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中华书局点校本《宋书》,征引繁富,考订审慎精密,诚学林之盛举.然点校所涉及之诸多问题,则非一人一时之力所能及.余研读此书有年,时有所见.今就其中标点之有疑问者,选录二十余则,以献诸同好,并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宋书》,梁沈约撰,为现存唯一较完整记载刘宋朝历史的史籍。此书现有中华书局于1974年出版的标点本,是本广参有关文献,博采前人校勘成果,为迄今最为通行的本子。但其中某些标点、校勘仍有可以讨论之处,自出版以后,已有许多学者作过补苴,然仍未能尽善,本文试再作璧补。  相似文献   

3.
《史记》自传世以来,版本繁多,而且早有断句的本子,但影响最大的当是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出版的点校本。这个本子认真吸收了历代学者,尤其是清代梁玉绳、王念孙、张文虎等人的研究成果,校勘精核,标点清晰,受到文史界的好评。但是标点古籍是一件十分细致的工作,《史记》又是鸿篇巨制,因此点校本的标点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把《史记》的标点工作搞得更好,我列出三十七处自认为是明显的错误,与点校者商榷,也供《史记》的读者参考。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南朝正史之首的《宋书》流传至今,产生了不少异文。要尽量还原《宋书》的原始语言状态,除了关注其不同版本的异文,还要重视他书中有关的异文。而《南史》正是校勘《宋书》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利用异文词义辨析的方法,探索两部历史文献在汉语史上的联系,有助于古籍的整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华书局出版的王仲荦先生点校《宋书》,审慎精密,足为原书增色,然千虑一失,疏忽之处,亦偶有所见。今就标点之有疑问者,贡献数条,以供再版时参考。一、《宋书、明帝纪》(泰始五年)八月己丑,以右将军行豫州刺史刘勔为平西将军、豫州刺史。(165页)按:“右将军行豫州刺史”乃二职,即右将军与行豫州刺史(代理豫州刺史),六朝时“兼”、“行”有代理义,刘勔原因资望不及而行豫州刺史,时积年资而为刺史也。(参见拙作《试论“兼”、“行”的代理义》,载《中华文史论丛》84年1辑)今标点既于“平西将军”后作顿号,则“右将军”后亦应以顿号隔。  相似文献   

6.
由顾颉刚先生领衔点校的中华书局1982年版《史记》,规模宏大,校勘精审,广受好评。但毋庸讳言,该书在标点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史记·乐书》的19处标点提出讨论并予以辨明。  相似文献   

7.
司马光所著简明通史《稽古录》,近由美国王亦令先生点校,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王先生对《稽古录》“传世的各种版本,相互参订,不主一家而博取众说,详注各本异同”,使读者“一编在手,而各本的异同瞭然”,为进一步研究司马光这一著作提供了很大方便。但对其“前言”中关于《稽古录》第二部分《历年图》和第三部分《国朝百官公卿表大事记》的某些论述,笔者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与王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8.
《续汉口丛谈》是清代学者王葆心所辑录的一部汉口地方史著作。2002年该书出版了点校本,其价值自不待言。但该点校本中有多处人名标点错误。主要是点校者不明了古人姓氏字号,有的将人名中的字号职官部分点断,引起歧义;有的将本属于人名的字号职官部分误标入文献名中;有的当断不断、将本属多人的误为一人;有的把本属人名的误标为文献名等。  相似文献   

9.
中华书局版标点本《史记》,由顾颉刚先生领衔点校。1959年出第一版,1982年出第二版,均曾多次印行,出版数十万册。第二版改正了第一版中的一些印刷错误,而标点方面仍未能尽如人意。本人曾以《关于〈史记〉叙述句首‘始、已’的点读》为题,举例四十,谈过一些这方面的现象,文载《汉中师院学报)1991年第4期,1992年第4期《古汉语研究》上,刊载了汪维辉等4同志的《史记标点商榷》,举例三十。本文为省篇幅,不再复出上述二文中的例句。所举各例不作分类,以在《史记》中出现的先后为序,例句后标出篇名及其在标点本中的页码,以备查核。 33、愿君以利急召吕、郤,吕、郤至,则更入重耳便(《秦本纪》,187页)。 谨按:末句当读为:“则更入重耳,便。”“便”是对整个事情的评价;使之独立成句,能有助于突出这个评价。 34、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缪公而反生得晋君(同上,189页)。  相似文献   

