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送冰的人来了>是奥尼尔认为一生中他写得最好的一部剧本,是对"任何一种信仰经历的拒绝",拒绝使价值走向虚无,个人的自由在虚无中抖落了所有的义务与责任,在工业社会来临的脚步中,对传统的家庭伦理价值进行着颠覆.自由的存在被无限地放大,人的和谐亲密共处向崩溃的边缘逼近,家庭的存在也在个人自由的膨胀中越来越成为不可能,两性关系在个人的极大自由中错位,爱情在错位的关系中,也嬗变着走向圆寂.在宗教的救赎意义被否定之后,家对人在情感上的救赎意义也被否定了,于是男人不再是丈夫和父亲,女人不再是妻子和母亲,家庭伦理变得空泛式微了,最终流于虚无,而丧失了存在的意义.人的存在更加绝望地陷入一种毫无意义的荒诞之中、孤独之中.家庭的解体是现代悲剧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2.
杨宝森 《报林》2018,(1):82-82
  相似文献   

3.
缑广飞 《社科纵横》2007,22(12):192-194
《百年孤独》从情节结构、叙述语调、时间观念到主题都与《圣经》密切相关,《圣经》原型构成了《百年孤独》的内在骨架,马尔克斯不仅复兴了古老的神话故事,而且激活了古老的智慧。  相似文献   

4.
赵文琼 《社科纵横》2011,26(7):177-178
本篇论文试图借助诺斯洛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探讨《红字》中人物形象与圣经原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更为深刻地挖掘这部小说的思想内涵、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又来了,爱情>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晚年代表作.小说选取套层叙事的艺术结构,采取"作品创作"与"情感纠葛"的双重线索,演绎了两个时空的爱情故事,把过去与现在、幻觉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于精巧叙事中形成内外相承的故事情节、回旋咏叹的主题内涵和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使作品全篇具备了诗的层次、结构和意境.这种独特的叙事结构既彰显了莱辛作为"女性经历的史诗作者"娴熟的小说创作技巧,也使她开创了"新的史诗风格".  相似文献   

6.
人权的立法、学理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提醒我们人权的某个层面已然被我们忽略;十七八世纪人权被提出的时候深思熟虑的圣哲们明确指出人们从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自从人权被人类所理解,人权的确不首先是法律上的权利或资格。《圣经》告诉我们:福气先于人权、高于人权;没有先存的福气,就没有后来的人权:人类的尊贵荣耀本质根源于造物主按照他的尊贵荣耀形象和样式创造我们,人类本质上的尊贵荣耀成为人权的终极根源,人权是出于上帝爱心的普遍恩惠。人要脱离内心贪恋的罪而成为一个自由的人需要救赎,所以人权需要救赎。真正构成对人权的最大威胁的是超政治、超经济的,就是人的罪,其中最大的就是贪婪,因此真正对人以及人权的解放就是要把人从罪恶本性的奴役之中解放出来,而这就是基督教所宣信的耶稣的救赎。  相似文献   

7.
相龙烽 《学术交流》2012,(7):153-156
在美学观念下,隐喻与象征的辨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稳定性与多变性。隐喻多种意义的出现,使文本表达具有丰富性与可理解性,但同一意义的高频出现,就驱使其成为具有稳定意义的象征。二是形而下属性与形而上属性。象征是形而上的,形式与意义天然具有联系,而隐喻则是形而下的,形式与意义可以在具体事件中随机组合。三是情感性与逻辑性。隐喻对人类认识能力产生作用的首要条件就是其天然具备的情感性。但是,象征对情感的要求并不是按照人们的日常理解进行的,象征并不注重情感的具体理解,而只在乎情感表达的方式是否符合逻辑。这三个方面在《圣经》中都有着具体而充分的文本与意义体现。  相似文献   

8.
论《断头台》对《圣经》叙事的全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淑贤 《学术交流》2005,(2):182-184
艾特玛托夫在小说《断头台》中塑造了阿夫季这一耶稣基督式的人物,他以典型的意识流手法,借阿夫季之口,说出了自己对现实、宗教、善恶的一系列思考。小说中穿插了《圣经》中的很多故事,但他所展现的耶稣基督形象和《圣经》所记载的完全不同,同时也将东正教传统中的典型观念如末日论、基督的受难及复活等放在现代文化背景中加以全新阐释。艾特玛托夫宗教探索的目标是寻找一条拯救堕落的人类和濒将毁灭的世界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雪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代表作 ,这部“看上去平易 ,然而却非常复杂”1 的小说 ,一直是国内日本文学研究的热点。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雪国》早有人在 ,不过分析的原型仅限于人物。按照弗莱的解释 ,原型乃是“一种典型的重复出现的意象”,是一种“可交流的象征”2 ,它可以是人物、主题、意象 ,也可是结构单位 ,只要它们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具有约定性的语义联想。《雪国》是一部象征性极强的作品 ,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原型 ,对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发掘、解析 ,以求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  本文主要就三类原型进行分…  相似文献   

