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末至东晋,荆、江地区的儒学传统是“兼容博宗”、“慕通义理”,传统观念中“仕”与“隐”的对立一度趋于淡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陶渊明的思想也由先秦“原儒”的“复古”发轫,沿着“黄唐”之情一路衍生开来,在对“真淳”之世的追忆中寻找着“任真”与“守志”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阐述陶渊明存在方式的特征——“委心”与“委运”,即一切听凭造化因任自然,率性而动了无矫饰,任情而行不待安排,任其真性流行,还人生以自在。能“委心”且能“委运”就做到了“任真”,“任真”是其内在性与外在性的同时完成,并因之使他成为一个本真存在的人。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一生历经坎坷,形成了旷达超远的人格境界。面对饥饿和贫穷,他不怨天尤人,而是以嘲讽诙谐的态度一笑视之;面对死亡的威胁,他并不消沉,更是以委运任化的心境体悟人生的真谛。他以“顺应自然,任真自得”的生存方式建构了独具魅力的幽默风格。  相似文献   

4.
自沈约说陶渊明有"无弦琴",并时常"抚弄以寄其意"以来,不断被后人寻章摘句、过甚其词乃至玄化,同时也把它与陶渊明的人品和诗品结合得天表无缝,于是都不自觉地否定了陶渊明的"性不解音".其实唐宋文人的"玄解"无弦琴并不是要故作高深,而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不料今人信以为真,以致以讹传讹.要还原无弦琴的本色,必须剥去玄学外农,知人以论世,从其交游交友之道、任真自得之性、人生境界之别、世态人情等方面对"无弦琴"进行哲学解构,陶渊明真乃"性不解音"者,随之也就理解了他的"弄琴"只是率性而为,并无"寄意".  相似文献   

5.
仕与隐的矛盾向来存在,宋元之际尤为突出,入仕机会的缺失进一步激化这种矛盾。陶渊明所象征的隐士风骨与“不书甲子”之忠为士人心态中的“隐”提供了寄托,诸葛亮忠臣与儒生的形象又为士人树立了“仕”的典范。诸葛亮与陶渊明形象的相似性与互补性形成一种进退皆有道的理想模式,二人的并称也随之定型于宋元之际,“出必孔明,处必渊明”为此时的士人提供了消解仕隐矛盾的精神范式,也影响着后世士人。  相似文献   

6.
"执热"新解     
《孟子·离娄上》 :“今也欲无敌於天下而不以仁 ,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 :‘谁能执热 ,逝不以濯 ?’”《孟子》所引诗句 ,见《诗经·大雅·桑柔》。《诗经》郑玄笺、《孟子》赵岐注皆解“执”为“持” ,故把“执热”解为“手持热物”、“持热”。此说或许源于墨子。《墨子·尚贤中》云 :“《诗》曰 :‘告女忧血阝 ,诲女予爵 ,孰能执热 ,鲜不用濯。’则此语古者国君诸侯之不可以不执善 ,承嗣辅佐也。譬之犹执热之有濯也 ,将休其手焉。”墨子将“执”理解为“持” ,故云“休其手” ,因而后人把“执热”理解为“手持热物”。此解近人仍…  相似文献   

7.
晋末大诗人陶渊明,自沈约《宋书》将他列于“隐逸传”开始,后世就不断有人尊其为“隐逸诗人之宗”;、人们一提起陶渊明就想起“归隐”二字。其实,贯穿陶渊明整个内心活动的,并非单纯是隐逸思想,仕与隐的矛盾在他的心中常常交错地流露出来。陶渊明一生中,先后做过江州祭酒、刺史幕僚、镇军参军以及彭泽令等官,其间三仕三隐,时出时归。29岁首次出仕,确是想做一番事业,但因刚直坦率,“不堪吏职”而辞官回家。可是,他壮志犹在,对统治者也仍抱有幻想,于是在36岁左右第二次出让,做了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僚。由于桓玄企图夺权称帝,陶…  相似文献   

