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图景,党的初心与使命在其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鲜明的历史特色、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追随党的初心与使命政治话语的演进逻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内容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从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理论逻辑出发,需从理论基石、文化根植和时代彰显剖析理论本身的传承和演进过程,从历史逻辑出发,必须要以历史的轴线为线索,将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置于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历史境遇中对标党的初心与使命。从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实践逻辑出发,需要顺应时代,在深化对"三大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去把握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5.
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形成了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光荣传统。这一光荣传统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重大理论课题的回答,呈现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新时代表达,转化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巨大推动力。这一光荣传统是激励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需要加以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甘婷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7-13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认识其初心使命,在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以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带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以中华传统“福”文化内涵观照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的深化进程发现,党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福”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美好诠释,还在具体实践中创新性地发展了传统“福”文化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7.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其在新时代对于感召青年具有“历史传承”和“实践需要”的双重意义。基于霍夫兰说服理论,感召青年应该从专业性、可靠性和意图性三方面提升感召者可信度;从事实、价值和情感三方面建构感召内容;从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和传播技巧三方面创新感召方式;从群体、个体和需求满足三方面感染感召对象;从培养专业传播队伍、构筑优质传播内容、创新融合传播方式和注重多元传播对象四个维度优化传播策略、提高感召效能。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征程上遵循的宗旨、坚守的作风和发扬的精神确立下来,重申了初心使命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意义。党的一百多年的奋斗史就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初心使命是一百多年来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根本动力。在新的伟大征程上,牢记初心使命,必须推动初心使命制度化发展。首先,要明确初心使命制度化核心意涵,初心使命制度化是指制度主体即中国共产党将蕴含初心使命的思想观念、价值共识以一定的方式展开,实现初心使命制度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过程。其次,要全面把握初心使命制度化的显著特征,其主要包括稳定性与持续性,广延性与扩散性,约束性与规范性。再次,要深入探析初心使命制度化的实现路径,其主要从理论武装、思想认同、政治品格培养、传播环境优化、制度机制构建五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陈东利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9-24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有崇高为民情怀、深刻思想内涵及重大现实意义。开展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制度化建设,不仅需要在党内进行,还要将其价值取向融入到国家法律规范体系以及社会风俗之中,以此实现初心使命全面制度化的多维路径。要制定初心使命的相关党内法规,并将初心使命作为基本立法原则精神融入其他党内法规,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行为规则。要将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作为法律原则融入新制或修改的相关法律,以及行政执法、司法、法律监督、问责、守法、自我纠错等各个环节。还要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层面将初心使命融入社会风俗,让社会风俗的价值取向与初心使命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0.
[提要]小康社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小康社会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来源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集中展现。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小康社会的历史,就应该将其放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宏观视角中去解读,从而厘清百年历史发展脉络。回望历史,就是为了总结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小康社会思想实践的经验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论、实事求是的路线论、党的治国理政建设的能力论、改革发展的动力论、共同富裕的目标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论。 相似文献
11.
俞念胜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1-6
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建设而言,根本出发点是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根本价值诉求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根本归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建设有自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分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制度治党理论的方向指引、党成立以来制度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践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随着世情、民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对中国共产党的党员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设计/方法】要把教育活动转化为长效制度,就需要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对现实的脉诊、对理论的发展、对实践的回应和对未来的勾勒,寻求构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制度的内在逻辑支撑和外在学理依据。【结论/发现】坚持历史、现实、理论、实践和未来五重逻辑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回答了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现实人民性、理论科学性、革命实践性和未来发展性。阐述和贯彻五重逻辑将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提供不竭动力和注入崭新内涵。 相似文献
13.
陈卯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8):43-48
[提要]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事业,必然需要中国特色民族法学话语体系的理论支持。当代中国民族法学研究在发展进程中秉持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理论传统,确立起民族政策、民族法制、民族法文化和民族治理研究稳定的叙事论域以及民族政策文本解释、民族法制理论分析、民族法文化学理解读和民族治理实证研究主要理论范式。新时代民族法学的使命是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围绕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理论与实践这一研究核心,全面深化民族法治研究。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是新时代民族法学话语体系的理论品格,阐释宣传党的民族治理思想和政策的精神内涵、理论逻辑、实践要求是民族法学持久的学术传统、巨大的理论优势和显著的知识特征。新时代民族法学话语体系框架由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论述、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论述、民族区域自治法制论述、民族治理实践论述、民族法文化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论述等命题支撑。要拓展民族法学的理论空间并规划发展路线图,完善民族法学学术生产系统保证民族法学持续高质量学术产出,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法学话语体系构建。在人类法治文明话语体系中,中国民族法学将一直在场。 相似文献
14.
秦德君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2):1-9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线."洋务运动"的技术图强、"戊戌变法"的局部改良、"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民主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沉痛教训,昭示了开辟新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必然逻辑.这一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毛泽东提出"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标定了中国革命的目标,包含了诸多结构性变革内容.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划时代的创举,世界大势、客观现实是其坚实基础.新时代统揽"四个伟大"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伟大实践.在百年奋斗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辉煌,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是使命型政党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5.
16.
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从无自我之私利。 中国共产党始终计利于民族之利、国家 之利、人民之利,矢志不渝地信守和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胸怀中国梦,利计天下利。 取得了中国 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铸就了百年辉煌,书写了千秋伟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是守护初心的政党,守护初心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受到理论界的普遍关注.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初心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基本原理、生成发展与践行路径几个方面,其形成的相关成果为拓展初心研究提供了学理参考和智慧启迪,但对其研究范式、研究视域、基本内涵与生成脉络的研究仍有待提高.未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初心的研究需把握初心守护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经验、明确初心守护的制约因素与动力机制、实现初心守护话语体系与话语理论的优化创新. 相似文献
18.
19.
[提要]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社会治理,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治理体系,是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引起了专家学者高度关注。学界围绕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的历史背景、社会事业治理、社会问题治理、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社会治理经验等,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研究,应注重结合新时代发掘新的研究领域,与时俱进地改进研究方法,不断拓展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