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之骄子”,具有高智商、高层次的大学生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已逐渐成为社会高度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阐述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和特点着手,从社会、学校、家庭,重点是个人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大学生犯罪增多的主客观原因,进而提出了预防、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当前研究大学生犯罪的首要任务。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在特定环境下的有机结合,主要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和不良社会环境导致价值观的沦丧、教育体制的负面影响、家庭培养制度的落后、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大学生个人因素等等。通过对大学生各种犯罪现象的剖析,对制定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对策和措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不仅数量呈上升趋势,犯罪领域不断扩大,而且其犯罪呈现团伙化、多元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大学生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复杂,既有来自个体的原因,又有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原因。因此,防范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对策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其预防应包括加强学校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强化家庭教育,同时注重社会预防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80后”的大学生犯罪频繁发生,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当今社会的广泛关注。认真分析“80后”大学生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和心理特点,积极探寻减少或遏制大学生犯罪的科学对策,有针对性地提出矫正措施,减少或消除大学生犯罪,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当前高校乃至全社会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5.
犯罪是种社会现象,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违法犯罪行为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预防大学生犯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及其特点,提出了关于预防大学生犯罪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高校视角论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然而,从某种程度上看,学校是比家庭和社会更能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因素.它是学校多方面消极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重点分析大学生犯罪的学校原因,探索学校对大学生犯罪的防范对策,对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犯罪有增多的趋势,从原因上讲,有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因素。在预防、减少乃至杜绝大学生犯罪问题上,高校应发挥主要的作用。其次,大学生本人也应学会自我调适和防范,把引发犯罪的诱因消灭在萌芽时期。  相似文献   

8.
在代表着祖国未来的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却因触犯法律而成为阶下囚甚至死刑犯,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不正常社会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走上了犯罪道路?根据实证资料,把"社会腱"理论作为分析的理论基础,从大学生与家庭情感联系因素的视角,具体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代表着祖国未来的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却因触犯法律而成为阶下囚甚至死刑犯,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不正常社会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走上亍犯罪道路?根据实证资料,把"社会腱"理论作为分析的理论基础,从大学生与家庭情感联系因素的视角,具体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犯罪已经成为我国犯罪现象的重要部分,剖析主要从案件透出的女性犯罪特征和女性犯罪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原因入手,挖掘女性犯罪趋势增长的潜在危害性,并根据此来制定相应的打击、预防和控制的方法,更好地达到减少和逐渐消灭犯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校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走上了犯罪道路,无论对社会还是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犯罪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针对在校大学生犯罪的原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日渐突起,其根源在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真正发挥高校德育的功能,选择有效的德育工作方式,对预防和减少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法制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和法制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对于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违纪违法犯罪行为的成因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靳如军 《南都学坛》2002,22(3):97-99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 ,少数学生因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扭曲而涉足违纪违法犯罪 ,自毁前程。大学生违纪违法犯罪的成因 ,既有个人的主观因素 ,又有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与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预防大学生违纪违法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调动社会各种积极因素和可能的力量 ,采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行政和法律等综合手段 ,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才能有效堵塞漏洞和空隙 ,消除诱发违纪违法犯罪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近年来已表现出犯罪人群低龄化、性质严重化、形式团伙化和手段现代化的严重趋势。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和狱中访谈,探讨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心理规律以及形成原因,并对如何预防犯罪和切实维护高校稳定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发展使得新型金融产品应运而生。校园贷具有数额小、效率高、门槛低等优势,吸引了有超前消费需求的在校大学生。由于平台监管缺失、大学生消费非理性等因素,校园贷滋生出了高利贷、骗贷、裸贷等乱象,部分行为还构成了违法犯罪。与其他网络贷款方式相比,校园贷具有借款对象单一性、贷款方式隐蔽性、抵押方式非具象性、催款手段违法性、受害学生犯罪转化性等特征,导致校园贷走入迷途。为了有效规范和严格治理校园贷,可以通过建立犯罪防控体系、促进联合监管、强化学生法治意识等路径,将校园贷引入良性发展轨道,最终实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女性自杀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自杀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分析女性多种自杀现象,可以看出,女性自杀者大体有心理脆弱型、心理障碍型、心理压力型、为情自杀型等心理特征。解读“女性自杀”,我们至少有六点反思:应当关注和制止自杀行为;应当注意捕捉抑郁者自杀信号;应当消除对自杀认识的误区;应当提倡知足常乐;应当切实维护妇女权益;应当重点关注青少年。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情况从而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本文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郑日昌教授编制的《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1],针对内地某二本院校的大一至大三学生进行随机抽取了722名同学填写调查问卷.根据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明确新生入学的适应性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探讨原因和解决方法,从而有利于高校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学生工作,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已经在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展开。文章根据成都理工大学2003、2004级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通过表格统计,对该校学生体质状况做出简要分析,并从事实依据出发,找出问题、提出建议,使学生能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达到正确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