8.
屈指算来 ,我倾心于陶渊明已经有十五个年头了。一九八五年夏参加江西九江陶渊明研究座谈会 ,写出了第一篇有关陶渊明的论文。会议期间 ,眺望云蒸霞蔚的庐山 ,寻访诗人故里 ,拜谒渊明之墓 ,那五柳先生任真自得、超凡脱俗的形象 ,似乎就在眼前 ,让人感到特别亲切。从此 ,陶渊明成为我最亲切朋友 ,他的诗文似清洌芳香的醇酒 ,让我含英咀华 ,沉潜其中。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 ,我花了七八年时间 ,撰写《陶渊明集校笺》。一九九六年 ,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在这本书里 ,对《陶渊明集》中的异文、注释 ,以及陶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在盛唐求仕热潮中,孟浩然是一个极其独特的存在。当时儒道两种对立的文化精神以一种特殊的形态相互整合,共同建构了孟浩然的文化心态和价值标准,使孟浩然具有一种儒者和隐逸气质相混合的精神特质,形成了孟浩然既追求一定的社会功利又不以入世为首选目标的温和、拘谨的士人人格,也使他长期处于仕与隐的紧张和焦虑之中。仕与隐的欲调和及二者事实上的难以调和,让孟浩然陷入了仕与隐的两难抉择中,进退维谷,从而成了盛唐求仕热潮中的“多余人”。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离开人间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认真、全面地评述他的《饮酒》诗的论者并不多见,而从他二十首《饮酒》诗中,仅摘录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几句,或至多援引一首诗作为论据,便认为陶渊明“静穆”、“悠然”者,历代有之。笔者在本文中欲对陶渊明的二十首《饮酒》诗,做一次综合探讨,以便对这一组诗和陶渊明的为人作出较全面的评价。陶渊明的《饮酒》诗主要反映了他哪些思想情绪,从诗前的小序便可以看出其大概。其小序有云: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的人生悲剧在于其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人生支撑点的找寻与确立应该由社会舞台及生命主宰者两者的合力而定。东晋社会没有为陶渊明这种位卑清高的文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这是社会的悲剧;傲岸不屈的个性、安贫守节的人生理想使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这是其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内外因严重扭曲导致陶渊明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于是在行动上外化为仕时思隐,隐时欲仕,隐与仕构成其人生最大的困苦,作为著名文学家的陶渊明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找寻人生之路的困惑与迷惘。陶渊明的人生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深哀巨痛,更具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的人生悲剧在于其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人生支撑点的找寻与确立应该由社会舞台及生命主宰者两者的合力而定。东晋社会没有为陶渊明这种位卑清高的文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 ,这是社会的悲剧 ;傲岸不屈的个性、安贫守节的人生理想使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 ,这是其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内外因严重扭曲导致陶渊明人生支撑点的失落 ,于是在行动上外化为仕时思隐 ,隐时欲仕 ,隐与仕构成其人生最大的困苦 ,作为著名文学家的陶渊明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找寻人生之路的困惑与迷惘。陶渊明的人生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深哀巨痛 ,更具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孟子说过:“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说明一个人欲求深造,就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即通都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弄清道理,这样才能懂得透,记得牢,才能长远地得其助力,用起来也才能左右逢源。毛泽东同志一向重视自学,他曾经指出:“要自学,要靠自己学。”充分肯定了自学的重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之所以重要,因为人类积累的知识浩如烟海,当今又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而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完人类所积累的知识,是不可能的,要掌握当今高速度增长的科学知识更不可能。何况知识陈旧周期  相似文献   

14.
对陶公思想的历史认识与总体评价陶渊明(公元365-427)素有隐逸诗人之誉。颜延之称其“南岳之幽居者”①,沈约的《宋书·隐逸传》也将他排在其中,锺嵘更标榜其:“古今隐选诗人之宗”①。总之,“五四”以前的历代评论家,大都将陶公看作是“篇篇有酒”③“不染风尘”脱离现实的“田园诗人”,奉为“隐逸之宗”。“五四”以后,既有朱光潜赞陶公之“伟大”在于“浑身静穆”④,也有陈寅恪说:“陶渊明之为人实外儒而内道,舍释家而宗天师者也”⑤。笔者认为,对陶渊明的这些评价,大都有误会与偏见。鲁迅先生就曾批评过这种以偏概全的观…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前人多有论及。沈约最早拈出“率真”二字;肖统继之归纳为“颍脱不羁,任真自得”八字;元人陈绎曾称赞陶的作品“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元遗山也说陶的风格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述的核心都在一个“真”字,并誉之为陶诗的最高境界。至于作品为什么表现“真”,又是怎样的“新”和“落”,却又大多语焉不详。现代有的评论家在作具体分析时,说他“不肯说假话,能自自然然地端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说他“自幼在山水自然的怀抱中成长,最能赏识大自然的  相似文献   

16.
元散曲中,涉及陶渊明和屈原的作品很多,但与前代相比,其中所体现出的对二人的评价则大不相同。对陶渊明无一例外地褒奖有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明智、高洁、旷达、淡泊的智者和隐士,一位率性、潇洒、豁达、闲适的饮者和诗人;而对屈原,在承认他文才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对于他的思想和行为所投以的质疑、否定,甚至是讥讽的态度,从而形成“扬陶抑屈”的特殊倾向。这一价值重估不仅与元代文人地位低下的社会环境和科举制度废除的政治制度有关,而且与元代士子的处世之道有关。他们把积极入世的屈原视为“仕”一极的代表,把退隐山林的陶渊明视为“隐”一极的典范,在仕与隐的价值取向中更显示了他们抛开“兼济天下”而走“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17.
近代学者对于陶渊明思想本质的探讨,发表过多种意见。梁起超认为,陶渊明一生得力处和用力处都在儒学,胡适则认为,渊明平生实行自然主义,井不像孙绰支遁一班人只供挥清谈的口头玄理,陈寅份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一文中说,“渊明之思想为承袭魏晋清谈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为新自然说,政渊明之为人,实外儒而内道,会释迦而宗天师者也”,朱自清在《陶诗的深度》一文中说,“陶诗中主要思想,实在还是道家”,他以《饮酒》第二十首为例,证明“实和淳都不见于《论语》,都是道家的观念,而渊明却将复…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是玄学人生观的一个句号”① ,是魏晋人格理想的实现和完成 ,他以自己生命的境界展示了魏晋玄学主题的深度 ,以其真正脱弃轩冕不耽世荣而“高于晋、宋人物”② ,并赢得“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③ 的美誉 ,他的归隐所拒绝的并不是异代新潮 ,而是当时漫天斯兴的“大伪” ;与之相应 ,他归隐所承诺的也不是对业已灭亡的东晋王朝的尽忠 ,而是对已经“告逝”的人世“真风”的呼唤 (《感士不遇赋》) ;他并不是要通过归隐向时人和后人陈列一具东晋王朝的政治殉葬品 ,而是以“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这一存在方式来展露人的真性 ,求得一个真…  相似文献   

19.
孔见 《中华魂》2014,(21):61-61
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义理相融、富有人生哲理的千古名篇。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是他自己一生追求的写照,后人也从这里引伸出士大夫应有的忧患意识和为人准则,唤起一代又一代正直的人们忧以天下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和谢灵运都是晋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都有着类似的仕而隐、隐而仕,最终又复隐的人生经历。但是,陶、谢二人归隐的目的、方式、角色以及他们的诗作则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