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放弃了学校集体居住环境,到校外找寻"自己的天空"。校外租房学生的安全、日常管理和全面素质培养等问题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对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为减少校外租房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的决策是错误的。"大跃进"政策执行是贯彻"大跃进"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执行的结果,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机械执行、野蛮执行和扩大范围执行等偏差。这些偏差使"大跃进"决策的消极后果错上加错,给人民群众和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从"大跃进"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总结"大跃进"政策制定及执行的经验教训,能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就大学生校外租房的现象进行问卷和个别访谈调查,对大学生租房的利弊及其校外租房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认为高校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挖掘住房潜力,改善学生的住宿环境与食宿务件,重新订立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新的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方法,积极加强正面教育,妥善处理好大学生租房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以地生财"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土地财政"动机明确。政府垄断供地长久有之,可地价和房价飙涨却是近10年的事情。"招拍挂"只是发现了土地的真实价值和改变了土地利益的分配结构而已,本身并不抬高土地价值。"土地财政"过程合法、方式公正,"土地财政"收入的多少与增长速度更不构成房价上涨推动因素。"土地财政"与城市高房价无关。  相似文献   

5.
农业补贴是国家对农业采取的支持性非关税保护措施,其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要求的国民待遇原则、公平贸易原则、市场机制、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相冲突。近年来,农业补贴呈现绿色化、人权化、合法化的国际趋势。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农业补贴贸易平衡机制,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有效运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充分利用"绿箱"政策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用足用好"黄箱"政策并有选择性地利用"蓝箱"政策,充分利用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及争端解决机制,为我国农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校外租房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情侣校外租房同居成为一种不容回避的现实。大学生校外租房引发的许多问题令人深思。从校外租房来讨论大学生性教育及性教育的缺失,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性教育。  相似文献   

7.
天下 《社区》2011,(19):62-62
在韩国租房有“传贳(shi)房”和“月租房”两种,多数家庭喜欢前者。  相似文献   

8.
"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中国人口政策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是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体系向现代生育文明转变的分水岭。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口政策可分为三个时段:1966年至1968年,政治动乱导致整个社会处于无序状态,传统的生育文化体系在社会上占支配地位,人口生产处于一种无管制的增长状态;1969年至1972年,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政府适时提出了"有计划地增长人口"的口号,但只是单个部门的单独行动,没有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所取得的成果有限;1973年至1976年,国家在"有计划地增长人口"的基础上形成了"晚、稀、少"的人口政策,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较好的预后效果。"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口政策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和生育价值取向,奠定了现行人口政策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日益普遍。学生校外租房主要基于学校提供住房所住学生人数太多、宿舍太简陋、与同宿舍同学性格不合、学校对学生宿舍管理不善等原因。学生校外租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更好的学习条件、交友恋爱的需要、打工赚钱、贪图享乐和自由或者照顾家人等。高校应当建立校外租房学生的相关管理制度,采取措施改善校内住宿条件、对校内学生宿舍进行人性化管理,引导学生校内住宿以强化对学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两免一补"政策是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政策。主要内容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学杂费,免课本费,补生活费"。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项政策有效的推行实施,将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的发展,对国家、社会、个人都具有利益。本文回顾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政策历史,分析了义务教育政策并进行了"两免一补"教育政策的利益分析,提出了推进"两免一补"政策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大学生在校外租房住宿情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在校外租房的大学生开展书面调查及数据分析 ,论述了大学生在校外租房的发展趋势 ,并提出了高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一是散见于古代文献中的散论;二是体现在古人整理的文集和编撰的各种文选中;三是体现在研究专著中。在中国古代的文体研究中,有几个重要问题值得一提:文体分类的问题,具体文体风格特点研究,"文本于经"的观点,"文""笔"之争,古文和骈文之争,诗文之辨,诗词之辨,曲与诗词之辨等。自1949年至1980年,文体研究没有受到重视。而1980年之后,文体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古代文体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但土地与建筑物在形态上是不可分割的,当土地使用权主体与建筑物所有权主体不一致时,就可能发生二者之间的矛盾。简单地说,当土地使用权的丧失早于建筑物的自然灭失,权属矛盾就发生了,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此问题的解释和处理存在许多问题,国家从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目标出发,必须作出制度上的重新安排,而不宜采取无偿取得建筑物所有权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校外租房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文章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对校外租房的态度、租房的目的与原因以及存在的人身、财产安全与卫生问题,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管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僧叡是中国佛教思想由"空"入"有"转换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僧叡在其一生佛教思想的发展过程中,由尊崇《般若》到扬《法华》而抑《般若》,不断突出了《法华》所呈现的实体意义。僧叡思想的转变,是由以般若"毕竟空"思想为主导,渐次离开,逐渐走向"佛性有宗"的方向。他的转变对南北朝时期般若与涅槃的合流起到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校外租房现象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校外租房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大学生校外租房的主要原因入手,分析大学生租房现象暴露出的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索了大众化高等教育形势下的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本文对高校行政管理的过度"行政化"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主·则·谓"结构在《左传》中具有较高的出现频率,对该结构中的"则"字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于准确理解语法和把握文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专书研究的方法,对《左传》中作为复句中一个分句出现的"主·则·谓"结构作了统计和研究,并据此认为,"主·则·谓"结构中"则"字的主要表意功能为:陈述理所当然之事,强调主语,表假设,表对比等,并因其在复句中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校外租房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所产生的问题屡见不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上的一个棘手问题。分析了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原因,带来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0.
"莱茵模式"是欧洲大陆大部分国家所采取的经济模式。注重社会财富在不同阶层中的公平分配,在这一观念的驱动下,"莱茵模式"在保护竞争的同时坚持政府的适度干预,谋求市场的自由竞争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莱茵模式"追求的理念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目标有诸多的契合之处,因而"莱茵模式"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