10.
朱晓映 《学术交流》2007,(12):178-181
《呼啸山庄》作为一部文学经典近二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青睐,因为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恨情仇的故事反映了"生命始原的样子"。爱米莉.勃朗特对希斯克利夫的塑造是对美狄亚神话原型的"置换"或"移用",展现了畸形社会中人性的变异,唤起了读者的"种族记忆",激活了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集体无意识",在给人以惊骇和恐怖的同时给人以震撼,使得读者对希斯克利夫暴虐无情的报复予以认可和同情,也使得《呼啸山庄》的感染力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吴经熊奉蒋介石之令重译 《圣咏》.吴经熊稽考各类 《圣经》 版本和参考书籍,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形式将其译为中文,计有四言、 五言、 七言,冶诗经、 离骚、 楚辞、 唐诗于一炉,展现了吴氏深厚的旧学修养.蒋介石于军事倥偬之余,前后三校吴经熊所呈译稿,并提出了诸多有益的修改意见.《圣咏译义初稿》 是基督教经典中国化的一次成功尝试,出版之后,备受学界关注,大有洛阳纸贵之势.但是,受制于当时国人的知识水平,此书难以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也大大削弱了其在中国基督徒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在谷崎润一郎的《文身》中,成年礼原型的运用深刻表达了超越题旨,人物经历严酷考验而超越了自我,作者则超越了现实秩序与传统美学理念,在作品中颠覆了现实社会中的性别地位和伦理规范,构建了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唯美世界,并以力、恶、美三级建构替代了传统的真、善、关三级建构。  相似文献   

13.
鲁迅《灯下漫笔》中所揭示的"第三样时代"即为人的现代性全面发展的时代。所批判的两个时代的循环——"暂时做稳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是高扬人的现代性价值的宣言,是个人追求人的现代性的哲学表述。而与《灯下漫笔》构成文本互涉的《祝福》,是鲁迅揭示两个时代循环的文本诉求与思想印证。以此观之,鲁迅作品被视为人的现代性意义最典型的表达,是因为鲁迅思想彰显的是对启蒙现代性价值的追寻,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以确立人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4.
“开朗、正面、积极”是思想品德教育中经常听到的说教,以致我们的耳朵对这几个词几乎长起了抵挡的老茧!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些词麻木,并且在面对人生的许多不如意和社会许多不公义时,我们怀疑开朗、正面、积极怎么可能?!但是,且慢!《圣经》所启示的敬虔信仰给开朗、正面、积极做了非同一般的全新诠释,使我们看到开朗、正面、积极是可能的,而且是上苍的恩典!  相似文献   

15.
俞国 《社科纵横》2008,23(9):129-132
"九·一八"事变前后,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始终站在爱国和正义的立场上,通过时评深刻揭露日本发动事变的侵略野心和本质,质疑和抨击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严厉批判国联及李顿调查团向暴力妥协的卑鄙行为.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唤起民族觉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吃人"意象的象征意义--鲁迅《狂人日记》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连祥 《浙江学刊》2001,1(5):95-98
<狂人日记>中的"吃人"意象,作为鲁迅所创设的"个人神话",具有象征意义."礼教吃人",其实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在对中国人进行文化整合过程中,消解了人性而张扬了兽性,从而形成了典型的民族文化心态"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便是"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所在.  相似文献   

17.
邵锋  陶晶  刘烨 《社科纵横》2008,23(1):163-166
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在其弃世前三周发表了自传体小说<钟形罩>(The Bell Jar),小说以作者早年生活经历为蓝本,叙述了19岁的大二女生埃斯特·格林伍德经历了充当某知名杂志社的客座编辑、参加写作班被拒、自杀未遂、接受心理治疗、重树自信期待返回社会,展开新生活的一系列过程.本文从"榜样缺失"的角度出发,结合当时美国的实际,探讨埃斯特作为女性,在其成长过程中、男性社会压抑下所产生的孤独、绝望与挣扎的心灵历程以及反抗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罗学蓬 《东西南北》2014,(21):72-73
有过失误的英雄依然是英雄,永远不会过时;过时的,只能是那些被过度拔高和有意神化的英雄。读过小说《红岩》的人都知道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等这些让人既感动又钦佩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9.
韩愈《送穷文》是比较独特的"杂文"体,其主题与行文体式有密切关系。虽然文本卒章显出"固穷"之意,但行文过程中所表达的摆脱穷困的愿望和送穷不得的嗟怨,也是其内在义旨。韩愈《送穷文》出于扬雄《逐贫赋》,行文亦庄亦谐,在"送穷"与"留穷"之间体现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张力。后世此类题材拟作题旨流变,宋人拟作转以"留穷"为题,表达安贫乐道的思想,但文学意蕴相对不足。从思想史来看,宋代此类题材的文章书写,由俳谐杂文的世俗嗟怨回归"君子固穷"的雅正主题,反映了书写主体在身份处境及时代思想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第三手稿的"私有制和共产主义"一节中有一段以"性别关系"为例证的论述.学界有三种看法:一是当作马克思论述人道主义和异化史观的辅助论证材料来解读;二是当作马克思关于两性关系、博爱观、爱情观的基本观点来对待和加以研究;三是女性主义者把他当作女性主义理论资源和对社会性别歧视、压迫等问题批判及妇女解放的理论.笔者认为,这不是马克思的根本意图.这里的"性别关系"不是要讲一般的男女关系,而是借用"性别关系"来例证如何基于实践的原则来把握"私有制"与"共产主义"的关系的需要,在于阐明"实践原则"所包含的方法—具体就是历史实践的"内在关系"即"人的自然关系"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关系及其蕴含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