10.
《酉阳杂俎》,《新唐书·艺文志》列入子录小说家类,为唐人段成式所撰。《越绝书》,《隋书》、《旧唐书》和《新唐书》的《经籍志》皆列入杂史类,题子贡撰。据明人考定,其作者为东汉人袁康、吴平。《酉阳杂俎》,近有方南生先生的点校本,以明万历年间赵琦美等的校勘本(世称脉望馆本)为底本,并参校了其他多种本子。是书由中华书局出版于1981年。《越绝书》,近有乐祖谋先生的点校本,以《四部丛刊》影印江安傅氏双(钅监)楼藏  相似文献   

11.
披阅《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方南生先生点校本。偶有一愚之见,随手记之,今誊清如下,愿公诸同好,并就正于方先生。 1、《忠志》2:“太宗虬须,尝戏张弓挂矢,好用四羽大笥,长常箭一扶,射洞门阖”。 案:“张弓挂矢”指虬须之状,为一事;“好用四羽大笥……”指箭法高强,为又一事。并非张弓挂矢时用四羽大笴。故当点作:“尝戏张弓挂矢”。  相似文献   

12.
古籍标点之正确与否,对读者影响甚大,标点正确,则能便利阅读,帮助理解,反之,则会设置障碍,增加疑惑。近读孙安邦点校本《云自在庵随笔》,觉得存在一些标点错误,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与理解,有必要提出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因举书中十例,并试为改正。  相似文献   

13.
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由唐长孺先生点校,魏连科先生编辑整理,学术成就很高,是目前最好的版本。但毋庸讳言,由于时代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该书在校勘及标点上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该书《乐志》校勘及标点未周之处提出讨论,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14.
《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中几处标点,我们认为有可商榷处.(1)郑康成始合《彖》、《象》于经,如今王弼本之,《乾卦》后加“《彖》曰”、“《象》曰”者是也.(第5)按:“郑康成始合《彖》、《象》于经,如今王弼本之《乾卦》后加‘《彖》曰’、‘《象》曰’者是也.”这是一句话,意为:郑康成开始把《彖》、《象》合于经,象今天的王弼  相似文献   

15.
《真诰》是研究早期道教发展及魏晋南北朝社会的重要典籍,但其流传中文本多有舛误。日本学者先对该书作出整理,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的《真诰》赵益点校本则为国内整理该书的最新成果。赵校《真诰》为学界提供了方便可靠的研究底本,但由于《真诰》编纂本身较为复杂,加上道经检索利用不便,故在整理时很难尽善。如在旁参俞本或据文意改动文字时个别地方尚可斟酌、点校中偶有漏校之处、标点或加专名符号尚可再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段熙仲点校本《仪礼正义》是以新式标点整理点校《仪礼正义》的开山之作,自其出版发行至今,向为学界所倚重。然礼书难读,整理点校中难免有所疏失。今以《少牢》篇为例,列举其中所存在的分合失当、书名篇名误标、引文与释语相混、破句等标点失误60余则,略加按断考证,以祈有助于《仪礼正义》的阅读研究和进一步点校整理。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文史资料辨析,发现中华书局1972年版点校本<南齐书>的标点存在一些不足和讹误之处,予以指正,以此作为此书重新修订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蜀中名胜记》,明曹学全撰,曾单独刊行于世,后辑入曹氏所著《蜀中广记》。《四库全书总目》称:《蜀中广记》“搜采宏富……谈蜀中掌故者,终以《全蜀艺文志》及是书为取材之渊薮也。”点校这部古籍,对今后进一步研究四川历史、地理、文化及风俗民情,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蜀中名胜记》(以下称点校本),为这项工作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堪称迄今为止的最佳版本,是书问世,大大方便了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然百密一疏,亦难免有误。今摭拾读《宋史》时所见舛误16处,,并正之,尚希识者指正。 第1册28页,开宝二年二月已酉: 以开封尹光义为上都留守。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此书来源、成书年代及其作者的推测《杜诗言志》(以下简称《言志》)稿本是清代一部尚未刻行的手稿的抄本。这个抄本不署作者姓名,《自序》和《例言》又未标明成书年月。1957年扬州市古旧书店陈履恒先生从泰州市书商沈本渊(世德)处以高价购得。沈,泰州人,颇能鉴别古籍。其堂叔沈秉乾(惕斋),光绪进士,曾任邮传部主事,后回乡。秉乾藏书甚富,无子(有一过继子,嗜毒、浪荡),而颇爱此堂侄,故其藏书大多为沈所得。解放前,沈与泰州某藏书家、市商会会长(此人解放初已死)往来密切,为其整理藏书。当时陈曾向沈询问此抄本的来源,而沈未能明白置答。数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