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
文章是对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先生的访谈录。屠岸先生几十年来在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领域辛勤耕耘,收获丰硕,成就巨大。在访谈中,屠岸先生就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翻译作品的选择、诗歌翻译的策略和精髓、诗歌翻译的"真"与"美"以及翻译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也发表了他的真知灼见,并对有志从事翻译研究和实践的青年学者提出了希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郑燕虹"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同情’诗歌翻译观"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讨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诗歌翻译思想。郑文认为"同情"是雷氏诗歌翻译观的要旨,但没有指出是什么要素支撑着"同情"观,因此对"同情"的认识有欠深刻。从"诗人即译者"和"罗马诗译论"两篇文章的系统观点来看,雷氏的"同情"诗歌翻译观是建立在"灵感"和"平等"这两个要素上的。作者和译者都是靠灵感进行诗歌创作和翻译的,他们之间其实没有主与仆的区别。非但如此,在雷氏看来,创作也是一种翻译,由此作者也成了译者,译出语也化为译入语。随着作者和译出语概念的消解,译者之间和译语之间实现了平等。雷氏的观点改变了传统译学的理论格局,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3.
典籍英译是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主要途径。因而,越来越多的翻译者和学者开始热衷于翻译古典诗词和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文章通过研究以庞德为代表的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以及中国古典诗词喜用意象并置和叠加的特点,提出将庞德的意象密集型创作手法和民族诗歌翻译法结合起来翻译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密集型诗歌,以实现诗歌翻译的形神兼备;形似是诗歌翻译之基础,形神兼备为诗歌翻译目标。  相似文献   

4.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难点之一,也是翻译讨论的焦点之一,由此产生过不少诗歌翻译理论。论文结合钱钟书"化境"论圆览中和的翻译思想,分析人类思维的"普遍核心"意识与诗歌可译性的内在联系,通过比较中外译者英译汉诗的策略和技巧,探讨汉诗英译时诗歌意象的传递和共享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元散曲“宫调”和“曲牌”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曲是元代的韵文体裁,它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与唐诗、宋词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变革和发展,吸收了俚歌俗谣、说唱、戏曲等的丰富养料,形成了独特的诗歌形式。本文旨在探索元散曲汉译英过程中"宫调"和"曲牌"的翻译方法,在强调二者在散曲中的重要性的同时,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结论:在翻译"宫调"时,使用拼音即可;而在翻译"曲牌"时往往需要对其含义加以调查和研究,使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生态翻译学为研究胡适诗歌翻译提供了新的视阈。胡适翻译诗歌的过程就是胡适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原则下,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代表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进行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三维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诗歌翻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手艺。它重经验轻理论;译者应该甘当仆人,服侍诗人并将原作奉为圭臬;模仿乃是翻译的极其显著的特点,而且应达到惟妙惟肖、近乎等值的效果;翻译在内容上不允许创造,形式上的创造也相当有限。因此,若将"全面的信"确立为翻译的标准,那么大概可以说:创造性翻译的提法总而言之是不大妥当的。  相似文献   

8.
黄灿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0):67-70
介绍了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所倡导的翻译原则"三美论",即"音美、意美、形美"。通过对许渊冲几首中国古代诗歌优秀译作的研究,分析了许渊冲在中国古代诗歌翻译过程中对"三美论"的具体运用,尤其是如何对"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这一要求进行实际执行。提出"三美论"是许渊冲先生翻译观的精髓,是其进行诗歌翻译所仰仗的理论基础。"三美论"有助于将中国古代诗歌所具有的言简意赅、结构整齐和意境悠远等诸多特点原滋原味地呈现给西方读者。建议广大诗歌翻译爱好者把"三美论"作为翻译实践和译作欣赏的重要视角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9.
生态翻译学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进行“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转换”,诗歌的翻译也不例外。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分析比较《枫桥夜泊》的三个译本,检验其是否实现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转换,以期给诗歌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通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文学艺术,尤其是诗歌的创作和鉴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好的诗歌翻译犹如文学艺术的再创造,而“通感”这种“以感觉译感觉”策略的运用,能使读者通过联想身临其境,亲见其景,从而内心得到感染,与原作产生共鸣。郭沫若译《鲁拜集》,无论是译者与作者,还是译诗与原诗,个中转变都因“通感”策略的灵活运用而无一丝牵强痕迹,自然天成。这对当前的诗歌翻译理论研究有着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又有助于推动散文、诗歌等“美化文学”翻译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语姓名中译虽然只是翻译实践中非常微小的一个部分,但在国际经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应用极广。许渊冲先生针对诗歌翻译提出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同样适用于指导西名中译,只是在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三美论"在西名翻译中的具体应用,并结合一些优秀的译名,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采用“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以双关、典故和重复三种修辞的翻译为例,探讨了《葬花吟》霍译本中言内意义及相应功能的再现。分析表明,英汉两种语言符号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言内意义及相应功能在翻译过程中的流失。因此,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要注重言内意义的转换,尤其是修辞的再现。  相似文献   

