施进行防范预警和精准施治。 相似文献
2.
基于风险分析的西南喀斯特山地省区农村返贫问题研究——以贵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返贫现象是诸多风险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在归纳贵州农村返贫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从风险管理角度识别西南喀斯特山地省区的典型省份一贵州农村返贫风险类型,并根据风险因素是否可控的特点,将其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规避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但实践证明部分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因教育陷入贫困.研究使用文献法、档案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选取黔南民族地区、湖北恩施民族地区和吉林延边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比三者教育发展与农户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教育致贫的原因和教育治贫的对策,推动民族地区走向教育致富道路. 相似文献
4.
兰世辉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12-15
行政性社会工作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江西省Y县所推动的行政性农村社会工作为例,揭示了行政性农村社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认为专业人才和民间组织的缺乏是农村社会工作开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培育基层原有干部的专业社工理念和方法,建立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机构与地方长期合作模式,培育农村民间组织,是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6.
教育具有促进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的正向功能。然而,"知识改变命运"作为一个真理性的命题,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似乎成为了一个悖论,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因教致贫"反常现象。农村"因教致贫"问题具有多维度性和多层面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一般来说,此问题涉及到农村的经济基础、自然环境、政策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各个层面,农村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差决定了农民家庭脆弱性程度较高,较高的脆弱性是导致"因教致贫"的真正原因。因此,从就学就业先后顺序出发,引入脆弱性理论,分析"因教致贫"动态形成过程中的脆弱性因子,对农村地区"因教致贫"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于长永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1-8
本文基于2013年新疆11个地州市31个县的650份农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老年贫困的众多致贫原因中,慢性病解释了7.9%。不同的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不同,腰肌劳损、气管炎等对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影响较大的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有着显著影响。农村老年贫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女性、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少数民族、家庭规模较小、代际关系较差以及外出交通便利性差的农村老年人,陷入贫困的概率更大。准确把握老龄化与慢性病、慢性病与老年贫困的关系,把慢性病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根据慢性病和老年贫困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分类施策,能够有效应对农村老年贫困。 相似文献
8.
在简述安徽省阜阳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父母关爱、隔代教育的畸形关爱、社会不良行为影响,导致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阐述了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发展对策:加强学校寄宿管理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强化家庭教育建设.提出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建议与构想: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构建家校一体的教育网络;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法》,保障留守未成年人权益;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62-267
随着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乡村社会已从传统的乡土社会过渡到后乡土社会。后乡土社会这一社会生态使得现代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出现了新特性,如农民文化需求多样化、政府是主要供给者、供给内容多元化等等。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在供给内容、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等方面也被赋予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城乡统筹意味着城与乡之间缩小差距,变二元化结构为一体化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提出了"四化互动"的概念,强调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型农村社区伴随我国城镇化战略而迅速发展,是城市乡村统筹发展中期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重要形式。文章通过对成都市新型农村社区属性和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其规划建设、社区构成、产业资源、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同时分析了形成社会风险的原因和三种影响因素,提出了化解风险进一步放大、扩散的演化路径,并针对溯源和容错两种防范风险形成给出了减少风险损失的对策及建议,对都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产业扶贫益贫性的强弱,决定产业扶贫成效的高低。笔者认为,农户的生计响应是制约产业扶贫益贫性的关键因素,其响应的维度和强度直接反映出产业扶贫益贫的维度和强度,进而影响到产业扶贫的总体成效。本文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阐释"生计响应-多维益贫-持续脱贫"的产业减贫逻辑,尝试建构"4维度-3强度"生计响应测度要素与体系,并以贵州瓮安县为研究样本,分析其产业扶贫生计响应的结果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产业扶贫必须注重农户的生计响应,创建和完善以资产、收入、能力和精神益贫等为要素的多维益贫机制,以期促进农户生计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12.
张晓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3):34-44,78
作为区域治理的重要载体之一,特色小镇建设亟待探寻适宜发展路径以突出自身特色,实现去“同质化”。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安徽合肥,特色小镇资源丰富,但存在资源空间发展不均、产业形态缺乏丰富性,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模式单一、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在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现阶段,需要首先根据相对区位引导小镇的产业定位,通过资源现状的存量、增量细分引导建设规划流程及内容,再根据运营主体和发展阶段的分类引导建设运营模式选择,以明晰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的多样化发展路径,发挥示范辐射效应和区域协同作用,实现区域联动。 相似文献
13.
李长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3):21-25
整体性治理理论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该理论在主体认同感、协同整合性、信息化运用、公共服务终极目标等方面与农村社区居民自治存在契合性.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农村社区居民自治存在制度自身缺乏整体性、主体间整体性协调不足、参与渠道不够畅通、整体性参与不足等问题.解决对策有:围绕“两委”以及“乡村”关系开展协调机制构建;围绕参与自治的信息化、参与主体多元化、主体参与激励构建整体性参与机制;围绕传统道德习俗、村规民约、“微自治”构建农村社区居民自治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是以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实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如何能够更好地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安徽省作为中部农业大省,对其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体育产业协同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安徽省农村体育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二者在多方面具有互动关系,存在多条协同发展路径.建议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整体布局、统筹协调、优化路径等手段促进安徽省农村体育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曹欢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58-61
以重庆市X县为例,对县级政府行政成本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剖析了县级政府行政成本高位运行的实质原因,提出控制县级政府行政成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杜俊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2):117-121
学生兼职已成为当前大学校园中的普遍现象,是高等教育管理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安徽新华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兼职现状与动机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兼职在给大学得到实践锻炼和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学生缺乏长远的兼职规划,缺乏专业的兼职指导,社会保障不健全.必须从学生自身、学校、社会和家长四个层面规范大学生兼职行为,提升兼职效果,真正实现通过兼职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减轻大学期间的经济压力,达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7.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1-39
实现乡村振兴是我国在新时代破解"三农"问题的国家战略,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协同推进生产、生活和生态一体化建设以及促进乡村第一、二、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和重要模式借鉴。通过深入实地调研和典型案例研究发现,以甘肃省榆中县李家庄村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乡村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建设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产业转型创新、加快农村社会进步和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实现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正向引领作用,但其在试点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投融资模式和专业人才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约束因素和难点障碍。未来时期,更多类似李家庄田园综合体的项目建设需要瞄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等重点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为指导,通过田园综合体生态—经济—社会等多元效益更好发挥,实现农村生产力进步、农村业态模式创新和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更大提升,从而为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坚实基础和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8.
19.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
依据已有的村镇银行研究理论,运用Yaron提出的针对农村金融机构评估模型相关指标对村镇银行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采用数理分析与理论框架有机结合的分析模式对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村镇银行在支农效果上起到一定作用,并且独立经营状况良好、稳定;这一初步发展成果的取得建立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其自身微观形态的发展还有待提升,为此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优化内部治理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云燕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2):82-86
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效运行的前提基础,所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解决资金筹措问题.在合作医疗供、需、管三方利益相关主体博弈导致合作医疗出现筹资瓶颈的约束条件下,要在遵循服务可及性、公平性的前提下,通过重视农民的权益保障的立法,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并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立法内容上进行积极探索,从法律视角提出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问题的对策,确保合作医疗的良性运行,缓解农村因病致(返)贫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