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难以为继,世界各国纷纷进行监管改革。在这一背景下,宏观审慎政策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学者所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在BGGDSGE模型的基础上内生银行破产机制,构建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刻画指标,而后在经典的福利损失函数中引入系统性风险因素,确立了宏观审慎政策规则,最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模拟演绎传导路径和政策搭配等问题,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以动态资本充足率和贷款价值比(LTV)为核心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应以产出缺口和信贷量为信号源,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规则中应盯住信贷量指标,同时资本资产价格也适合作为参考变量;第二,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都具有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但作为常备政策,宏观审慎监管要优于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第三,识别经济周期波动的驱动因素是确立宏观审慎政策规则、使政策更有效地传导到实体经济并发挥风险防控作用的根本问题。第四,联合使用两类宏观审慎政策时,合理确立政策规则系数可以增强政策的正向外溢效果,但政策的搭配强度却不易把控。为防止政策错搭引起效果干扰问题,可在常规时段仅采用宏观审慎监管,当风险较高时再联合使用两类政策以实现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2.
常霄 《决策与信息》2011,(6):269-269
本文系统梳理了近些年来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演变和研究成果,目的在于全面系统的揭示宏观审慎监管的内涵和外延,详细了解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脉络和进展程度,全面透彻的认识其对宏观经济环境稳定性的作用。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宏观审慎监管的认识成果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工具和框架,最后指出其研究方向和对于维护和发展宏观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监管是经济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发展及市场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当今国际金融监管的意义及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形式,分析了金融监管的国际化趋势,并全面总结了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的积极作用及其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金融科技监管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降低信息不对称,以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行业有序发展。通过借鉴英国沙盒监管模式,提出我国融科技监管改革的路径增加科技在金融科技监管领域使用深度与广度,增强金融监管部门协作能力等。  相似文献   

5.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扩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影响深远,这就暴露出金融监管的一系列问题。我国在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也受到了波及,因此,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防止监管不力造成的金融危机就变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加深入了解银行业监管的作用,完善银行监管机制,本文以金融危机作为背景,分析我国银行业当前监管中的漏洞,并提出改革银行业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姚景 《经营管理者》2013,(17):39-39
我国金融体系是整个经济的核心所在,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与金融稳定以及财务监管机制息息相关。因此,文章从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出发,引出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分析,并从财务监管的视角阐述加强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措施,以期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创新性构建了包含银行破产机制和去杠杆机制的资产负债表直接关联网络模型。本文发现:(1)四类银行特征和4个外生参数影响四类传染渠道,且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四类传染渠道中去杠杆渠道(Loss~(DEL))和银行间负债违约渠道(Loss~(IA_DF))最为重要;(2)在传染过程中,银行破产会导致系统性风险急剧上升,且破产越集中,系统性风险越大;(3)系统性风险存在"区制转换"效应:当低于某一参数阈值,金融体系呈现出随时间递减的"常态"系统性风险(SR),该风险由银行体系杠杆率驱动;当高于某一参数阈值,金融体系呈现出随时间递增的"危机"系统性风险(SR),该风险由银行关联性和资产规模驱动,并主要来源于传染指标较高的大型商业银行;(4)4个外生参数对应了四类针对金融体系整体的宏观审慎政策,脆弱性指标(VBI)和传染性指标(CBI)对应了针对单家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政策,这些宏观审慎政策应根据金融周期(上行或下行)和系统性风险类型(常态或危机)来实施。  相似文献   

