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建芳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6,(1)
公文是一种实用的,具有特定对象和惯用格式的文体。它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生单位输各种公务时所使用的书面文字工具,它包含了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林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等六个主要方面。它具有高度的政策性、法定权威性。严格的规范性和较强的时间性。它起的作用在于法规的约束作用,领导与指导作用,知照联系作用,宣传教育作用以及凭证依据作用。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公文有多种分类。根据公文权威性大小来划分,可分为正式公务文书与日常事务文书。前者如命令、令… 相似文献
2.
3.
公文写作教学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红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17(2):94-95
公文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将“教”和“学”结合起来 ,着重抓好讲授、阅读、练习、评改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公文写作课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原国家教委教改项目“0 4- 12”的要求 ,我们对公文写作课进行了教学改革试验。公文写作课采用案例教学法 ,是通过选取社会工作写作案例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6.
7.
工业企业是社会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单位。为了有效地实施管理,发展生产,改善经营,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其中,公文的制作与实施,是辅助企业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公文是管理国家政务的工具,自然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工具。它是企业的领导者对生产、 相似文献
8.
9.
周森甲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
我感到,刘勰的公文写作理论,至今还基本上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这实在有负这位古代最伟大的写作学者的苦心。 在我国,刘勰是真正以公文与公文写作作为学术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的第一人。他费时三、四载,著《文心雕龙》五十篇,其中有二十篇专论文体三十余种,属公文或准公文的有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无韵之“笔”十三种,还有稍带公文性质的颂、赞、祝、盟等有韵之“文”约十种,堪称蔚为大观。更重要的是,刘勰 相似文献
10.
赵映诚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公文是为处理公务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效用的应用文体。公文中有品、有学、有文、善治者必讲其技法。技法者“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 相似文献
11.
12.
方雷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149-151,156
公文作为阮籍作品的一部分,理应受到应有的足够的重视。阮籍公文写作虽然屈指可数,但其艺术价值却不可忽视。深入考察阮籍的公文写作,才能全面认识阮籍既是著名诗人又是公文写作高手的真实面目。而从刘师培对阮籍公文评价的失误,我们将会认识到公文写作独特的风格特色和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刘强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121-123
由于各级机关对于贯彻执行不够重视 ,公文处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了公文的质量和办文的效率。因此 ,必须认真执行国务院 2 0 0 0年 8月 2 4日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常崇宜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5,(4)
“公文”,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产生的,统治阶级用以记叙和传递、保存管理国家政治,经济事务的公务信息的重要工具。我国古代公文,既是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不少优秀篇章,至今具有学习借鉴、批判继承的价值,就是那些“糟粕”部分,也是古代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可以考订载籍之得失,补充史传之缺漏。古代公文中包括了大量知识,诸如天文、地理、职官、科举、宗法、宫室、什物、丧葬,以 相似文献
16.
王喜辰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
我国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在论及文章写作时谈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意思是,写文章是治国安邦的一项大事业,是永不衰朽的兴盛之事。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非常重视文章写作。在他参加和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生涯中,根据实际需要,撰写了一千多篇文章。经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选编,仅收入《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的就有238篇。从文章篇目数量之多,内容涉及范围之广,在古今中外的诸多领袖人物中也是少见的,堪称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写作大师和语言的巨匠。 相似文献
17.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目前,公文写作已经堂而皇之地作为一门课登上了大学讲台。这一方面说明公文写作的研究已日臻深入和系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时代和社会对它的迫切呼唤。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公文写作的教与学中始终存在“一看就懂,一丢就忘,一写就错”的疲软状态。这是需要我们力加避免和改变的。结合实践,笔者拟就公文写作的教与学谈点粗浅的看法,并以之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8.
傅承云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公务文书,简称公文。它是有了社会公务活动后最早产生的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联系工作的工具之一,是中国文章史的先河。魏文帝曹丕把包括应用文章在内的各种文章的写作,称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梁代刘勰说它是“政事之先务”(《文心雕龙·书记》)。历代对公文写作都非常重视,认为它是公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对其要求极为严格。正因为如此.历史上产生了许多辉煌灿烂的公务文章。《尚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散文文章集,也是我国第一部公文汇编。诸葛亮的《出师 相似文献
19.
常崇宜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3,(1)
公文,简言之就是处理公务的文件,也有称为文书、文件的。公文、文书、文件这三个名词的概念,在具体理解上虽有所不同,但通常说来,都是指党政领导机关,在工作往来中所形成和使用的记述和传递的文字。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公文是统治阶级在管理国家、处理政务时用来颁布法律、传达政策法令、请示问题、报告情况、联系工作、商洽事务、制定计划以及记载各种活动的必不可缺的重要工具。如果从更广义的范围来看,则除党政领导机关外,我国各级群众团体以至基层企事业单位在工作中形成的公务文件,实际上也常在一定范围内带有公文的性质。再从现代化事业发展的趋势看,则除了书面文字形成的公文外,某些表册、照片、图象、录音磁带以至录象带,也可以具有公文的性质。在美国,造成前总统 相似文献
20.
浅议公文写作的教学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如何突破公文写作教学的难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教师要了解学生实际,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二是加大学生的实践力度,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为此要求他们到单位去实习,真实感受公文写作的应用情景;三是从多方面认识公文写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