13.
许渊冲不仅以质高多产的翻译实践而闻名,更以卓有建树的翻译理论建构而享誉译界.由他率先提出的翻译主张“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虽曾引发长久论争,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巨大贡献却不容抹杀.本文即以李商隐《无题》的几种英译本为观照,在比照分析中重审许渊冲“三美论“和”竞赛论”在古诗英译中的优长及缺失.  相似文献   

14.
余秀华在2014年年底至2015年年初,迅速爆红,在社会上以及诗歌界产生了一股“余秀华热”。时隔一年后,这种热度渐渐沉淀,批评界也开始思考余秀华的诗歌是否真的能够承担起文学界如此“热度”的阐释,余秀华是否担得起“语言天才”“天才诗人”“中国的艾米丽·狄金森”等称誉。结合罗曼·雅各布森的“主导”理论以及罗兰·巴尔特的“刺点”(赵毅衡翻译)两个符号学概念来细读余秀华本人最喜爱的一首诗歌:《我爱你》。从中可以管窥她在诗歌的温暖和向往之中带来的刺痛感,而这种刺痛正是犀利的语言以及经由此直接穿透到生命内部所感知到的诗歌独特美学张力所主导的。  相似文献   

15.
"十七年"(1949—1966)是袁可嘉诗歌翻译的高峰期,他以深厚的英语文学与汉语写作的功底,将翻译作为展示自己诗艺的舞台,为中国新诗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处以"文化转向"为视角,将关注点投注于袁可嘉在这一阶段的译源选择与翻译策略,通过梳理发现他的译介活动是在当时政治语境、主流诗学及翻译政策等多因素规约和作用下发生的。而作为一位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在这一特殊时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诗才,在相对逼仄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进行诗歌译介,力求达到"限制中寻求完美"。  相似文献   

16.
北岛在评价里尔克诗歌时,对译诗和原诗之间的距离缺乏警惕,这透露出他的某种"世界诗"观念,这一观念使得北岛的诗歌写作暗含一个"便于翻译"的维度,并与他后期诗歌写作的困境有一定关联;北岛对里尔克缺乏广泛和深入了解,在行文中过度倚重单本里尔克传记,在资料使用方面出现诸多错谬,对里尔克诗歌的理论阐发也含混不清;北岛对里尔克诗歌汉译情况较为陌生,他用以作为批判对象的译本并非现有最佳译本,同时,他在引用他人译本时也不够严谨。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是"诗界革命"的倡议者和实践者之一,在《饮冰室诗话》中,他对黄遵宪等人的诗歌推崇备至。就《饮冰室诗话》看来,所载新歌词的翻译比梁启超、黄遵宪等人的诗歌实践更具现代特征。本文列举了《饮冰室诗话》中部分例证,对此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翻译素养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从对翻译素养要求较高的诗歌翻译出发,以庞德“地铁车站”为例,通过挖掘传统解释学、现代解释学、解构主义、审美移情等多种路径,研究如何提升翻译的忠实原文素养、创造性素养、文化素养和审美移情素养等综合职业素养,探索翻译职业素养培养的多元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翻译大国。自东汉至唐宋历时千年的佛经翻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其间涌现出了众多佛经翻译大家,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翻译经验,探讨了诸多翻译方法,为我国的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旨在透过佛经翻译的历史来纵观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哲学阐释学视角出发,以唐朝著名诗人柳宗元的诗《江雪》为例,分别列举三位学者对该诗歌的翻译版本,从“意美“”音美“”形美”角度分析三个翻译版本的优劣,进而论证哲学阐释学和“三美”原则在汉诗英译中的可行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以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和许渊冲的“三美”原则为具体标准,可以达到汉诗英译的完美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