8.
金星学  英睿 《经营管理者》2009,(19):135-135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开放,我国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对外资银行进行监管。但与《巴塞尔协议》对金融监管要求和发达国家制度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存在明显不足,本文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特殊国情,提出了完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金融企业会计与银行监管的协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企业会计和银行监管之间一直都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两者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存在着很多差异,但也存在着很多一致性。本文针对我国金融企业会计与银行监管的协调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房地产市场通过贷款违约及其与银行业之间的耦合作用等渠道影响银行部门风险.基于持有共同资产网络模型,考虑上述两种渠道引发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时间维度而言,房地产贷款违约造成的直接风险远小于降价抛售带来的间接风险.空间维度而言,5家大型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和招商银行等是系统脆弱性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等是系统重要性资产.研究发现资产结构、银行结构和加权资产结构等是重要的风险因素,系统性风险错配指数可以刻画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状况.通过耦合作用分析发现,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同时也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冲击作用,两者风险的相互强化加剧了风险爆发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房地产市场通过贷款违约及其与银行业之间的耦合作用等渠道影响银行部门风险.基于持有共同资产网络模型,考虑上述两种渠道引发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时间维度而言,房地产贷款违约造成的直接风险远小于降价抛售带来的间接风险.空间维度而言,5家大型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和招商银行等是系统脆弱性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等是系统重要性资产.研究发现资产结构、银行结构和加权资产结构等是重要的风险因素,系统性风险错配指数可以刻画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状况.通过耦合作用分析发现,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同时也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冲击作用,两者风险的相互强化加剧了风险爆发程度.  相似文献   

12.
国际经济金融格局经历了全球经济危机后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形成和确立了新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我国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同样受到国际金融监管新形势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入手,对国际金融监管对我国金融企业的影响及我国金融企业财务管理战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金融全球化一方面推动了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危机的传导更为迅速,范围更为广泛。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及其对全球的深刻影响,不仅为各国金融监管法制的改革提供了教训,更是对当今国际金融监管法制和国际金融秩序提出的挑战。针对当下国际金融无序的状态以及各国金融监管法制的不协调,借各国谋求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历史契机,探求国际金融监管法制改革的基本路径,以期找到符合我国利益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构建体系,并对我国金融监管法制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融全球化一方面推动了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危机的传导更为迅速,范围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部监管的必要性凸显。现行法律法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高速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预判不足,对其外部监管制度的设计存在严重缺陷,需要通过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公示和信用监管制度、建立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制退出机制和审计制度等配套制度来予以弥补,从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尝试从法律经济学角度,探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问题。在对有关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管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并给出了风险监管意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以银行业、保险业为主导的金融并购浪潮席卷全球,金融混业经营日渐深入,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西方各国的保险监管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革。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全面对外开放,传统的严格监管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国外有代表性的保险监管模式的分析,指出了我国现行保险监管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我国保险监管模式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事件"为时间节点,分别构建贸易摩擦前、后的中国沪深股市行业间风险溢出网络.基于多种网络中心性指标,构建反映行业风险传染及风险承受强度的综合指标.从行业间风险溢出效应、股市稳定性、网络结构变化等角度分析贸易摩擦对股市的影响,探究影响各行业风险传染(承受)强度的因素,并在贸易摩擦背景下识别影响行业网络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贸易摩擦事件促使股市系统性风险加剧及稳定性水平下降,并降低网络的鲁棒性; 2)在短期内,贸易摩擦对网络稳定性具有决定性影响.在中长期上,贸易摩擦对网络稳定性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宏观经济指标、汇率、货币政策等经济政策将逐渐主导网络稳定性的变化; 3)贸易摩擦后,各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影响各行业风险传染(承受)强度的因素也不尽相同.研究结论对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进行宏观审慎管理、把控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事件”为时间节点,分别构建贸易摩擦前、后的中国沪深股市行业间风险溢出网络.基于多种网络中心性指标,构建反映行业风险传染及风险承受强度的综合指标.从行业间风险溢出效应、股市稳定性、网络结构变化等角度分析贸易摩擦对股市的影响,探究影响各行业风险传染(承受)强度的因素,并在贸易摩擦背景下识别影响行业网络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贸易摩擦事件促使股市系统性风险加剧及稳定性水平下降,并降低网络的鲁棒性;2)在短期内,贸易摩擦对网络稳定性具有决定性影响.在中长期上,贸易摩擦对网络稳定性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宏观经济指标、汇率、货币政策等经济政策将逐渐主导网络稳定性的变化;3)贸易摩擦后,各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影响各行业风险传染(承受)强度的因素也不尽相同.研究结论对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进行宏观审慎管理、把控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发挥了金融体系的活力,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社会价值,但其爆发性的成长也诱发了风险,产生了一些问题。互联网金融的金融本质决定该领域必须受到相应的监管。互联网金融的适度监管需要根据相应的业务模式做好风险甄别,与时俱进,智慧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